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廣汽豐田科技日炮轟友商,文大力彭寶林輸不起了?

2024-06-29汽車

繼第九代凱美瑞上市釋出會狂亂開炮之後,廣汽豐田「大嘴」彭寶林又開始貶低友商太高自己、放飛自我滿嘴跑火車了!

樂逗汽車註意到,在6月28日舉辦的「科技開放日」活動上,相較於文大力的沈穩克制,彭寶林又開始肆無忌憚狂亂開炮、各種「金句」誑語滿屏飛。

「混動的真正意義是什麽?是所謂的重新整理某項紀錄嗎?」、「有些插混標榜以電為主,卻在加大油箱」、「把油箱做大是套路,能把電池做小才是真技術」......

恕我直言,作為一名從業新能源汽車行業觀察與報道近十年的新生代媒體人、同時也是燃油車、新勢力增程油電混動車的真實使用者,再結合過去這些年對包括廣汽豐田凱美瑞、漢蘭達雙擎版車型在內的,諸多品牌大廠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試駕體驗來看,彭寶林這波開炮,真的站不住腳!

譬如彭寶林費心論證和想要向外界傳遞的一個核心觀點——以行星齒輪為核心的豐田智能電混雙擎,依然是無法逾越的高峰!放到全球市場來看,或許有其代表性和說服力,但在特殊的中國新能源車市來看,絕對是一種傲慢與偏見式的存在。

不說別的,豐田、本田等知名大廠一方面在強調常規油電混動的普適性的同時,也無一例外開始入鄉隨俗和與時俱進加大了PHEV插電混動的布局行程,豈不是自己打自己臉?!

誠然,以行星齒輪為核心的豐田智能電混雙擎,從結構和實際效果來看確實有很大的優勢,但那也只是局限於油電混動的使用者場景來看,如果參照中國其他不少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和用車習慣,加大號電池的PHEV(無論是並聯結構的插電混動還是串聯的增程),均實作了——短途用電、長途用油的產品特質。

而且隨著動力電池成本的大幅下降和技術的不斷叠代,目前中國市面上在售和熱銷的主流PHEV插混新能源車型,純電續航裏程基本上已經邁上了200公裏的新台階、部份車型甚至激進的幹到了300公裏上下的水平!

這是什麽概念?短途用電的適用範圍進一步延伸,基本上絕大多數城市工薪階層使用者日常上下班代步通勤,完全可以做到幾天一充甚至一周一充,一箱油足以管數月甚至半年不是說說而已。

相比之下,廣汽豐田旗下的雙擎混動產品,混動技術再先進也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上下班代步通勤「滴油不沾」,也就是說整體使用者體驗基本上跟傳統燃油車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無非油耗做到了5升上下甚至更低的水平,中高速體驗其實並不是很理想(發動機長期介入聲噪長期存在)。

所以無須諱言,身處巨大的時代洪流與產業變革浪潮中,廣汽豐田這樣合資車企 ,心態多少變得有些「精分」!

一方面繼續強調老牌造車的嚴謹、長期主義、不盲目跟風搞噱頭,但與此同時,行動上卻表現出來了很大程度上的「心口不一」,也有意無意間開始變得喧囂、呱噪、聲嘶力吼。

銷售背景出身、近幾年在廣汽豐田平步青雲的彭寶林,更是一而再再而三甘當廣汽豐田的「大嘴」,慣有的PPT風格,貶低別家網紅車,吹爆自家經典車。

什麽智能時代很多中國品牌、尤其新勢力是噱頭,廣豐是務實,人家造的是網紅車,廣豐造的是經典車。

恕我直言,彭寶林們的上述說辭與做派,難道不是跟余承東、李斌李想何小鵬們一個畫風和路數?

文大力、尤其彭寶林網紅語句不斷瘋狂輸出

又想以「老資格和長者」的姿態安身立命,又不得不效仿起新勢力們「當個大嘴」,又當又立把消費者和觀眾當傻子呢。

那麽多的業界媒體同仁,看在眼裏明於心裏,「拿人手軟吃人嘴短」礙於情面,不戳穿你罷了。

試問, 豐田大眾在汽車發明者奔馳老大哥面前,數十年前開始造車的時候,是不是也是楞頭青跟「網紅車」?

凱美瑞從第一代前進演化到如今的第九代,歷經了歲月的叠代與打磨,經典車從何而來?還不是從起初的「網紅車」,摸爬滾打混到了現在。

怎麽就自己「媳婦熬成婆」了,屠龍少年長大了,就看不上、鄙視嘲諷起了比你們「更年輕」的造車新勢力了呢?

說句不好聽的,智電新時代,智能電動化新賽道上,別說你豐田了,大眾奔馳寶馬又怎樣?不服老不行,對骨感的現實和殘酷的市場競爭局面「裝聾裝瞎」視而不見,才是傲慢又無恥。

豐田們在全球市場依舊牛逼的很,這是事實,但在中國新能源市場混的那叫一個慘不忍睹,也是事實。

豐田大張旗鼓的BZ系列,搞起來了嗎,還不是要向本土品牌比亞迪們「借技術」,向華為們買智能互聯?!

即便如此,豐田們的新能源「智能」電動車,依舊在全球最大、競爭也最慘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被一眾中國本土車企、及新勢力品牌,打的滿地找牙不是?

氫燃料遠水救不了近火,純電動又毫無成本+產品力優勢,硬生生被中國車按在地上摩擦; 只需在燃油車平台及產品上做「小的改良」即可「換殼新生」的HEV輕混動,成為了豐田們在中國市場的最優解。

這才是廣汽豐田們選擇及大力推行「雙擎」混動戰略的核心所在。

汽車老兵的文大力、年輕銷售扛把子的彭寶林,自然是心知肚明了然於心。屁股決定腦袋,他們選擇性相信和行銷宣傳罷了。

客觀來講,對於非北上廣深等油車牌照「一牌難求」的二三四五六、及廣袤的農村鄉鎮市場消費者而言,當下及接下來一段時期內,這種沒有充電及裏程焦慮、關鍵售價跟油車越來越齊平的HEV常規混動車產品,不失為一個務實的選擇。

廣汽豐田副總經理彭寶林

只是,豐田雙擎混動不錯,不等於比亞迪、長安、吉利,以及那麽多中國品牌中國車們的 插混、增程、純電 技術路線和產品不行。

事實上,過去短短兩三年時間,以比亞迪漢家族、包括海豹系列為代表的中國品牌新能源B級車產品,已經在20萬元價位成功殺入豐田凱美瑞們的價格腹地;

而且在非常關鍵的市場銷量維度,也已經用月銷破萬、兩萬等優秀成績,狠狠地挫傷了凱美瑞們的銳氣、給到了它們極大的降價壓力,不是嗎?!

要不然,全面換新的第九代凱美瑞,混動入門價格為什麽下探到了17萬元的歷史低位......

樂逗觀察:

既然是廣汽豐田科技日,擺脫文大力、彭寶林們就專心致誌講好技術,最大程度上讓國人消費者了解和認識到廣汽豐田混動技術的普適性和牛逼性。

不要「精分」成性,一方面高喊廣豐不造網紅車不做大嘴搞行銷噱頭,一方面像個輸不起的怨婦一樣試圖以貶低友商的方式擡高自己!

仍以第九代凱美瑞為例,新車的定價姿態雖說依舊保留了合資B級車領軍者的最後一絲倔強,但相較於前幾年也屬實往下調了不少,姿態降低明顯、還沒有徹底放下冠軍包袱和身段而已。

時代浪潮滾滾而來,文大力再怎麽信心滿滿,彭寶林再怎麽瘋狂輸出和叫喊,也終將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