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總是會給股民一記措手不及的重擊。4月19日,市場全天震蕩調整,創業板指領跌,滬指相對偏強。截至收盤,滬指跌0.29%,深成指跌1.04%,創業板指跌1.76%。
板塊方面,油氣、磷化工、低空經濟、航運等板塊漲幅居前,BC電池、半導體、消費電子、CPO等板塊跌幅居前。
總體上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3500只個股下跌。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8603億元,較上個交易日縮量893億元。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64.9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33.91億元,深股通凈賣出30.99億元。
![](https://img.jasve.com/2024-4/9812eff50aeb703bd0d34e2198d2d7db.webp)
不僅A股全天震蕩,由於以色列襲擊伊朗,全球資產均出現巨震,特別是原油市場的資源供應減少疊加需求旺盛,助推了國際油價再創新高。
4月19日國際油價再度飆升,布倫特原油站上90美元/桶大關,日內漲3.47%。WTI原油站上85美元/桶,日內漲3.88%。
摩根大通指出,全球石油庫存正處於7年來最低水平,這似乎也從油價的持續攀升中得到了印證。此外,供給的減少還可能導致其他外部沖擊對油價的影響進一步擴大。
以中國市場為例,對於大家所關註油價問題,從4月16日24時起,國內油價年內迎來了第五漲。本次調價過後,2024年成品油調價呈現「五漲一跌兩擱淺」格局,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較去年底分別提高875元、845元,折合升價,92號汽油、95號汽油、0號柴油分別累計上調0.69元、0.73元、0.72元。
4月2日油價調整後,全國大部份地區92號汽油已重回 「8元時代」。本次調整後,年內油價再創新高,92號汽油全面進入「8元時代」。
以油箱容量在50升的家用轎車為例,加滿一箱92號汽油較之前多花8元,95號汽油多花8.5元。
![](https://img.jasve.com/2024-4/2e8e7e98501b2b2ffc3157037e04d8d9.webp)
以月跑2000公裏、百公裏油耗在8升的小型私家車為例,到下次調價視窗開啟之前,消費者用油成本增加11元左右。物流行業,以月跑10000公裏,百公裏油耗在38升的重型卡車為例,在下次調價視窗開啟前,單輛車的燃油成本增加280元左右。
除了地緣政治沖突的加劇,花旗、瑞穗等機構上調油價預測,投機資金湧入期貨市場「買多」,對油價上漲推波助瀾。
分析師認為,本計價周期內,中東地區沖突局勢持續緊張,資源供應減少疊加需求旺盛助推國際油價再創新高。
除此之外,因國際油價重心水平不斷上移,國內對應的原油變化率處於正值區間內先上升後窄幅波動走勢。按照當前成品油調價周期測算,下一次調價視窗將在2024年4月29日24時開啟。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預計,中東地區局勢的發展,是影響短期油價走勢的最主要因素。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沖突本質上是巴以沖突的外延,加沙地區尚未達成停火協定,原油的「風險溢價」難以消退。
![](https://img.jasve.com/2024-4/3dcfb339989b39e046b8dd45395c84d9.webp)
綜合當前資訊,沖突關聯的各方相對較為「克制」,有助於油價的穩定。但如果局勢惡化,地區大國甚至西方國家卷入其中,將對油價產生強烈支撐。
所以新一輪調價方向仍存在不確定性。而在零售價兌現上調後,國內批發油價走勢繼續上漲空間受限,短期內的走勢可能以窄幅波動為主。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正在逐步減少對燃油的依賴性。
工信部數據顯示,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1.5萬輛和20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8.2%和31.8%,市場占有率已達31.1%。與此同時,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有望增加5%至10%,達到36%-41%,樂觀情況下有望突破40%,到2025年將接近50%,到2026年超過50%,占據汽車市場的主導地位。
就在本月12日,總部位於巴黎的國際能源署釋出了石油市場月度報告,下調了對今明兩年石油需求增長的預測。石油市場月報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世界石油需求增長160萬桶/每天,比之前的預測低12萬桶/每天,增長勢頭繼續減弱。
![](https://img.jasve.com/2024-4/fb20818820023c0f7e561f8729ebe925.webp)
月報指出,由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的消費低於預期,且工廠活動低迷,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目前正處於放緩之中,預計2024年將降至120萬桶/每天,2025年將降至110萬桶/每天。
此外,由於電動汽車隊伍的擴大,將導致石油需求進一步下降,尤其是在中國車輛燃油經濟性正在穩步提高。
不過專家認為,綠色能源的大規模套用會對傳統能源市場會帶來沖擊,但能源結構的轉換過程是復雜的,並且可能會出現反復。
普遍認為,再經過10年左右,全球對於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的需求會接近峰值。但同時也要看到,能源結構的轉換過程是非常復雜的。比如,隨著新能源部署的進一步鋪開,會在一定情況下帶來成本的上漲。在獲得一定環境收益的同時,成本的快速增加,也會抑制對新能源的需求。石油等傳統化石能源的優勢會再次顯現。
在一些極端的情形下,由於技術原因或政治因素等考慮,對於石油等傳統能源的需求還會增加。
![](https://img.jasve.com/2024-4/93552fb8530d0f7dbb711e1d541ad2a8.webp)
但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向「吃油」大手大腳的美國消費者也開始在意油費了。
不過對比歐洲,美國的油價已經算很便宜了,因為美國本就是全球最大的產油國和消費國,還是石油凈出口國。而歐洲的石油嚴重依賴於進口,還有高昂的燃油稅。現在法國的油價相當於每加侖已經超過7.5美元,遠遠超過美國油價最貴的加州。
不過,即便是回落之後的油價,也已經處在美國過去十年未見高位。對於出行嚴重依賴汽車的美國人來說,汽油價格上漲直接關系到民眾的生活成本。如今美國通貨膨脹率本就處在40年最高,此次油價飆升無疑更是雪上加霜。
如果按照現在的油價,現在美國家庭每月至少要多支出超過350美元,而大排量「油耗子」的車主還會更多失血。
而高油價的直接受益者是電動車行業。
![](https://img.jasve.com/2024-4/8b92893d6f2b1fc827575717f2782b49.webp)
行業研究機構AutoPacific 2019年的調查數據顯示,當時僅有3%的美國車主表示有意向換車時購買電動車。三年之後的今年1月,這個比例增加到了10%。而且有近四分之一的車主表示,如果油價繼續上漲,他們會考慮換電動車。
總的來說,全球油價上漲已成定局,只不過業內也有人認為,只有當中東地區的供應面臨直接威脅時,油價才會大幅上漲至三位數。
MH邁匯認為,在未來幾個月內,油價可能會透過地緣政治風險溢價反映其中的一些風險,但市場仍需進一步升級,才能使油價從目前的每桶90美元大幅上漲至每桶125美元的高位。
OPEC+將於6月初舉行會議,決定減產的進行程度,以及是否需要調整市場供應。MH邁匯表示,歐佩克擁有大約500萬桶/日的閑置產能,可以應對中東地區除海峽關閉外的任何供應中斷問題。
註:圖片部份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