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關停品牌,抱團取暖,合資車企面臨諸多危機?

2024-07-31汽車

隨著中國汽車新能源轉型的持續深化,對世界範圍內的影響也更加深遠。首先在市場占有率方面,有不少遭遇壓力的合資車企不得不被迫調整,甚至也影響到了母公司的發展。日前,Stellantis集團CEO唐唯實對外透露,將關停一些不賺錢的品牌。而主要因素是,今年上半年Stellantis集團的利潤幾乎「腰斬」。

而近日,又有媒體報道,三菱汽車將加入本田-日產聯盟。據了解,三家公司計劃將控制汽車的車載軟件標準化,預計日產和本田將聯合開發基礎軟件,並將討論在三菱汽車上的套用,同時三家公司還將考慮互補彼此的車型陣容。

另外在國內市場,年初就已經打響的價格戰,讓合資品牌不僅沒有實作市場占有率的提升,反而在盈利方面遭遇不小的壓力。因此,寶馬率先宣布不再跟進價格戰,部份車型的價格也隨之上調。而奧迪、奔馳、沃爾沃等品牌也已經宣布降低優惠力度。雖然說這些豪華品牌處於競爭關系,但是對於中國市場的行銷策略同時調整,也可以看作是合資車企為了應對市場競爭加劇保持了協同關系。

而無論是Stellantis集團,還是三菱汽車等日系品牌,如今在國內市場的日子都不太好過。目前Stellantis集團在華業務僅剩與東風公司合資的神龍汽車,而神龍汽車當前在國內市場的銷量也相當慘淡,上半年其累計銷量僅為37685輛,同比下滑14.77%。

而三菱品牌目前也已經結束了中國市場,其在國際市場的表現同樣並不如意。根據相關報告內容顯示,第二季度三菱汽車營業利潤同比下降21.3%至355.19億日元,凈利潤同比下降38.5%至1.93億美元,營收同比下降1.3%至41.15億美元。

近三年來,日系車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為22.6%、20.0%、17.0%。而今年上半年,日系品牌的市場份額已經跌至14.9%,而目前來看,這種下滑的趨勢依然不能得到有效的制止。

不過值得關註的是,面對當前的市場變局,Stellantis集團和日系品牌們也在進行積極的應對。尤其是在新能源市場,去年10月Stellantis集團斥資約15億歐元收購中國造車新勢力零跑汽車的20%股權,同時與零跑汽車將以51:49的比例成立合資公司「零跑國際」。而借助零跑的技術,Stellantis無疑可以更快以低成本地推動電動化轉型,並且按規劃到2030年,Stellantis將會擁有超過75款純電動車型。

此前,本田和日產就聯合采購、共同開發平台、零配件共用、電池系統等專案進行深入的開發與合作。這樣一來,有利於本田和日產在電動車領域實作資源共享、技術互補,並進一步提升整體競爭力。其中本田和日產在國內市場也已經規劃了多款新能源車型,但是這些新車能否搶回更多的市場份額依然是個大大的問號。

另外值得關註的是,以奇瑞、比亞迪、吉利、長城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同樣在積極的拓展海外市場,並且已經收獲了不錯的效果。而這也從客觀上證明了,近些年這些自主品牌在研發實力、技術水平等方面的明顯提升。

而在這種被動的局面下,外資車企雖然也開始拋棄一些負面資產,並聯合起來進行新能源領域的合作開發,但是能否重新奪回市場的主動權,依然是個未知數。

(本文由文武車道新媒體工作室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文武車道,本文作者:夏沐,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