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研究社
近日,彭博社引述訊息指出,奇瑞控股集團已選擇中金公司、廣發證券、華泰國際負責安排旗下汽車子公司奇瑞汽車潛在的IPO事宜。奇瑞汽車最早或於明年在香港上市,期望IPO估值超1,000億元人民幣。知情人士表示,審議仍在進行中,IPO 規模和時間等細節可能會發生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財富釋出的2024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中國汽車行業創紀錄有9家整車企業上榜奇瑞汽車,而奇瑞控股集團以390.917億美元營業收入位列排行榜第385位。
作為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的核心子公司,奇瑞汽車的上市訊息吸引了眾多目光。那麽,這家公司為何在此時赴港上市?其未來發展又有何看點?
再傳上市,「悶聲發大財」的奇瑞汽車加速轉型
作為國內唯一沒有上市的大型汽車集團,奇瑞汽車成立於1997年,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已經成長為擁有Chery、Tiggo和Arrizo等多個知名品牌的綜合性汽車制造商。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並舉的戰略,不僅在國內市場取得了顯著成績,更在全球範圍內積極布局。
奇瑞汽車的國際化之路始於2001年,當時公司首次將10輛風雲車型出口到敘利亞,正式邁出了開拓海外市場的步伐,此後陸續進入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因此,盡管奇瑞汽車在資本市場保持著相對低調的形象,但其在行業內的地位卻不容忽視。
圖源:國海證券
如今,出口銷量已經占據奇瑞整體銷量的近半壁江山,而奇瑞汽車也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出口商之一。 在國產品牌中,奇瑞汽車以其實力和業績緊隨比亞迪之後,穩居第二。而在出口汽車領域,奇瑞汽車更是毫無爭議地蟬聯了16年的出口冠軍。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數據,今年1-9月,奇瑞汽車累計出口量達到82.9萬輛,整車出口量在國內自主品牌中排名第一。
然而,盡管在出海方面表現亮眼,但是奇瑞也有自己的痛點,那就是在新能源領域,奇瑞汽車「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其實,奇瑞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相當前瞻,其下屬的奇瑞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自2010年便已成立。
但是,隨著眾多汽車制造商競相湧入新能源轎車市場,逐步挑戰BBA等傳統豪華品牌的統治地位,奇瑞新能源車型的銷量占比卻始終未能有所突破。直至2023年,新能源汽車在奇瑞汽車總銷量中的占比仍長期徘徊在10%以下。
奇瑞汽車顯然不滿足於這一數據。2023年10月舉辦的2023奇瑞科技DAY上,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躍曾公開表示:2024年「不會再像之前那樣客氣了」「明年新能源車一定進入全國頭部」。
奇瑞汽車加速多品牌產品布局,燃油、純電和插電混合三種技術路線並進,其中包括以燃油車型為主的艾瑞澤和瑞虎;以插電混合動力為主的風雲系列;以及專註於純電動領域的星紀元。一年內,奇瑞汽車先後推出智界R7、風雲A8、捷途山海T2、星紀元ET、新款星紀元ES、iCAR 03、風雲T10等多款新能源產品。
今年以來,得益於多款新車型釋出,以及公司在市場端的努力,奇瑞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提升顯著。今年9月,奇瑞汽車銷售汽車24.45萬輛,同比增長28.6%。其中新能源5.89萬輛,同比增長183.4%。當然,從整個集團規模來看,這個數碼也說明公司新能源車型銷量占比仍然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無疑,在汽車產業新能源化的大趨勢下,奇瑞汽車必然會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業務的發展,而相比起比亞迪、吉利汽車、長城汽車等自主品牌同行們,奇瑞汽車的短板明顯:缺少來自資本市場的支持。
奇瑞汽車也早就意識到了發展需要離不開資本助力。早在2022年9月,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透露,為拓寬融資渠道,希望奇瑞汽車在2025年之前完成IPO計劃,以此促成公司新一輪轉型。
放在2025年這個時間點十分微妙: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時代的下半場已經開始,而奇瑞需要更多「彈藥」。
借力資本市場加速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或許是奇瑞未來發展規劃的重要部份。
智能電動時代下半場,「理工男」加速技術突圍之路
推動汽車新能源化,加速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是中國汽車產業全面崛起的必行之路,奇瑞又怎願錯過這一歷史浪潮。
近日,奇瑞汽車迎來了其全球第1500萬輛整車下線的重要時刻。而現場同步亮相的,還有奇瑞汽車旗下C級長續航旗艦轎車風雲A9。
從風雲A9身上,不難看出奇瑞汽車發力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突破的決心。風雲A9搭載了神行智駕系統,這一系統賦予了車輛從高速公路到城市街道全場景下的點到點自動駕駛能力,同時風雲A9的類人智艙也具備了自我學習、自我成長、自我前進演化、主動互動的能力。
圖源:奇瑞汽車
奇瑞汽車從汽車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大蛋糕中分上一大塊的決心是很強烈的。在2024奇瑞全球創新大會上,奇瑞汽車宣告在智能化領域不再客氣,將積極探索技術「無人區」,要以顛覆式的技術突破成為行業「引領者」。
而作為中國第一個真正打入國際主流的汽車品牌,奇瑞汽車的技術實力毋庸置疑,鯤鵬發動機、8AT變速箱等一系列自主核心技術的推出都認證了其「頂尖理工男」的身份。
如今,奇瑞釋出了面向未來的高階智能駕駛技術方案,前進演化大卓智駕C-Pilot 4.0到C-Pilot 5.0,用AI賦能未來出行。根據規劃,2025年奇瑞高階智駕將搭載十幾款車型量產上市,從無圖城區NOA到自主旗艦高速NOA,依托於端到端技術快速實作NOA規模化量產。
這一規劃無疑是盯上了下遊市場高階智駕NOA功能的成長空間。數據顯示,2024年NOA功能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90億元,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將超3000億元。而在此基礎上,奇瑞汽車還向上遊電池版塊發力,啟動了鯤鵬固態電池的研發,規劃2026年定向營運、2027年批次上市。
從高階智駕到固態電池,奇瑞汽車抓住智能電動汽車下半場先發優勢的「野心」一目了然。那麽,奇瑞汽車上市前景如何?投資者會為奇瑞汽車的大戰略「買單」嗎?
奇瑞汽車上市,或成為明年新能源車板塊重要催化劑
隨著汽車產業有利競爭不斷顯現,投資者對汽車板塊的預期向好。下半年以來,港股新能源汽車板塊逐漸走強,產業鏈個股多數上漲。
圖源:富途牛牛
這背後既有一系列政策利好以及汽車銷售旺季到來的因素,也有近期車企在智能化領域動作頻頻,帶來的利好刺激。
10月16日,廣汽埃安與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menta達成了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將攜手推動包括城市NDA在內的高階智能駕駛技術的量產與普及。 10月17日,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透露,華為ADS 4.0將於2025年推出,包括高速公路上的L3級自動駕駛商用服務以及在城區進行L3級自動駕駛的試點專案。 10月23日,理想汽車宣布其全新一代雙系統智能駕駛技術架構——端到端+VLM已正式全面推播。
同行在智駕領域向前大踏步,奇瑞汽車自然也不甘落後。今年8月,奇瑞自主研發的CheryGPT啟動了首次內部測試。尹同躍在現場對團隊表示,AI大模型是「天上掉下來的林妹妹」,給奇瑞送來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要求團隊把它當成寶貝好好開發和使用。
而就在奇瑞汽車被傳出上市訊息之後,公司還高調發出了「智能化也不再客氣」的宣言,這勢必會吸引不少投資者關註其資本化行程。若訊息為真,奇瑞汽車有望成為新能源車BETA行情的推動者。
因為,奇瑞汽車產品性價比高、供應鏈完善、成本控制能力強,業績確定性較強。從奇瑞控股集團來看,根據財富釋出的2024年世界500強排行榜,奇瑞是凈資產收益率TOP50中,唯一一家中國汽車公司。
良好的盈利性是資本市場當前看重的投資要素。此前,海通國際就指出,資本市場估值體系正經歷從P/S轉向P/E,乃至未來向P/FCF及EV/EBITDA的體系重構,盈利和自由現金流可持續向好是衡量車企長久良性發展的關鍵因素。
可以預見,一旦跨過上市的「臨門一腳」,奇瑞汽車不僅自身有望受到投資者的青睞,也將對港股新能源汽車板塊行情起到催化作用。
港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