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比亞迪23屆校招生. 入職笛子四個月了. 最近秋招收尾階段經常刷到網上有人討論笛子的貼文. 想以一個剛進來的內部人身份討論一下笛子的利與弊.
首先介紹一下. 本人qs30本aerospace專業. 香港某所依山而建的機械碩士. 大概去年這個時間段收到byd電話. 一般是你以後的小領導直接面你. 面完第二天談薪(23屆byd薪水主要看學校.薪水實在太高 超出網上經典討論的好幾個大廠很多) 然後就是等待階段了. 因為港碩12月就拿到畢業證了 外加我部門比較缺人. 就讓我三月去報道(正常都是第二年 7月中旬所以有一個大半年的假期). 後因個人原因6月報道的.
比亞迪全國員工60萬. 所以內部部門分的很細. 就比如研發類的 主要會分到五個大事業部(其他事業部的輕噴 我的一點見解) 工程院 規劃院 弗迪電池 弗迪動力 弗迪科技. 兩院和科技基本是在坪山總部. 動力和電池在深圳坑梓(惠州市惠陽區旁邊). 兩院針對車型的業務很多 我也不是兩院的 有大佬可以來解釋一下. 弗迪系就是零部件研發居多 顧名思義弗迪電池就是刀片電池那塊業務 弗迪動力就是動力系統 電控電驅電機都在. 因為我是海本海碩. 該說不說規劃院的留學生目測是比較多的. 弗迪系明顯要少很多. 而且規模也不一樣. 前一陣聽工程院朋友說單他們院去年9000應屆生. 弗迪動力+電池好像也就3k不到的應屆生.
至於大家吵得最兇的比亞迪工作時長問題. 我想說60萬人的公司千萬不要以偏概全. 一定要看你的部門 你的領導. 我這是真不錯. 早8.30 下午5.30就比賽跑了. 5.30去上個廁所回來基本就是倒數幾個走的了. 我的小領導對待應屆生是真好. 各方面全方位的照顧. 科長領導也真的都是好人. 有些事情做的很人性化. 當然我也不能以偏概全. 我碩士機械系我知道的去年就來了比亞迪30+同學. 聽個別同學吐槽過說他們部門試用期就加班. 但是總體上我個人感覺. 弗迪系的研發氛圍是比較濃厚的 所以領導給的時間也多 績效也比較平均 以至於大家真的沒那麽卷. 反正弗迪兩廠就一條馬路之隔. 每天5.30真的大把人出門. 但是關鍵專案沖刺階段加加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吧.
工作環境的話弗迪系研發工程師基本就是在工廠改的辦公樓+門口一個綜合樓辦公. 今年為了迎接新生新開了兩個大食堂和一個千平健身房. 食堂圖帶上了.
健身房我純懶 是真不去. 不過就在樓下面點王旁邊. 真的很大. 兩院的話. 工程院在總部那邊具體叫什麽樓忘了. 規劃院也大部份在總部那邊. 也就是坪山市區那邊. 兩迪在的坑梓可以說是深圳也可以說是惠州了. 因為出門過一條街就是惠州歡迎您了.
薪資問題. 前一陣看到好多人嘲byd利潤講發得少. 這個我實在搞不懂了. 可能他們以為是比亞迪12薪+一個利潤獎. 但其實byd在三個月轉正後就給你發績效了呀. 那個績效可是實打實的按月發. 所以比亞迪其實是保底16.5薪的 外加那個利潤獎. 聽工程院說他們還有季度獎. 這待遇其實很不錯啊. 至於薪資多少現在offershow 某shu那麽發達. 一看一目了然. 不過我看著. 985 211本來的話確實有點虧. 碩士過來尤其是高學歷碩士來是真的賺. 機械電子電氣車輛電腦能源來還比同學校的其他專業高好幾k. 就我們部門目前來的. 周圍基本都是c9起步的碩博. 本科生92很多. 前幾天跟某華五能源類同事聊天. 他說byd給他們學校開完博士薪水後. 他們博士學長學姐全跑來了. 待遇太高了. 感覺這種績效分到月份比年終獎要實際. 年終給你許諾一個區間還不一定能給你發到手.
福利問題. 笛子過節福利好像一般. 但每個月有1k的房補. 這1k的房補在坪山啥概念. 我住在龍田街道那邊華潤新開發的精裝修小區. 3k帶車位非常現代. 公司一補貼相當於我一個月房租2k住100平精裝。。 我同事們基本都住在惠陽區. 1k房補合租全部cover 整租基本cover60%的房租了. 惠州那些小區100平的才1900一個月. 還有一個福利有條件. 就是坪山區的福利. 如果你是f類專業(具體有表 大概是機械車輛電子電氣電腦能源)且學校在qs500以內. 碩士有5w補貼 本科有2w補貼(剛申請上)需要三個月社保領第一次. 12個月社保領第二次.
再就是買車福利. 如果你買byd的車公司一年會補貼你8k5左右的錢. 碩博更高. 一直幹一直發. 相當於你在byd幹十年白送你一輛海豚.
個人感覺的弊端就是坪山區實在太遠了. 我超級愛旅遊+飛友. 大學+碩士階段25w公裏飛行紀錄. 在坪山想坐個飛機得從坪山坐滿深圳黃線到崗廈北換機場線. 1.5h起步. 去惠州機場也不近. 去龍崗大運都要半小時地鐵起步. 地理位置屬實不太行. 很多想去大城市工作的做好心理準備. 這裏跟大城市基本完全不搭邊. 我剛來第一個月快抑郁了.
——————————分界線——————————-
幾天沒看 一看嚇一跳 真搞不清到底我是裏面的人還是評論區是
看到評論在糾結我說的16.5的問題. 首先底薪就是定了的. 績效沒寫合約裏但是就是網傳的. 一轉正就開始發 按月發. 為什麽不能算? 確實玩文字遊戲這一套byd是完全玩不過那幾個所謂大廠hh. 學一下大部份公司如果發笛子c9薪水怎麽發. 肯定是寫27*(12-14)+12000簽字費. (14薪是把我們利潤獎算進去) 把我們每個月必拿的1000房補也寫進去. 我感覺笛子已經很頭鐵實誠了. 房補一年還1.2萬呢也不少. 笛子傻了吧唧的寫個20000*1.36*12只字不提房補+利潤獎一年還好幾萬呢. 當然不覺得高了
就喜歡那種(1x-2x)*(16-18)這種演算法來騙自己. 能拿到手嗎? 16-18第一年應屆生肯定沒有 周期就沒幹滿. 一邊抱怨著國內環境卷 沒wlb 996.
感覺笛子 包括理想 這兩年提薪水提的快最好的點就是讓許多 機械 車輛 電子電氣 能源類 化學類 甚至土木類的學歷不錯的學生畢業也能拿到不輸互聯網的薪金. 不然現在社會風氣就是全去敲碼. 大學報專業也全是跟電腦沾點邊就全學. 親身經歷我在英國讀本科 第一年電腦學院18個中國人. 第二年下面那級學弟學妹已經快50個中國人. 還不是分配不均的問題. 沒見英國人都去卷這個啊. 沒有任何別的意思 非常尊重cs ai的學生. 生氣的只是這個學業與就業方向引導. 還有x衍生的許多新專業到時候寫到簡歷不笑掉大牙嗎..
你技術產品尤其是制造業進步難道不該到本質上 從機理研究入手 搞清事物的本質再去做開發. 不然就是一直抄襲模仿人家談何創新. 搞得現在跟我電腦專業很牛的同學聊都說他們內部飽和. 機會都給了前幾年入行 有經驗的社招. 校招生都去幹產品經理 產品營運了. 希望中國車企能讓大家平均一下. 不至於現在許多很重要的專業都成了調劑才去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