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電子搬運工作的「鋰離子」小兄弟跟我講:
這個在業內已經有清楚的研究結論了。
結論:充放電次數,充放電環境,以及使用環境共同影響了電池剩余容量。
首先看一個數據。
![](https://img.jasve.com/2024-9/a46a7c0c9b42966aced52a327bb90dd3.webp)
上圖是Tesla做的一個行駛裏程和電池剩余容量的關系圖表。
行駛裏程可以看作是不斷充放電加上使用環境的綜合影響下,放映到實際使用過程中的電池衰減性。
我們可以看見在24w公裏,電池剩余容量也可以達到90%以上,按照大多數人平均一年1.2w公裏的使用條件,可以說整個生命周期內都不用擔心剩余電量的衰減。
先定義一個術語:
電池剩余容量:來反映電池的衰減性。
下面,我們在一一闡述哪些因素影響了電池剩余電量。你的車之所以那麽有勁兒,就是因為「鋰離子」小兄弟天天在幹活,一直在搬磚。
去岸上吃點麪包(帶點能量),然後開始遊泳,到對面把麪包放下走人。在接著幹活兒。
![](https://img.jasve.com/2024-9/35359168de06f601893e623f4eacb8a5.webp)
1, 電極的失效。
簡單理解就是「承重墻」因為被意外被偷家了,沒太多空間給 天天打工的「 鋰離子」一張床鋪了。導致鋰離子小兄弟沒地方住,那還幹個屁。
下面就是專業一點的說法。
以較大倍率給電池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