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國產車機械素質不行?BBA車主換問界M9,底盤說明了問題

2024-07-28汽車

前幾天看余總在跟與輝同行直播的時候,說到問界M9機械素質,BBA的車主換了問界M9之後,往車上一坐,覺得機械素質還挺好。喵哥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國產車機械素質的問題。

底盤最能體現車的機械素質

對於一台車而言,機械素質最直觀的體驗,就是你坐上去之後,整個車的底盤給你的反饋。機械素質和底盤好的車,坐上去之後,很容易找到人車合一的感覺,開起來舒適,坐起來舒服。

高速過彎的時候,車子側傾不明顯,速度跑起來還不飄,然後低速的時候,又不至於說讓你顛得腚疼,而且還不能有嘎吱嘎吱的聲音,開起來讓你覺得整個車身是一體的,所以底盤最能體現車的機械素質。

國產車的活底盤實作了彎道超車

那麽咱們國產車的底盤,到底怎麽樣呢?以前在講燃油車的時候,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始終是困擾著咱們國產車的三大件。

而且底盤是掐脖子的一大塊,為什麽底盤這麽難呢?以前的底盤,我們稱之為死底盤。因為一台車開發的時候,對於車的目標市場、目標人群以及用途,會做一個定標,透過定標去尋找相應的底盤配件。如果沒有經驗,那麽真的是大海撈針。

到了現在,尤其是咱們自主品牌,開始引入智能底盤之後,稱之為活底盤。而且在硬件上面,原來用在幾十萬,上百萬車上的空氣懸掛、CDC電磁懸掛,在行駛當中可以動態調節的底盤硬件,都配齊了,然後在底盤上面,在下擺做輕量化。

以前傳統車企在做底盤輕量化的時候,其實是很吝嗇的,有幾個在30萬以內,用鋁合金的,基本都給你上鑄鐵,底盤老重了。

底盤要輕才好用,所以現在你看一下國產車,二十幾萬的車,不給你上鋁合金,你都該罵它。

所以以前看上去高大上的底盤材料,和這些底盤配件,現在國產車基本上,一是價格拉下來了,然後是有的東西國產化之後,整個拉平,很多二三十萬的車,也能夠用上這些材料。

堆料堆上去了之後,接下來就是調教的問題。以前的調教,需要先找到一個數據平衡點,數據平衡點找起來非常麻煩,時間耗時也非常長。

咱們現在自從底盤上了智能化之後,我們理解為活底盤,這些料堆上去之後可以透過程式去控制它。就像比亞迪的雲輦、華為的途靈這些底盤,其實都是透過數據,透過程式去控制底盤。

比如前面的路比較爛一點,讓底盤變得柔軟一些,把阻尼變小一點,走過去之後覺得舒適。但是馬上前面上高速,上了高速一個彎跑起來,這個時候把底盤降低,甚至把底盤阻尼變得更大,把底盤變硬,這樣車子的支撐性就好了,操控性就強了,過彎的時候,就感覺沒那麽容易翻了。

所以一旦給底盤植入這些程式控制之後,那麽底盤就活過來,在前期做調教的時候,就不需要花多少時間,去找一個平衡值,後續這個值是改變的,是可以調整的,可以透過OTA去調整。

而且更牛的是,可以透過雙目網絡攝影機,感知路面的凹凸情況,即時反饋回來,根據車速計算,調整底盤。

比如說仰望U8,在低速越野的時候,前面過一個障礙物,看到車過不去,就自動把底盤升高,升高之後車過去了,再把底盤降低。

所以底盤活過來了,對於前期的數據去找平衡值,就沒那麽麻煩,沒那麽重要了。再加上只要用料堆上去了,以及程式控制做得好,那麽我們的底盤,算是做了一個彎道超車。

最後

原來合資車在做這一塊,更多的是控制平面上x軸和y軸,我們的國產品牌,透過植入智能化的程式,甚至能夠把Z軸也控制很好。

就像蔚來,有一款車在測試的時候,用香檳塔直接過減速杠,香檳塔沒垮,香檳也沒撒出來。

這個底盤如果放到勞斯萊斯、奔馳身上,很多人會驚呼,但是在國產車上,大家覺得好像挺平常的。所以透過底盤我們就能夠看出,咱們國產車的機械素質,其實是在穩步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