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券商研判A股2025年:市場不乏結構性投資機會,關註紅利、科技等策略主線

2025-02-03汽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2月2日訊(記者 胡劼) 新年伊始,多家券商陸續釋出2025年展望,為投資者「把脈」投資趨勢。

記者梳理,在多家機構看來,2025年市場或呈現出螺旋式震蕩上行的特征,隨著更多行業供需矛盾緩解,盈利預期逐步好轉,A股的結構性機會有望進一步增多。從板塊配置來看,科技、紅利有望成為2025年的投資主線。此外,並購重組、市值管理等主題也成為布局的熱門方向。

預期A股市場震蕩上行

記者關註到,不少券商在2025年的投資策略分析中指出,隨著經濟基本面的改善,政策端持續發力,節後演繹的春季行情值得期待的同時,長期來看,A股將不乏結構性的投資機會,市場整體呈現震蕩上行的走勢。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展望2025年,A股當前正站在年度級別馬拉松行情的起跑線上,核心城市房價企穩和社會融資增速回升將成為發令槍,國內的信用周期、宏觀價格、A股盈利都將迎來周期上行的新起點,A股的投融資生態、投資者生態、產品生態也站上了全新的起點。

「結構上,隨著更多行業供需矛盾緩解,盈利預期逐步好轉,我們判斷A股的結構性機會有望進一步增多。」中金公司表示,A股市場中期底部或已在2024年出現,2025年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望整體好於2024年,可加強對結構性機會的關註。從流動性與估值視角看,2025年A股流動性有望繼續改善,內外均有望迎來增量資金。具體表現為:一是市場回暖有望推動居民儲蓄持續入市;二是機構投資者倉位水平與入市規模仍有提升空間;三是新型貨幣政策工具實施或為市場帶來更多增量資金;四是海外主動資金對A股低配情況有較大改善空間。

中信建投證券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師陳果認為,流動性寬松是市場共識,政策支持下A股市場生態環境改善,為A股帶來新的機遇。短期首先看好歲末年初的跨年行情,中期看好中國股市「信心重估牛」,且隨著政策逐步加碼展開與見效,2025年牛市有望從「流動性牛」逐步邁向「基本面牛」,雖然過程中難免出現震蕩分化,但市場將不會缺乏投資機會。

「我們認為市場慢牛格局不改,市場在節後演繹春季行情的可能性仍然較大。」東興證券研報分析認為,管理層及時出台中長期資金入市的重磅政策,進一步表明了態度。節後進入兩會階段,更多政策資訊逐步展開,市場情緒將會進一步恢復,而基本面改善預期也將會逐步兌現。從節奏來看,機構建倉需要一個過程,在各方因素不斷向好的大背景下,機構資金以價值投資為導向逐步入市,市場底部逐步擡升的慢牛格局有望逐步形成。

「總體來看,2025年市場或呈現出螺旋式震蕩上行的特征。」銀河證券研報指出,隨著經濟基本面趨於改善,A股盈利增速也將迎來邊際好轉。同時,個人投資者情緒回暖,疊加機構投資者倉位回升,將帶動增量資金加速入市。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落地也將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

紅利、科技等主線關註度高

具體到2025年的板塊配置方面,紅利、科技等主題受到機構青睞。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目前A股大盤與小盤風格切換跡象較為明顯,紅利板塊或再度被市場追捧。而在政策支持和科技創新的引領下,科技板塊有望持續增長。食品飲料等消費行業則受益於內需的持續復蘇,有較大增長空間。

中信證券研究團隊認為,2025年資產配置可向績優成長和內需消費切換,兼顧紅利品種。紅利板塊可以關註部份可攻可守的低估值、順周期品種,如國有大行、核電、航運物流等;從內需消費和績優成長的角度來看,可以重點關註有新產業趨勢或者行業格局變化的領域,如互聯網、線下新零售帶動的線上新業態,AI智能穿戴、自動駕駛等。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短期首先看好歲末年初的跨年行情,傾向超配幾大線索:資產重估,金融地產和化債受益類;新質生產力彈性資產,受益財政的「兩重」「兩新」類;服務消費與潛在受益供給側改革深化主題的方向等。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楊超結合政策、業績預期及投資環境變化等因素,建議關註三大投資機會:一是業績邊際改善振幅較大的消費板塊,如農林牧漁、社服、食品飲料、汽車、家電等,在「兩新」政策催化之下,部份細分領域有望實作估值業績雙擊;二是新動能相關投資機遇,尤其是科創主題,科技創新、自主可控是未來大趨勢,業績增速較高的行業估值或有提升空間,如電子、通訊、電腦、機械器材、軍工等行業細分板塊;三是央國企改革主題投資機遇,並購重組、市值管理等政策推動業績與估值反彈。

申萬宏源A股策略首席分析師傅靜濤認為,要關註並購重組和回購登出的機會。在並購重組鼓勵政策持續催化的形勢下,重點關註三類機會:一是上市未果的科創企業,借同一實控人的上市平台變相上市;二是央企資產註入,地方政府利用上市平台盤活資產;三是基於產業趨勢拐點的並購,例如傳媒、電腦,醫藥生物,先進制造,2025年有望迎來一二級市場聯動拐點的方向。

興業證券研報分析則從賠率和勝率角度關註兩大方向。賠率角度,重點關註新質生產力以及並購重組。從勝率角度,重點關註內需以及供給格局最佳化的先進制造業,尋找過去幾年產能擴張已顯著放緩、出清相對充分、2025年產能利用率大概率迎來修復拐點的行業,同時配合兼並重組,行業競爭格局有望加速最佳化,重點關註新能源、軍工等先進制造業龍頭。(藍鯨新聞 胡劼[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