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圓了造車夢,現在想圓賣車夢。
7月11日,恒大物業透過內部會議向下派發了恒馳5的銷售考核任務,具體考核任務由各大區域細分到每個專案,相關考核指標將根據小區業主數量決定。恒大為了賣車,把主意打到了業主身上,從此銷售不光要賣房還要賣車,可想而知他們收到銷售任務時的心情——任重而道遠。
恒馳5
恒大員工要賣的恒馳5已於7月7日晚公布預售價,其豪華版價格為17.9萬元。對於這個價格,智車派並不覺得意外。盡管恒大已負債累累,但對於這家深諳「房地產術」的公司來說,當前最要緊的並不在於還清債務,而是把車賣出去,打進新能源汽車市場就算成功。而為了這個目的,恒大將恒馳5的價格定在20萬元以內,在這個價格區間內,消費者群體更為龐大,恒大更有機會。
恒馳5預售價
恒大汽車留了一手,只公布了豪華版的預售價,其它版本的價格、甚至命名我們都不清楚。恒大的想法可能是想先測試一下市場的反應,走一步看一步,就像賣房一樣,先把名聲打出去再說。
對恒大造車史稍有了解的都知道,當初恒大汽車連概念圖都來不及畫,就開始鋪天蓋地進行廣告宣傳。這點我們從恒大把賣車壓力交給員工就能看出來。恒大也許並不那麽在乎產品本身,更在乎行銷。在賣車這件事上,恒大貫徹了它的「賣房思維」:透過每個員工觸達核心消費群體,即恒大的業主們。
但問題是,人家業主買賬嗎?
造車賣命,賣車造勢
如果用幾個字總結恒大的造車運動,就是雷聲大雨點小。
恒大的造車行動不同於一般的車企,它是少有的先賣行銷後賣車的例子。話是這麽說,但恒大的造車投入並不低,只不過這種投入走的基本都是投資之路,也就是「買買買」。「把能買的核心技術,能買的企業都買了,買不過來就尋求合作。」在恒大沒有暴雷之前,許家印這話有些霸道,但他就是這樣定義「造車」的。
恒大
恒大沒有小米那麽有耐心去進行相關的技術積累。在造車頭兩年,恒大發揮了身為一家房地產巨頭應有的素質,幾乎以無可匹敵的雄厚資本貫徹了「買買買」的造車理念。
在宣布跨界造車後,恒大先花了67.46億港元拿下香港時穎公司全部股份。接著,恒大又花了144.9億元獲得新疆廣匯40.964%的股權,解決了經銷商渠道問題,算是未雨綢繆,提前研究如何賣車了。
沒有整車制造資質,恒大直接收購了塔博汽車母公司——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NEVS),造車歷史瞬間多了近60年。沒有電動汽車技術,恒大陸續收購荷蘭e-Traction公司(70%股份),英國Protean公司(全資收購),以及德國BENTELER集團、德國FEV集團的新能源汽車3.0底盤架構知識產權。
買完公司再買地。相關數據顯示,僅在2020年,恒大汽車就拿到了1133萬平方米的用地,比亞迪花25年建的汽車廠房都用不完這些地。當年,這些地主要用於建設自研中心、銷售中心以及售後服務中心,恒大生怕自己的車不夠賣。
這一整套操作下來,恒大造車團隊只需要安心造車,因為該有的都有了。不過,大肆收購、買地也給恒大造車埋下了隱憂。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恒大汽車歸母凈利潤虧損47.86億元,同比擴大110.5%;造車總投入達474億元。
去年下半年,恒大汽車的日子並不好過,巨大的債務危機影響到了造車專案,合作公司紛紛棄恒大而去,恒馳5量產一拖再拖,恒馳汽車有胎死腹中的危險。
許家印
這個時候,許家印站了出來。在今年3月的恒大復工大會上,許家印呼籲員工「大幹三個月」,爭取恒馳5早日量產。目前,該車已進入預售階段,交付可能要推遲至10月份。無論如何,恒大汽車使出了渾身解數,恒馳5總算是能賣了。
不過,賣車伊始,恒大汽車就不惜違反【廣告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直接將理想汽車的行銷套路照搬過來,宣稱恒馳5為「30萬以內最好的純電SUV」。恒大這算是進入了自己擅長的領域——行銷。
像賣房那樣賣車
雖然恒大已經轉型,但賣房和賣車這事在許家印眼裏似乎並不沖突。在汽車銷售上,恒大開啟了全員行銷模式,這和它賣房的方式如出一轍。而在服務方面,也處處可見恒大的「賣房思維」。
許家印
看一下恒馳5的購車權益,其中的免費提供恒馳H-Pilot智能駕駛輔助包;前10000輛車定金10000元可抵20000元;整車終身質保;三電終身質保;終身享受每年2次的免費基礎保養等服務還算正常,但有一條:提車後15日內無理由退車,基本就是照搬恒大所有住宅樓盤無理由退房的政策。而提車後三年內享6折保值回購這一服務早就被其他新能源車企用爛了。
房子和汽車雖然都是大宗商品,但消費者買房會看方方面面,不僅要求房子本身質素可靠,還要看地段、戶型、物業甚至是鄰居素質。
而買車不同,消費者更看重主觀上的體驗。在這種情況下,車好不好,有經驗的消費者一試車就知道個大概。更何況恒馳5還是恒大旗下首款車型,且恒大本身負面不斷。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消費者能不能看上恒馳5還得打上一個問號。在這種情況下,恒大想要用人海戰術開啟市場,像賣房那樣賣車可能收效甚微。
恒大汽車還能走多遠?
如果連恒大汽車都能盈利,那蔚來汽車就沒有理由走不下去。事實就是這麽殘酷,對於恒大汽車來說,多一個月都是一種奢侈。
恒馳汽車
恒大的債務規模達到了驚人的1.95萬億元,這相當於深圳今年前三季度的GDP。要填補這個無底洞,恒大得賣多少汽車才能還完。但光靠賣車能還完這筆債務嗎?想想都覺得不太可能。
目前, 特斯拉 市值約74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9萬億元)。算下來,恒大要投0.4個特斯拉才能還完這筆債務。還有網友算過,恒大不計成本要賣1117.32萬輛恒馳5才能還清債務,回本則要賣26.48萬輛恒馳5。
再說恒大賴以仰仗的資本,前港股恒大汽車已經停牌近一個月,甚至有退市的風險。即便能復牌,恒大已經揮霍掉了手中的信用資本,很難再籌措到資金。經過這麽多年,市場對恒大已經失去了耐心。長期來看,恒大汽車很有可能走進一個死胡同裏。
釋出於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