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各大新能源車企披露「月考成績單」的時候了。從已公布的數據來看,7月不少車企取得了亮眼表現。
具體來看,比亞迪仍然穩占鰲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42383輛,同比增長30.50%;理想汽車交付新車51000輛,同比增長49.4%;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銷量達42176輛,同比增長508.25%;蔚來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0498輛,同比增長0.18%;小鵬汽車共交付新車11145台,同比增長1%;小米SU7交付量超10000台,預計8月交付量將持續破萬……
與此同時,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體量愈發龐大。根據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乘聯會)的最新數據,2024年7月1日至28日,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為72.2萬輛,同比增長31%,今年累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已達到483.5萬輛,同比增長33%。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表示,近幾年夏季車市「淡季不淡」的特征日益明顯,2014-2019年的7月車市零售占全年總量平均為6.9%,而2020-2023年的7月車市零售占全年總量平均為8.4%,其中2023年更是達到8.8%。
具體來看,「淡季不淡」的態勢,很大程度上離不開各大車企爆款車型的帶動。
比如,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表示:「理想L6延續強勁表現,月交付量連續突破兩萬輛,成為20萬至30萬元價格區間的爆款產品。」賽力斯方面,問界M9實作7萬輛的交付量,累計大定超11萬輛;問界M7累計交付已突破20萬輛大關。小鵬X9交付1459輛,上市7月累計交付14602輛。
而這背後也是「以舊換新」活動的開展以及相關車企在技術創新等方面的進一步深化。
據了解,隨著汽車以舊換新的開展,消費者的觀望心態已顯著緩解。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中午,汽車以舊換新資訊平台已收到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超36萬份,單日新增已超過1萬份,申請量呈加快增長態勢。
另外,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於7月24日印發的【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器材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幹措施】提到,將統籌安排3000億元左右的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以支持大規模器材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這樣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消費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
從技術層面來看,新能源車企積極加強智駕布局,也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產品銷售。比如,7月5日,在2024智能駕駛夏季釋出會,理想汽車宣布於7月向全量理想AD Max使用者推播「全國都能開」的無圖NOA,並推播全自動AES(自動緊急轉向)和全方位低速AEB(自動緊急制動)等。
在端到端大模型的助力下,小鵬汽車產品OTA更新實作了「每2天一次版本叠代,每2周一次體驗升級」,其第二代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早在今年年初即已具備「全國都能開」的能力。
再疊加終端產品優惠,新能源汽車迎來了銷量爆發。不過,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行業仍將面臨較大的庫存壓力,相應的「價格戰」的影響或難以消退。
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數據顯示,今年7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9.4%,同比上升1.6%。另據相關數據,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庫存量已經超過106萬輛,甚至超過了2022年全年的銷售總量。
這種情況下,相關車企或仍然難以放下「降價」利器。
比如,7月29日,比亞迪旗下方程式豹宣布品牌一周年煥新戰略,豹5全系產品價格均下調5萬元,至23.98-30.28萬元,這似乎昭示著價格戰火「重燃」。長遠來看,新能源車市的競爭和比拼只會更加激烈,車企的銷量、營收等經營指標始終是市場的關註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