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媒體套路,不管是哪個領域,只要是那個領域的高端品牌,你抓著「性價比」吐槽它肯定沒錯。
其實各大影片網站上,黑奔馳的文案五花八門,其實來來去去就是變著法子說「性價比」低,然而這個是已經路人皆知了,他們只是在琢磨著如何以一種更新穎的方式表達,就是新皮囊裝舊酒。
其實這是自媒體號迅速起號的秘訣,不管是哪個領域,摩托車黑哈雷,包包黑愛馬仕,遊戲本黑外星人。
畢竟性價比一低,自然就可以說這是智商稅。
你也可以試試,因為當一樣東西大家都知道它好,知道它高端,這時你跳出來說不好,自然就能吸引眼球。畢竟關註這樣東西或這牌子的人一多,他們買之前肯定也會想搜下關於這樣東西的缺點,不好的地方——於是自然流量就來了。
並且沒人敢說你錯。
哪有人敢說你錯啊,畢竟這樣的文案,是站在廣大低收入群體這邊的,這是僅有的能夠讓他們體會到在中產以上面前的智商上的優越感——那些有錢人買奔馳肯定是智商稅,不然為啥同樣的配置貴那麽多。
但我想反過來問那些自稱閱車無數的車評人,如果現在奔馳,同樣配置同樣參數下,賣得跟國產車一樣價格(哪怕不算上稅),你覺得可能嗎?
說來說去,那些車評人的世界觀裏,奔馳寶馬就應該賣的跟國產車一樣便宜,如果你的訴求是這樣,那麽很抱歉,這個宇宙不適合你,你嘗試想辦法去另一個平行宇宙,那個平行宇宙裏面比亞迪、大鵬、吉利都是已經發展了百年的車企。
這就好比,你跟一個扛著LV包包的人說,你看我這個包才幾百塊,但是空間卻比你那LV大,暗格又多,實用性比你那兩萬塊的強多了,你買LV就是交智商稅,有錢人真蠢。
誰不知道你的雜牌包便宜啊!
要堆紙面數據,要堆功能,堆參數,這些都是非常容易的。
你要說效能,車友改裝五菱宏光都能改到8秒破百,成本也就幾萬塊。
但一輛車子的整體相容,安全、效能、耐用度各方面的綜合考量,這些都是靠一個老企業百年沈澱下來的技術,不是靠堆紙面數據堆出來的。
奔馳的用料、品控、售後,是國內某些品牌能比的嗎?
就拿現在的俄烏戰爭來說,論數據,俄羅斯所有的軍事裝備包括坦克、戰機、導彈、防空導彈的紙面數據都比美軍強,結果呢?
最後給選車的人說句,不要盲目相信車評人說的,黑大廠黑大牌是他們的ZZ正確,否則就賺不了吆喝,並且他們有奶便是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