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昆明是一個什麽樣的城市?

2021-06-01財經

不止是「春城」。

一直以來, 昆明 ,都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春城」。

人們贊美它的天高雲淡、四季如春,

大觀樓,攝影師@小詩歌

向往它的繁花似錦、閑適散淡,

教場中路旁盛開的藍花楹[yíng],攝影師@鄭益

但遺憾的是,似乎除了「春城」之外,大多數人對這座城市再不甚了了。

那些古老文明的興與亡,戰火硝煙的榮與辱,千年往事的悲與喜,都隨著時間長河的流淌,化作滇池畔的蒼煙落照,逐漸變得鮮為人知。

滇池夕照,漁舟唱晚,攝影師@奎濤

事實上,這座偏居西南的「邊城」,遠不止「春城」那麽簡單。

數千年來,它雖地處邊疆,卻數次立於風口浪尖,扛起時代賦予它的 使命。

01 緣起

今天的昆明,坐落在雲貴高原之上。與群山起伏的橫斷山區不同,這裏的地勢相對和緩,

昆明位置示意,制圖@鞏向傑&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盡管其北部地區有三台山、拱王山、梁王山三條山脈南北縱列,集中分布著海拔4344米的雪嶺、海拔4247米的馬鬃(zōng)嶺、海拔4223米的轎子山,

請橫螢幕觀看

雪後的轎子山,攝影師@何俊雲

但到了南部地區,地殼的擡升已相對緩慢,海拔基本不超過2600米。

市區北部的長蟲山,猶如一條蜿蜒的巨蟒,主峰海拔約2300米,攝影師@劉綱

加之大地的構造運動,形成巨大的斷裂帶縱貫全境,其所經之處持續擡升的一側成為陡崖峭壁,相對沈降的一側則陷落為盆地,

請橫螢幕觀看

平坦的昆明壩子和陡峭的西山,在雲南,周圍較高、內部相對低平的小型盆地、河谷等都稱為壩子,攝影師@山山

最終形成了「北高南低、盆地錯落」的基本地理格局。

昆明地形示意,制圖@鞏向傑&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正是這樣的地形,加之其位於北緯24°附近的高原之上,便塑造了昆明獨特的 氣候。

每年夏半年(5月-10月),來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濕氣流從西南方和東南方長驅直入,在山地的攔截下形成豐沛的降雨。

相較之下,冬半年期間(11月-次年4月)則多受到西方幹暖氣流的影響,因而濕度降低、天幹物燥。

昆明全年降雨量分布,其中85%以上的降雨集中在夏半年,制圖@鞏向傑&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與此同時,夏半年裏,大量的雲層和降雨可削弱太陽輻射,冬半年裏,北部群山則阻擋著冷空氣南下,最終,昆明的夏季變得潮濕且涼爽,冬季則幹燥而溫暖。

昆明和其他城市全年溫度變化比較,制圖@鞏向傑&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於是在這裏,不僅一年四季都有鮮花盛放,正所謂 「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 (明·楊慎【滇海曲】

①圓通山的櫻花,攝影師@盧思璇
②晉寧昆陽街的藍花楹,攝影師@段炳旭
③螳螂川旁的向日葵,攝影師@鄭益

每年秋冬之際,更有數以萬計的紅嘴鷗,從遙遠的西伯利亞跋涉至此,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

1985年起,成群的紅嘴鷗開始到昆明過冬,圖為翠湖上空的紅嘴鷗,攝影師@蘇劍飛

而另一方面,充沛的降雨長年累月沖刷地表,或令巖石溶解、大地重塑,形成石林、溶洞等喀斯特景觀,

(「巖石」主要指碳酸鹽巖)

①昆明石林,攝影師@石耀臣
②九鄉溶洞,攝影師@石耀臣

或在淋溶作用下,令鐵元素在土壤中富集、沈澱、氧化,形成色彩明艷的紅色大地。

東川紅土地,攝影師@範峻川

水流不斷匯聚,成為江河蜿蜒遠去,沿途之中或遇斷崖絕壁飛流直下,

大疊水瀑布,落差達88米,比著名的黃果樹瀑布還要多出10余米,攝影師@李昆

或在高原邊緣急劇下切,劈山成谷,

普渡河峽谷,攝影師@朵洱平

又或是匯入低窪的盆地中,聚水成湖。

陽宗海,因斷陷形成的構造湖,攝影師@潘泉

其中,尤以滇池的水面面積最為廣闊,古人稱之為五百裏滇池,時至今日仍是雲南省第一大湖泊。

請橫螢幕觀看

根據【滇池水利誌】,唐宋時期滇池湖面面積約510平方千米;滇池環湖南路,攝影師@山人

正是這樣一片大湖周圍,氣候溫和、水源豐沛、土地肥沃,極為適宜人類繁衍生息。

盡管長久以來,這裏都與中原腹地相隔千裏,但也正因如此,賦予了這片土地獨特的使命,也造就了它2000多年的風雲傳奇。

02 文明的前線

早在商周時期,雲南的銅、錫礦產便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原,但直到戰國秦楚爭霸之際,楚將莊蹻(qiāo)率軍沿長江而上,一路攻至滇池地區,中原王朝的史書工筆中才有了關於這片土地最早的記載。

「…蹻至滇池,地方三百裏,旁平地,肥饒數千裏…」 (引自【史記·西南夷列傳】)

然而這支楚國軍隊還未來得及班師回朝,返程的道路便被秦軍攔腰截斷,無奈之下便改從當地習俗,建立 「滇國」。

滇王之印,漢武帝時授予滇王的印璽,證明了滇國確實存在,但「莊蹻王滇」的記載仍有待考證,攝影師@何俊雲

盡管此後,神秘的滇國再沒留下文字史料,卻史無前例地利用青銅器,記錄下了當時的社會百態。

從動物、人物、建築,到戰爭、狩獵、祭祀,

西漢時期二人盤舞鎏[liú]金銅扣飾,人物身著長褲,形態獨特,出土於石寨山古墓群,攝影師@蘇李歡

其鑄造技藝之精湛,令人難以想象。這是一個早在2000多年前,誕生在「邊陲之地」的青銅文明。

而在這些栩栩如生的場景中,有束著椎髻(chuí jì)的「滇人」,頭梳雙辮的「昆明人」,甚至高鼻深目的異域人等。(參照汪寧生[參考文獻5]觀點)

均為西漢時期文物,出土於石寨山古墓群

①戰爭場面,攝影師@段炳旭
②狩獵場面,攝影師@段炳旭
③殺人祭銅鼓場面貯貝器頂蓋,攝影師@段炳旭

可見在當時,這片偏處西南的土地,已然成為不同文化間 碰撞融合的前線, 而這種融合將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同生同長。

時至唐朝時期,滇池周邊的爨(cuàn)氏部族被 南詔國 兼並,野心勃勃的南詔王看中了這裏優越的地勢。正所謂 「山河可以作藩屏,川陸可以養人民」( 南詔德化碑碑文)。

請橫螢幕觀看

西山、滇池和昆明壩子,攝影師@陳肖

於是在滇池北岸,一座新城拔地而起。從此地出發北可達成都、南可至越南,與東部地區的聯系比大理更加緊密,是南詔國「開拓東進的」前哨,史稱 「拓東城」。

昆明周邊古驛道路線,註意:古道名和地名在不同時代有所差異,制圖@鄭伯容&陳誌浩&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雖然最初的拓東城只是一座周長3千米的狹長土城,但隨著南詔國東征西討,大量 唐朝的移民 遷徙至此,於是在這裏,既可見當地獨特的觀音崇拜,

今圓通寺,曾為南詔時期的觀音廟「補陀羅寺」,後經多次重建、改建,攝影師@李貞泰

也不乏與中原如出一轍的佛塔寶剎。

東寺塔,始建於南詔時期的覺照寺中[一說是常樂寺],與西安小雁塔形制相同,今寺已毀,攝影師@鄭益;另註:拓東城在南詔國後期改名鄯闡城,並持續至大理國時期

盡管此後,傳奇一時的南詔、大理相繼破滅,但隨著雲南全境被納入中央王朝的版圖,昆明也成為了元朝時期雲南行省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自此以後,中央王朝的影響更加深刻,隨蒙古軍隊而來的伊斯蘭教開始生根發芽,中原傳入的禪宗佛教更是香火不絕。

西山華亭寺,始建於元朝,攝影師@王瑞

儒學的興盛,催生了當地第一座孔廟,一時間可謂是「三教匯聚」「諸子爭鳴」。

文廟,元朝原址在五華山下,清朝時移至現址,攝影師@山人

更重要的是,中央王朝充足的人力、物力,以及更加先進的水利技術,足以支撐人們開展更大規模的 城市建設。

曾幾何時,滇池的入流河道多達 35條, 但出流河道卻僅有 1條, 加之降雨集中、河道淤塞,往往旱季灌溉缺水、田地幹涸,雨季卻洪水漫溢、泛濫成災。

滇池周邊水系,制圖@鞏向傑&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於是在當時的雲南「省長」 賽典赤·贍思丁 的帶領下,人們在滇池上遊修築水庫以攔截洪水、調蓄水源,

賽典赤時任雲南行省首任平章政事,相當於現在的省長;圖為松華壩水庫,元朝谷昌壩水庫原址,今水壩為現代重建,攝影師@代保忠

在中遊疏浚河道、築閘建壩以分流洪水、灌溉農田,

盤龍江,滇池流量最大的入湖河道,攝影師@李昌華

在下遊則拓寬海口、降低河床以泄滇池之水。

海口,滇池唯一的出水口,攝影師@陳肖

浩大的工程令滇池水位迅速下降,湖面面積相較唐宋時期縮小了近100平方千米,而水面退卻之處,則留下萬頃沃土良田和眾多的湖塘清潭。

翠湖,古時曾是滇池的一部份,攝影師@劉綱

有了更多土地,昆明的農業、貿易越發興盛,城市也欣欣向榮。

相傳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也感慨這裏「工商甚眾」,稱之為 「壯麗的大城」。

人們為了紀念賽典赤建造的忠愛坊,曾毀於火災,現代重建,攝影師@李秉航

但這座城市的融合之路卻不止於此。

明朝時期,在屯田定邊的政策下,超過300萬漢族移民浩浩蕩蕩遷入雲南境內,文化融合的規模也隨之迎來 鼎盛。

此時的昆明,不同宗派的佛教「匯聚一堂」,各色佛塔寺廟遍地開花。

官渡古鎮妙湛寺前,建於同時期的雙塔和金剛塔,攝影師@盧文

道教也盛極一時,宮觀殿宇隨處可見。

建於西山峭壁上的道觀三清閣,攝影師@何盛

而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中原城池的經典格局逐步顯現,磚墻高大堅固、城門鎮守各方、道路經緯交錯、中軸線縱貫南北,精美的牌坊更是遍布城內,與流傳千年的古老傳說交相輝映。

金馬碧雞坊,由於土地富饒,昆明自西漢時便有金馬神、碧雞神護佑的傳說,攝影師@李秉航

至清朝晚期,這座西南邊城已是「足與楚蜀比肩」的「大都會」了(引自【道光雲南誌鈔】)。

金殿,始建於明代,清代時由吳三桂以250噸純銅重建

①金殿鐘樓,攝影師@早彥銘
②金殿內部,攝影師@早彥銘

至此,2000多年的歷史中,昆明一直立於西南與中原地區 文化融合的前線地帶。

這種融合令其從部落星碎的「蠻夷之地」,逐漸崛起為一座壯麗的邊城,也為浩瀚的中華文明增添了獨特的色彩。

今天昆明少數民族戶籍人口占比仍達到16%,圖為石林「阿詩瑪」石峰,「阿詩瑪」是雲南彜族的經典傳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攝影師@萬誘重力

然而,隨著封建王朝的衰弱,列強入侵、國門洞開,這座西南邊城又不得不承擔起作為 大後方 的歷史使命。

03 民族的後方

於是在這裏,先後誕生了雲南第一座近代工廠、西南地區第一條鐵路,以及全國第一座水力發電站。

請橫螢幕觀看

滇越鐵路,最早建成於1910年,攝影師@饒穎

與此同時,為了迅速培養軍官、擴編新軍,清政府在昆明創辦 雲南陸軍講武堂, 在開辦後的20年中

培養了超過4000名軍官,其中便包括朱德、葉劍英等著名革命將領。

雲南陸軍講武堂,後改名為講武學校,攝影師@盧文

雖然清政府最終也沒能擺脫覆滅的命運,但中國革命的火種就這樣在這座邊疆之城中埋下,並一次次在國家危急存亡之秋燃起燎原之勢。

1911年10月30日(農歷九月初九), 重九起義 在昆明爆發,與武昌起義遙相呼應,加速了清王朝覆滅的行程。

1915年12月25日, 護國運動 在昆明爆發,成功迫使袁世凱取消帝制。

護國大廈和護國起義紀念碑,攝影師@施揚

1945年12月1日, 一二·一運動 在昆明爆發,在全國掀起了反對內戰的高潮。

一二·一運動是由西南聯大、雲南大學、中法大學等高校的青年學生發起的反內戰罷課運動,後得到全國各地的響應,圖為雲南大學會澤院,攝影師@石耀臣

尤其在抗日戰爭期間,盡管雲南人口僅有約1200萬,但仍有約37萬「滇軍」奔赴前線,相當於每6個青壯年男性中就有1個上陣殺敵。(資料來源自昆明市文產辦【昆明三萬年】)

「雲南是60軍的故鄉,60軍是保衛中華的武裝」 (引自冼星海等人創作的第60軍軍歌)

然而,在日本侵略者猛烈的炮火下,東部地區的大量國土還是紛紛淪陷,人們不得不向西部腹地轉移,昆明再次「臨危受命」,成為重要的後方基地之一。

自此以後,眾多 工業企業 遷入昆明,源源不斷地為全國提供著機械、冶煉、化工、紡織等工業產品,是抗戰後方僅次於重慶、成都的第三大工業基地。

昆明鋼鐵廠,前身為1939年創辦的中國電力制鋼廠,攝影師@謝宜平

眾多 金融企業 遷入昆明,至抗戰末期,銀行數量較戰前翻了5倍,商業街道財富聚集、車水馬龍。

南屏步行街,至今仍是主要的金融、商業街道之一,攝影師@俞樂

眾多 高等院校 也遷入昆明,盡管校舍簡陋、條件艱苦,卻是大師雲集、人才輩出,赫赫有名的西南聯大更堪稱中國大學史上的一段傳奇。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部份教授,制圖@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與此同時,東部地區大片國土的淪陷也令西南地區成為全中國僅存不多的對外交通出口。

正所謂 「竭力開啟生命路,運糧利器到疆場。殺彼日魔,救中國亡!」 (滇緬公路【築路勵民歌】,引自昆明市文產辦【昆明三萬年】;此歌詞流傳甚廣,但原始出處仍待進一步考證)。

以昆明為起點,戰前便建有 滇越鐵路, 此後為防止滇越鐵路被破壞,又修 滇緬公路, 而後滇緬公路被切斷,則再辟 駝峰航線。 可謂一次又一次在敵人的轟炸和封鎖中夾縫求生。

抗戰時期昆明主要對外交通路線圖,制圖@鞏向傑&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然而,這一條條後方通道的背後又何嘗不是沈重的代價。

為防止控制越南的日軍透過滇越鐵路入侵雲南,人們不得不自行拆毀部份大橋和鐵軌,奔馳了30余年的運輸通道,就此中斷。

滇越鐵路呈貢段,攝影師@饒穎

近20萬人風餐露宿、肩挑人扛打通的滇緬公路在抗戰期間共運輸物資近50萬噸,但在築路工地上卻是三千余人永遠長眠。

穿越崇山峻嶺的駝峰航線沿途氣候惡劣、地形復雜,當超過65萬噸物資被送往中國戰場,卻有500多架飛機和1500多人消失在了重重山間。

昆明巫家壩機場,曾是駝峰航線的終點站,2012年已停用,攝影師@何俊雲

艱難的戰爭持續了一年又一年,直至1945年才終於宣告結束。隨著工廠、企業、學校紛紛回遷,昆明作為大後方的歷史使命也隨之終結。那麽這座「邊城」的未來,會就此沈沒在歷史的洪流中嗎?

1982年,昆明被列入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圖為抗戰勝利紀念堂,攝影師@馬紅海

04 新的使命

新中國成立後,昆明的「春城」之名逐漸廣為人知。

然而長期以來,粗放的城市擴張、工業發展卻令它的生態環境不堪重負,人們曾引以為傲的滇池,不僅水面日益縮小,汙染也日益嚴重。

滇池湖面面積變化示意,制圖@鞏向傑&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為了恢復滇池衰退的生態,近30多年來昆明幾乎舉全城之力。

一方面,眾多引水工程翻山越嶺,每年可從遠方的大江大河中調集清水數億立方米作為城市的日常用水,並為滇池補充潔凈的水源;

瀑布公園,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匯入盤龍江的入水口,也是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公園,攝影師@石耀臣

另一方面,大量的農田、村莊、魚塘、堤壩也重新被湖面、林地、濕地取代,以恢復滇池的生命力。

鬥南濕地公園,攝影師@石耀臣

截至2019年,滇池水質已從曾經的劣V類提升至IV類,眾多一度絕跡的魚類、鳥類以及湖濱濕地植物等紛紛重現。而放眼全市,更有超過50%的土地被森林覆蓋。

甸尾村水上森林,攝影師@張程皓

昔日的「邊城」正逐漸洗去歲月的滄桑,不僅吸引著眾多旅行者紛至沓來,更用自己的故事讓人們重新思考城市與自然的關聯。

近年來,昆明致力於構建產業全覆蓋、健康全過程、生命全周期的大健康產業體系,努力建設「國際大健康名城」,圖為紅塔西路,攝影師@趙偉

不僅如此,今天的昆明,盤山公路上天入地,

東川大牯牛山48道拐,頂部為道觀紫霞宮,因使用全景拍攝,圖片下部有拉伸變形,攝影師@劉綱

高速公路四通八達,

杭瑞高速G56,後方兩棟大樓為萬達廣場,攝影師@饒穎

蜿蜒的鐵軌穿山越嶺,

南昆鐵路和滇越鐵路在水晶坡交匯,攝影師@武嘉旭

嶄新的高鐵蓄勢待發,

昆明南站出發的動車組列車,攝影師@祝雲川

來往長水國際機場的航班,每年超過35萬架次,無論是旅客還是貨物吞吐量,均穩居全國前十。(資料來源自中國民航局【2019年民航機場吞吐量排名】)

▼請橫螢幕觀看

晨曦中的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攝影師@李興富

密集的現代交通網絡將昔日的「邊城」與四面八方緊密相連,成為南來北往的交通樞紐和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

昆明陸上交通網絡示意,@鞏向傑&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它的世界園藝博覽會,曾有9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是中國舉辦的第一次世博盛會;

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園,拍攝於1999年,攝影師@劉建明

它的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已連續舉辦25屆,與中國-南亞博覽會一道,是推動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經貿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

請橫螢幕觀看

鬥南花卉交易市場,亞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攝影師@何俊雲

2021年10月,它又作為東道主舉辦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成為中國第一座舉辦這項大型會議的城市。

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 COP15舉辦地,攝影師@馬紅海

而未來,隨著泛亞鐵路全面鋪開,它更將躍升成為中國西南與東南亞、南亞各國間的 區域性國際中心, 成為「一帶一路」通道上貿易往來、文化交流的門戶樞紐。

這座「邊城」依然任重而道遠。

昆明區域性國際中心位置示意,制圖@鞏向傑&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滇池湖畔,楊柳依依。

修建於330年前的大觀樓依然靜靜地佇立於此,一幅長達180字的對聯懸掛在其正門兩側,被譽為「古今第一長聯」: 「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數千年往事註到心頭」 (引自大觀樓長聯)。

透過這些斑駁的文字,這座城市的風雲往事似乎依然清晰可見。

雪後的大觀樓,門口懸掛的即為大觀樓長聯,攝影師@蘇劍飛

是的,昆明是一座「邊城」,但在數千年的歲月裏,卻從未離開過歷史的舞台。

依然矗立在城市中的金馬碧雞坊,攝影師@何盛

是的,昆明是一座「春城」,但它肩上的使命卻比這份贊譽更加深重。

高鐵列車穿越城區,在夕陽下飛馳遠去,攝影師@wzkdreram

在過去,它是 文化碰撞的前線, 也是 救亡圖存的後方, 但曾經的輝煌終將化作平淡,傳奇的故事也終將隱於市井。

而在未來,當時代的浪潮洶湧而至,它又必須再次扛起 新的使命。

這是這座城市應有的力量,也是所有人共同的期許。

雲下昆明城,攝影師@胡澍

全文完,感謝閱讀。

創作團隊

  • 撰文:木蘭減字
  • 圖片:謝禹涵、馮丹怡、秦南
  • 設計:王申雯
  • 地圖:鞏向傑
  • 審校:擼書貓、風子、王昆
  • 封面攝影師:山人
  • 本文由中共昆明市委宣傳部&昆明市人民政府研究室&星球研究所 聯合出品。

    【致謝】本文的創作中,得到了雲南大學經濟學院、昆明市文化旅遊局、昆明市地方誌辦公室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謝。

    【參考文獻】

  • [1]昆明市誌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昆明市誌[M]. 人民出版社, 2003.
  • [2]中共昆明市委宣傳部, 昆明市文產辦. 昆明三萬年[M]. 雲南大學出版社, 2004.
  • [3]龍東林. 昆明史話[M].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17.
  • [4]謝本書. 昆明城市史[M]. 雲南大學出版社, 2009.
  • [5]汪寧生. 晉寧石寨山青銅器影像所見古代民族考[J]. 考古學報, 1979(4):423-439.
  • [6]張增祺. 滇文化[M]. 文物出版社, 2001.
  • [7]楊大禹. 雲南佛教寺院建築研究[M].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1.
  • [8]董學榮, 吳瑛. 滇池滄桑:千年環境史的視野[M]. 知識產權出版社, 2013.
  • 星球研究所,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註於探索極致世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