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汽車是有使用年限的,只要到了報廢期,車主要把車輛送到報廢廠,進行正規流程的集中報廢、登出。但是有數據統計, 中國每年報廢的汽車上千萬輛,但是流入正規報廢汽車拆解廠的報廢汽車卻不足30%,這表明有數百萬輛的報廢車流入二手車市場。
近期央視揭露了很多工廠違規生產報廢車的亂象。很多小作坊不僅回收和拆解報廢汽車,甚至還對這些零部件進行重裝,並售賣「翻新車」。這類車型雖然市場售價相對較低,但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https://img.jasve.com/2024-8/0a1aeb771dea9b708a03106b50dff40c.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8/42c3cebab45efc1ff66056ed59037573.webp)
有需求就有市場
大家都知道,汽車由上萬個零部件組成,當一輛車使用到報廢期後,很多零部件都會老化,失去使用價值。但是俗話有得說,爛船也有三斤釘,一輛報廢的車輛,總會有一些零部件能夠繼續使用的。
這次央視曝光的一些小作坊不僅公然回收、拆解報廢汽車,買賣報廢汽車的五大總成,包括發動機、方向機、變速器、前後橋、車架,甚至有些小作坊還將報廢車重新拼裝後以翻新車進行出售。
![](https://img.jasve.com/2024-8/d3b4b0fb9e485cc3f369261cc2bf6646.webp)
不僅如此,考慮到有些零部件寫著生產日期,時間過久,不好出手,於是小作坊的商家還會對這些部件的身份資訊進行撰改,而這些修改過年份的機器,主要售賣給不懂行的買家,或者給黃牛掛到網上售賣。相當於將老機器,售賣給不知情的外行人。
而且這些零部件還不是按單個零部件的價格進行銷售,而是按噸賣,一個零部件的售價輕輕松松過萬元,並且一個零部件從車輛身上拆卸出來,到打包寄出,僅需要三個多小時,無論是拆卸,還是時間成本,都非常低。 正因為利潤足夠高,所以很多商家都眼紅。
![](https://img.jasve.com/2024-8/a6a9e3908740aedcdf65300b6e38633c.webp)
這些老舊的零部件之所以有市場,主要是市場有需求。因為從報廢車輛拆卸下來的零部件,盡管售價超萬元,但是始終比全新件更加便宜,組裝成一輛車後,車輛的售價也遠遠低於正規的二手車。
這些由報廢零部件拼湊起來的「新車」,主要消費群體是農村使用者。 村民們買車主要是運輸貨物,輔助農業生產,所以他們往往會選擇更低價的報廢汽車,即使車輛有磕磕碰碰,修起來不心疼,甚至不用維修。另外,雖然售賣報廢車是違法的,但是這類車型在農村地區流通,監管部門也難以發現,所以這些因素都給了報廢車生存空間。
報廢車的危害很大
消費者用更少的費用,購買一輛車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大家也要明白,報廢車的隱患也不少。估計很多消費者都清楚,一輛新車的生產工廠是昂貴且高精度的機器制造而成,從而保證車輛面對各種復雜的用車場景也能安全和舒適行車。
![](https://img.jasve.com/2024-8/ebb0df3e3d42fdc67662acdb369d5b69.webp)
但是報廢車的零部件進行重裝後,工藝水平肯定不如造車廠,品質也就無法保證,更甚的是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不誇張地說,這類車型就像一顆定時炸彈,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發動機和剎車失靈等故障問題,造成的後果不堪設想,更不是購車省下的錢能夠彌補的。 有數據統計,國內超過10%的交通事故就是由於車輛安裝不合格零配件引起的。
不僅是涉及自身用車安全性,還影響了環境的環保性。因為報廢車輛在拆解過程中,會產生廢油、重金屬、塑膠、橡膠制品等有毒有害物質,這些物質難免會對大氣、水源、土壤和人體造成影響,長此以往,就會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和生態危機。
由此可見,報廢車輛僅是在短期內節省了使用者的購車成本,但是長期來看,使用者的損失更大,不只是修車費用多,還會危及健康,甚至禍及後代。 對於這個問題,作為消費者,堅決不購買報廢車才是最好的,市場無需求,報廢車買賣就不會存在。
政策仍要再完善
當我們探究報廢車危害之際,也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小作坊商家的報廢車源來自哪裏?為何車主更願意將車輛賣給小作坊,而不是車管所?主要原因是小作坊給得更多。
大家也知道,老舊車輛前往車管所報廢是有補貼的,盡管每個地方的補貼政策在細節上有所不同,但是補貼資金相差不大,多數報廢車輛的補貼是500-600元左右,車況差的車輛,補貼只是200-300元左右。
![](https://img.jasve.com/2024-8/dd9e4d71d21930da04e6c9165b17d455.webp)
然而據軲轆哥了解,一輛報廢車當廢鐵賣給了小作坊商家手中,還能得到幾千元。面對資金的誘惑,很多車主報廢車輛時也更願意選擇小作坊,把車當作廢鐵賣,車主的回報會更高。 換一個角度說,如果車管所針對報廢的車輛,能夠給予更多補貼,那麽對於車主來說是否更有吸重力呢?
不僅如此,部份車管所還會要求報廢車輛的零部件不能缺損、汽車各功能要正常運轉。如果車輛無法正常走動,甚至要求車主自己付費找拖車。然而,車輛當作廢鐵賣,一切都不用車主管,省事很多。
當然了,針對車主私自賣報廢車的問題,相關部門也制定了法規,據悉車主跳過車管局,私自處理廢車違反了【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 如果車主違反規定,除了賣廢品賺的錢要被全部沒收以外,還會被相關部門處以和銷售金額等額的罰款。這對於車主來說也是得不償失。
需要註意的是,車主私自將車輛當作廢鐵賣出去,那麽所有權仍屬於車主的,要是有違法分子用報廢的車輛進行違法行為,那麽責任仍歸屬於原車主。此外,按照規定,舊車沒有登出和報廢,新車也無法上牌。可見,車主將車輛當作廢鐵賣給小作坊,危害性也挺大。
![](https://img.jasve.com/2024-8/bd9e25cbe998f60211913e6bc17cf7ff.webp)
但是,從報廢車的流動去向來看,很多車主顯然會選擇鋌而走險,說到底,就是想要得到更多補貼。換言之,如果報廢車相關法規不進行相應的調整,報廢車行業亂象依然會存在。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既需要建立合理的政策引導和產業規劃,落實國家對正規拆解企業的相關扶持政策,也要進一步增強使用者的安全和法律意識。
![](https://img.jasve.com/2024-8/62fadf8b023ceb4125e575443821d3d0.webp)
一個巴掌拍不響,報廢車能夠繼續在市面上流通,各方都是出於利益考慮。相信大家也清楚這是違法行為,但是在利益面前,很多人依然選擇鋌而走險。針對這種亂象,需要有關部門加大對非法拆解小作坊的打擊力度,以及對報廢車制定更加符合民意的條例法規和補貼福利,更需要消費者們提升用車安全意識,只有多維度努力,才能有效推動報廢車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