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的行銷能力我從不質疑,從十年前的初代米粉走過來的都清楚。
手機圈第一個玩饑餓行銷,並且玩了三年都能成功的,僅此一家。
當年的小米,是很多國內極客玩家追捧的物件。
為什麽呢?為因為那個年代,同價位做到了效能極致。
現在俗氣車也是按照這個思路來做,把效能在同價位拉到極致(這裏只說30萬頂配那台,其他兩台不配)。
這樣做有什麽好處?就是給了年輕人沖動的理由。
所以一開始的調起得很高,結合他培養了這麽多年的粉絲,一炮而紅,這太正常了。
每天最少一個熱搜,去年一年行銷費用192億比研發費用191億還高。
論造勢,國內目前活躍的商業大佬,沒有一個比得過雷軍。
但是粗糧有個特點,就是不會堅持。
初代的 mix 夠驚艷吧?現在呢?
初代的芯片多少米粉沸騰?現在呢?
曾經的平板也中斷了幾年。
現在來到汽車,選擇了冷門賽道的效能車。
頂配速度和賽道成績都很完美。
與此同時的代價是什麽?
這就回到標題,俗氣車可以是年輕人的第一輛車,但難以成為家庭的第一輛車。
因為空間小,舒適性不夠。
這就是曾經毛豆三的老路。
為什麽余承東強調智界 s7可以是家庭的第一輛車,因為空間大,一輛車用個幾年,結婚有孩子之後,照樣能很好的使用。
主打效能車的,一開始會很亮眼,但隨時間推移,尤其是有了孩子,你效能車再猛,你還敢一腳電門下去踩死嗎?
所以,雷軍現在其實陷入為難了。
第一台車,搞效能車,主打年輕人的第一台車。
可以說把喜歡效能的消費者都拉過去,這波人買了俗氣車後,那第二代呢?
下一代效能車賣給誰?
我敢預言,最多三代,效能車這條路,粗糧就走到盡頭。
而余承東不同,更喜歡把產品做得更家用,他很清楚,產品可以靠一代又一代的叠代,滿足更多的人使用,這才是王道。
雷軍第一步造效能玩具車,下一步,要麽就是繼續挖掘小眾市場,要麽就是做熱門產品。
效能車這條道路堅持不了三年,被粗糧放棄是遲早的。
而做熱門產品,也就是 suv,只有一條路。
像理想一樣的做法,對標理想,然後搞性價比。
就是不知道,等兩三年後,粗糧逐漸放棄效能車,現在的俗氣車主會不會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