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爭奪國家中心城市!這14個城市,誰能勝出?

2024-07-08財經

過去兩年,關於爭奪國家中心城市的訊息和探討,似乎沒了聲音。

但這並不代表國家中心城市的批復就此結束。因為:

第一,在已經批復的9個國家中心城市之後,還有14個城市提出了目標。

第二,政府向來喜歡「於無聲處聽驚雷」,當年千年大計雄安新區,就是毫無征兆的空降。

所以說,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早晚會到來。畢竟,從區域發展角度來看,尚有東北地區沒有中心城市。

但背後的爭奪者,又不局限於東北地區的城市。

早在2016年浙江省釋出的【浙江省新型城市化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就明確杭州要充分利用舉辦G20峰會和亞運會的契機,擴大全球影響力,爭取建立國家級中心城市。

2022年,浙江省正式定調,派遣杭州、寧波兩座城市去爭奪,形成雙保險。

當年浙江省召開的重要會議上提到,「 唱好杭甬‘雙城記’,培育國家中心城市,推動寧波舟山共建海洋中心城市,支持紹興融杭聯甬打造網絡大城市。

2020年江蘇省釋出的【中共江蘇省委關於制定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到:

加快提升揚子江城市群發展水平,支持南京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福建省也派遣了福州、廈門形成雙保險,去爭奪國家中心城市。

福州十四五及二〇三五年規劃:十四五期間,提升省會能階。構建老城新城協同發展格局,城市能階、人口規模、經濟總量邁上新台階,省會首位度和輻射帶動力顯著提升,引領閩東北區域協作全方位多層次深入開展,形成與閩西南協同 區聯動發展、銜接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長江經濟帶城市群的國家級都市圈, 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廈門十四五及二〇三五年規劃:二〇三五年成為自由港特征經濟特區和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 國家中心城市

山東同樣如此,濟南、青島一起去爭奪。

2022年,湖南省釋出的【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實施強省會戰略支持長沙市高質素發展的若幹意見】提到:

支持長沙建立國家中心城市。

粗略梳理,目前有14個城市在正式檔中提出了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包括濟南、沈陽、南京、杭州、長沙、寧波、廈門、青島、合肥、福州、昆明、長春、南昌、烏魯木齊等。

其中濟南、沈陽更是直接搶跑,直接開建國家中心城市,並提出了明確的時間表建成。

濟南在釋出的【濟南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中明確提出:

到2035年主要目標。城市發展能階和輻射帶動能力大幅提升,全國重要的區域經濟中心、科創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文化中心全面建成,國家中心城市地位基本確立。

到2035年,國家中心城市地位基本確立。這便是濟南的時間表。

沈陽更是在2021年釋出了【沈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21-2035年)】,提出:

到2050年,全面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

那麽,這些城市誰能如願?換句話說,誰能正式獲得國務院批復?

其實,縱觀2010年至2018年先後批復的九個國家中心城市,並沒有明確的標準。

天津、重慶、鄭州、西安在批復時,GDP尚沒有達到萬億。顯然這個批復標準,並不是單純考慮經濟實力。

根據官方檔解釋:

國家中心城市是全國城鎮體系的核心城市,在中國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中心和樞紐作用,在推動國際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門戶作用。國家中心城市應當具有全國範圍的中心性和一定區域的國際性兩大基本特征。

全國範圍內中心性和一定區域內國際性,這是獲批的基本門檻。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必須滿足的條件,來看看九個城市的特性。

制圖:城市財經;資料來源:官方檔、各地統計局

2010年,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獲批國家中心城市,2016年至2018年又先後批復了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四個城市。

從批復的9個城市來看,首先得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基本都是各自區域的經濟巨擘。

北京、天津是華北地區的第一、第二城。上海是華東第一。廣州是華南地區的核心,在2010年批復時,還是華南地區經濟第一城,只不過後來被深圳超越了。

重慶、成都是西南雙子星。武漢是中部第一,西安是西北第一。

那麽鄭州呢?鄭州的批復,是批復國中的第二個邏輯,戰略位置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鄭州是中原正中,是中國高鐵樞紐第一城,串聯南北,貫通東西,地位無比重要。

同樣的,武漢是九省通衢,西安是西北的戰略要地,廣州是華南門戶,成都是西南門戶。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直轄市的地位更是不必多說。

透過這些,我們可以梳理出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標準:具備雄霸一方的經濟實力,且必須占據整個區域中至關重要的位置。

按照這個邏輯,沈陽是最有希望勝出的城市。

第一,目前華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西北都有國家中心城市帶動發展,唯獨東北沒有。

第二,沈陽GDP雖然不是東北第一城,但綜合實力在東北,無出其右。

第三,這兩年中央對東北的政策傾斜,最青睞沈陽。

去年年初沈陽國家級都市圈批復,是全國第九個,也是東北第一個國家級都市圈。

當時本號就分析過。

陸沈的東北,高喊振興20年,但東北的頹勢沒有根本性改變。除了思維改變、產業改變外,東北更需要一個強中心來帶動。

作為一個擁有1億人口規模的地區,東北缺少一個超大能階的城市帶動發展。

長三角有上海,更有蘇州、杭州、南京、寧波、無錫等高手。粵港澳大灣區有香港、深圳、廣州三大巨擘。成渝地區有重慶、成都兩大高手帶動。

而東北,沒有一個城市經濟實力在前20。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針對強省會還是均衡發展的模式,進行了分析,提出的觀點一句話概括便是: 窮則核心,富則兼顧。

高層想要振興東北,得選定一個東北城市,不斷給予賦能,壯大其能量場,如此才能留住人口。

東北人口不斷流失,有環境因素,更重要的是,東北的產業滿足不了東北年輕人的就業需求。

試想一下,如果東北有一座北上廣深一樣的超大能量場的城市,能夠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誰會逃離家鄉,跋山涉水跨越幾千公裏南下。

所以,東北亟需全力打造一座超大能量場的城市,來穩住東北的局面。

從綜合實力、工業實力、戰略重要性,以及批復沈陽都市圈為東北第一個國家級都市圈的舉動來看,沈陽,無疑是最佳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