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比亞迪會是下一個華為嗎?

2019-11-15汽車

當初華為內部關於造車的路線之爭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最終任總發檔怒斥「誰提造車誰滾蛋」,給這場造車之爭畫上了句號。但造車派采取了迂回的方式,以「幫車企造好車」的名義最終還是入場了。

為什麽華為造車的決策要經歷如此波瀾?因為華為造車會對中國汽車行業產生重大影響,而最近僅僅是開始!

那華為造車對汽車行業是福還是禍?這要取決於華為造車的最終路線。華為造車爭論的焦點在要不要直接造車,而在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方面是不存在爭論的,華為在這兩個領域起步較早,手機平板軟硬件的積累也最多,正好可以彌補國內車企的薄弱點。如果華為造車僅限提供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支持,那對中國整個汽車行業將是極大利好和提升。

很多朋友可能不理解,為什麽國內頭部車企都不願跟華為合作,華為方案因為沒人用,逼迫華為親自下場造車。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問題根源就在於,華為造車派不滿足於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將造車領域延伸到了三電甚至底盤車身,這就和其它車企產生了直接沖突。因為這些部件幾乎涵蓋了一輛車絕大多數高價值部件,和華為合作的車企將徹底淪為組裝廠和打工仔!試問哪個有實力的車企願意「失去靈魂」,選擇如此屈辱的合作方式?

所以我一直想不通,華為造車派既然說要幫助車企造好車,那就應該選擇車企最需要的薄弱環節進行合作。但三電以及底盤車身架構方面,國內幾家頭部車企不能說世界最強,那也是世界領先的,並不需要華為提供幫助。而華為涉足三電,等於徹底斷絕了和這些頭部車企合作的可能性,還怎麽幫車企造好車呢?

很多朋友可能要說了,你憑什麽要求一家企業做這不做那?關鍵就在於,華為是一家普通的民營企業嗎?且不說華為背後有沒有GJ或者GZ。在華為被制裁後,是巨額GZ註入,以及億萬民眾用真金白銀買華為的產品,讓華為度過了難關。所以華為理應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而現在這個時間點跟國內車企爭利益,害處遠大於益處!

那按照目前華為造車的路線,不做出調整的話,對國內汽車行業會造成什麽影響呢?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導致行業競爭走向惡化

今年汽車行業已經非常卷了,年初的價格戰持續至今,但整體價格戰仍然控制在成本線之上,幾大車企今年三季度的盈利也都還不錯。但余大嘴在智界S7釋出後說出了問界最近熱銷的秘密,就是華為智選的幾款車都是賠錢在賣。很顯然,一些競品車型可能最終會被迫跟進,也跟著一起賠本賺吆喝,這就有可能讓正常的價格戰走向惡化。

可以說,國內車企除了比亞迪,是沒有多少利潤空間來打價格戰的。但華為的手機業務已經滿血復活,可以有大量利潤來反哺汽車業務。所以很諷刺的是,我們全國人民力挺華為購買華為手機,但這些利潤卻可能被用來跟國內車企打價格戰!而選擇和華為合作的車企也未必能喝上湯,可能賺了銷量不賺錢。

這也是為什麽智界S7釋出後,之前熱炒的華為汽車概念不僅沒有坐上二節火箭卻反而熄火,也將整個汽車板塊帶入調整。因為市場對華為的這種惡性競爭打法產生了憂慮。

二、劣幣驅逐良幣

目前和華為合作的車企基本都是不入流的小車企,或者正在走向沒落的車企真正有技術實力有抱負的車企,根本不可能和華為合作。但如果往後華為汽車銷量真能跑起來,會有更多中部甚至頭部車企迫於生存壓力,被迫抱華為大腿。

但這些選擇和華為合作的車企,因為核心零部件基本都是華為提供,研發能力會逐步喪失,最後只能成為優秀的代工組裝工廠。

而沒有和華為合作的車企呢?上面說了,除了比亞迪能有利潤繼續投入重金做研發外,其他多數車企會因為利潤下滑而被迫減少研發投入。

所以一旦華為汽車做大,國內新能源車技術百花齊放的盛況可能不復存在,無論研發投入還是整體技術競爭力都會下降。

三、阻礙中國新能源車搶占世界市場

中國新能源車目前正處在搶占國際市場的關鍵階段,而華為還處在被制裁狀態,至少未來幾年都看不到解除的希望。所以和華為合作的車型註定只能賣到國內以及少數幾個國家。而搶占國際市場,光靠比亞迪一家顯然是不夠的,需要有三四家甚至更多的車企走出去。

一方面華為的車走不出國門,而能走出國門的幾大自主車企可能因為內戰損耗,而降低了在國際市場的資源和競爭力。這就會給美德日韓這些國家的車企,尤其是電車嚴重落後的日系車企難得的喘息時間。

所以,回到開頭那個問題,任總為什麽發那麽大脾氣反對(直接)造車?因為以任總的格局,他肯定知道華為直接下場造車對GJ以及對汽車行業的利害關系。但華為現在的造車派顯然缺乏這樣的格局,至少他們目前的打法讓人不免憂慮。

我作為華為數碼產品的忠實使用者,這篇文章也是手握兩部華為手機在寫。我希望華為能夠多多發力在我們被卡脖子的領域,不僅僅是芯片。需要華為挺身而出的事還有很多,雖然ma­te60取得突破,但芯片距離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不小差距。另外在PC芯片和作業系統、AI時代的算力芯片和大模型上也需要追趕國外。

最後,我還是希望華為造車派能夠意識到利害關系,真正回到幫車企造好車的路線上,而不是為了利益讓別人失去靈魂。

預本文第二部份我會寫華為造車對比亞迪的影響,以及比亞迪為什麽是極少數不懼華為的車企。感謝大家耐心閱讀!也希望大家保持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