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更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是,既然公務員是你就業的一個選項,為什麽在當初還沒有畢業的時候,就選擇考公?
公務員是一個只要有合適的崗位,自己符合報考資質,什麽時候都可以考的崗位。
而對於大部份人來說,如果把公務員當做自己的職業,那以應屆生的身份進入,就是最好的。
畢竟公務員體系,也是越早進入越好,越早進入就能更早找準自己的定位,定向積累自己需要的經驗和技能,將來論資排輩的時候,工作經驗這一塊,更多的看的,還是體制內單位的工作經驗。
如果當初畢業的時候,就曾考慮過公務員,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去。
比如考公沒考上,錯過了報名或考試時間等等。
那其實在你工作後,考公也應該是你平時的努力重點,工作只是你維生的副業,考公才是你的主業。
既然你現在的問題是,在車企已經步入正軌了,還該不該考公?
就說明考公在你心裏一直都是一個不那麽重要的選項,可以說一直都是一種隱隱的備胎存在。
既然是備胎,那它的最大作用,就是拿來跟你的現任進行對比,看這個備胎到底值不值得轉正。
既然都拿來對比了,那當然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沒辦法拿一個寬泛的車企職位和一個更寬泛且虛無縹緲的公務員來虛空對比。
你要首先翻看一下公務員報考目錄,看看你這專業學歷能報考的崗位都有哪些,以及你的實力,能考上的都有哪些。
挑出來三個你喜歡,也有實力能考上的崗位。
然後再根據你在車企的發展情況,列一個三年後,五年後,十年後,二十年後你可能會有哪些發展,對應的有哪些選擇。
然後做一個橫向對比。
別說這些長遠規劃都很虛無縹緲,當你橫向對比兩個職業的時候,就是要做這種預測,就像一個剛進入公務員的人,要大膽想一下,你自己多少年有望正科,多少年有望副處,這輩子退休時能不能混個正處級待遇一樣。
這是你發展的天花板。
然後還有很多伴隨著這些階段目標的一系列待遇。
當你做完對比後,就大概能知道,該不該考公務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