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5年基齡被套4年半!想投資暴富的90後年輕人,又掉入黃金的坑?

2024-04-21財經

有的年輕人或飽受基金「滿3400減200」的打折模式摧殘,或經歷虧本賣房換租的殘酷身份轉換,想著「亂世買黃金」的古訓,抄起錢包,跑步沖入黃金市場,企圖逆風翻盤乘風破浪,卻被跑路的「中國黃金」加盟店迎來重重一擊。

文丨金融八卦女特約作者:奧斯特窩頭斯基

· · ·

有博主說:一個人所在的成長階段,看他對黃金的態度就知道了。

曾經你對它愛搭不理,鉆石、白金、珍珠、翡翠……什麽流行買什麽。

而如今,隨著金價一路狂飆,突破700大關,早已讓你高攀不起。

有的年輕人或飽受基金「滿3400減200」的打折模式摧殘,或經歷虧本賣房換租的殘酷身份轉換,想著「亂世買黃金」的古訓,抄起錢包,跑步沖入黃金市場,企圖逆風翻盤乘風破浪,卻被跑路的「中國黃金」加盟店迎來重重一擊。

年輕人的投資之路究竟有多坎坷?面對起起落落的投資市場,他們的心態又是怎樣的?

「我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裏,結果桌子翻了」

@橘子,95年,產品經理

最近看到有人每周買金豆豆的新聞,似乎看到了當年我定投基金的影子,其實買金豆豆和定投基金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定期投資,只不過金豆豆看得見摸得著,而基金只是數碼。

我是2019年開始接觸基金的,當時就在支付寶隨便選了一個,買了幾百塊,後來和朋友聚會閑聊時,發現大家都有買基金的經歷,還給我分享了幾只消費的混合基金,我斥當時的巨資買了2000,沒過幾天,漲了100多,這一下子勾起了我對基金的興趣。

我設定了每周50塊的定投,就把它拋到腦後了。等2020年3月,我發現它一路飆升,就開始不斷買入。隨著基金屢上熱搜,我當時想著「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就按照基金排行榜,把前面排名的基金,每個賽道買了一兩種,包括但不限於白酒、消費、軍工、醫療,總共定投了三十多只基,每只每周100-300不等,不到5萬的投入,到年底賺了1萬多, 收益率達28%。

轉折是從2021年那個春節開始的,基金節後大跳水,我的腦子也進了水,覺得跌是好事,說明可以以低成本買進,把每周定投調整到了300-500,甚至為了補救,越跌越買。

結果,當時有多風光,現在就有多狼狽,為了分散風險買的那30多只基,隨著A股跌破2700,整個桌子被掀翻了,那幾只醫療基更是深套其中無法自拔。

為了解套我也想過各種辦法,2022年跟著財經博主提前布局半導體,小賺22%,結果又因為新能源和光伏把賺的賠進去了。

眼看持倉是一道光,綠到人發慌,我開始尋求其他投資方式。

好訊息是去年下半年我把所有虧的基金投擲,全部all in黃金,如今漲了有20%+,壞訊息是,其中30%定投的金豆豆。

命運似乎是個輪回,定投的被套牢了,金豆豆也跑路了,我打算這次把那句話踐行到底:只要回本,我就再也不碰投資了。

「每天虧1000+超薪金,我都沒心情打工了」

@栗子 93年,新媒體營運

這一波買黃金熱,熱鬧是別人的,我什麽都沒有,因為買基的經歷,已經讓我不敢碰任何投資了。

短短3年,我幾乎賠掉了一輛車的錢。

最開始我每天下午三點半準時開啟賬戶,看到每天虧4000+,賬戶一路飄綠,心慌到不行。後來次數多了,我只能選擇把軟件解除安裝,眼不見心不煩。

唯一苦中作樂的方式就是看各路大V和朋友們曬的盈虧賬單,果然是看別人虧錢才會快樂啊。

有錢就加倉,沒錢就去搬磚。不然能怎麽辦呢?不拋虧的只是數碼,拋了虧的就是真金白銀。

有時候想想,好幾次翻身的機會都被我完美錯過。2018年3月,我看好新能源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專案,買了2000左右,但等了半年,跌幅將近28%我就拋了。結果等2021年新能源大熱時,我才知道我錯過了近200%的漲幅。

這次黃金也是,其實2021年4月,我想給婆婆66歲大壽買一個金鐲子,當時問加手工費也才470元一克,但因為老人心疼錢而作罷。結果從5月開始,金價一路飆升,我幾次想買入又怕套到高點,現在看看都已經770了,哪怕再跌我也不敢買了。

我老公說我就不適合投資,因為高了舍不得賣,低了又不敢買,前段時間A股2640點時,我老公說應該買點,分散一下壓力,我當時有點猶豫,沒跟著他一起買,等我反應過來,A股已經回到3000點了,老公小賺一筆,我還對著收益-30%嘆氣。

以前大家總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實際試過才知道,是你不理財,財不離你。

「我的錢不是大風刮來的,但很像是大風刮走的」

@磊子 90年 前端開發

作為一個精準踩中股票、基金、地產每一個坑的人,我真是太有發言權了。

我曾經把閑錢分成兩份,一份還房貸,一份買股票。

作為騰訊老員工,我周圍總是環繞著「如果2008年買了10萬的騰訊股票,如今輕松實作財富自由」的論調,這樣的影響下,我也重倉騰訊好幾年。

2021年前股票確實如同坐火箭一般,但還沒高興幾天,一場直線型下跌讓我欲哭無淚——鵝廠跌成鳥廠了,「我」跌沒了。

趁還有浮盈,我把一部份股票轉為基金,覺得可能專業人士管理效果會好一點,結果發現,除了每年多交一筆管理費,和我自己炒股賠率差不多。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基金和股票,其實就是最氪金的網絡遊戲,年年虧,年年投,除了從嫩韭菜長成老韭菜以外,一無所獲。

如果說,這幾年還有什麽投資比基金和股票更慘的,那就是買房了。

隨著去年的那波互聯網大廠的「畢業潮」和越來越禿的發際線和越來越糟糕的身體,我覺得與其在北京卷下去,不如及時套現走人,回老家陪伴爸媽。

可等到賣房時才發現,我當年花了200萬買的房子,加上裝修和利息,凈成本235萬,結果掛到網上一個月無人問津。

中介委婉地讓我看一下小區其他人的價格,發現最高不過190萬,不算裝修,比我的買價還要少10萬,而且價格還在往下走。

真是笑了,現實真切地讓我感知到了賺錢不易攢錢難——基金股票上半年跌的錢,房子一周就跌完了。

和中介聊完才知道,這段時間,「降價100萬賣房」的人大有人在,買房群裏還看到有人發帖,因為還不起貸,避免法拍之後啥也不剩還倒欠銀行錢,有的人選擇「白送房子,只需要還清接下來的房貸」。

至於現在大熱的黃金,我實在沒有資金也沒有精力去搞了,曾經想過要不要去買二手黃金,但謹慎想想,以我這投資眼光和能力,還是不參與這些刺激的遊戲了。

承認自己的認知邊界是有好處的,克制住投資欲望,不一定會讓你暴富,但一定會少走很多彎路。

投資揮金如土,生活縫縫補補

@可達鴨 96年 新媒體營運

作為一個普通北漂打工仔,我虧掉的錢,相當於一年都白幹了。

我反思主要原因是投資知識儲備不夠,還特地花了4000大洋報的某大V的財商提升訓練營,結果財商提升沒提升不知道,智商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畢竟智商稅不能白交。

我發現我就是那個被一雞多吃的「雞」,先收割一波學費,加入訓練營後,再買一些他們推薦的基金股票,實作double kill,最後眼看保本無望,就只能買一波保險,達到風險對沖的最佳境界。

更可怕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不僅基金虧錢,收入也減少了,之前風生水起的副業,也因為客戶沒有余錢,陷入要求變多、收入卻變少的境地。

收入驟減、支出增大,就只能被動體驗消費降級了。

之前賺錢的時候,雙11我能買三四千的衣服,每年兩次出國遊毫不含糊,而現在,購物平台已經從天貓淘寶轉移到拼多多、淘特和1688了。

以前刷抖音一言不合就買買買,而現在刷的最多的是「廢物改造」博主,以環保為由頭,將家中的瓶瓶罐罐二次改造利用,主打一個以不花錢為原則,能省則省。

本來以為買基金投資會給我帶來額外收入,誰承想,竟成了最大支出。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才是守住錢袋子顛撲不破的真理。

註:文章僅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