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W行業丨上汽大眾再續約,「我們不能把吃飽歸結於最後一個饅頭」

2024-12-02汽車

誌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11月26日,在上汽大眾40周年之際,上汽集團與大眾汽車集團在上海簽署延長合資協定,進一步加強長期合作夥伴關系,將上汽大眾的合資期延長至2040年。

續約背後,上汽大眾作為合資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它那些年摸著石頭過河的難,它「從無到有」收獲2800萬使用者的成就,它整整40年對整個行業技術、人才、政策、市場、產業鏈的鋪墊,都是整個汽車行業需要記住的。

如果大家只因看到如今自主品牌在新能源的些許成績,就質疑唱衰合資繼續存在的意義,那我們和笑話裏講的「早知道填飽肚子的是第三個饅頭,前面的兩個就不用吃了」有什麽兩樣?

幾經波折的序幕

你可能想象不到,上海與德國大眾合資專案談判從技術到簽約歷時6年。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汽車企業,早在1978年,上海機械代表團主動和德國大眾開始接觸。同年10月,在得到中央「轎車可以搞合資」的批準後,上海機械代表團訪歐,與時任大眾汽車集團董事長斯密特先生開始洽談合資建設轎車企業事宜,中德合作的序幕也由此緩緩拉開。

1983年4月11日,上海汽車廠誕生了第一輛中國組裝的桑塔納轎車。1984年10月10日,上海拖拉機汽車工業公司、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和大眾汽車在人民大會堂正式簽訂【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合營合約】,中德投資比例各占50%,合約期為25年。

表面看雙方的合作是「天作之合」,但實際幾經波折。很多人都記得當時該專案的「一下二停三撤」,各種不利因素集合在一起,專案差點夭折,最終依靠政府的堅定保住了上汽大眾的合資。

合資公司成立後,經過幾年的發展,桑塔納國產化率過低,成為上汽大眾首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當時桑塔納轎車的國產化率仍然不到4%。

按照中央要求,上海市政府成立了「支援上海大眾領導小組」和「桑塔納國產化橫向協調辦公室」,包括成立上汽大眾重點零部件供應商、轎車銷售公司及相關維修站、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等成員組成的「國產化共同體」,都是促進上汽大眾快速國產化的關鍵。

1990年,桑塔納轎車國產化率上升到60.09%。1996年開始,桑塔納轎車國產化率達到90%,關鍵零部件如車身、發動機、變速箱三大總成和前後橋總成相繼實作國產化。

「從無到有」的成就

之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上汽大眾駛入發展「快車道」。

「擁有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輛桑塔納就是當時最大時尚單品和奢侈品。從上汽大眾成立起,桑塔納在國內汽車市場連續22年奪得銷冠,我們也見證了桑塔納轎車風靡大江南北,如今在國內市場累計銷量超600萬輛的傳奇故事。

千禧年間,上汽大眾打出的第二張王牌——帕薩特。其5年熱銷40萬輛,使得更多「帕薩特」走進千家萬戶。2005年的帕薩特領馭,2011年的全新一代帕薩特,2021年的「雙前臉」帕薩特陸續登場,並在市場的檢驗下走向經典。

之後的朗逸,上市4年單車銷量就突破了100萬輛。隨後,上汽大眾在朗逸的基礎上推出了朗行、朗境等衍生車型,組成了「Lavida家族」。SUV方面,上汽大眾推出途觀,從自2010年進入中國,迅速成為國內最暢銷的合資品牌SUV。時至今日,途觀家族累計銷量已經突破280萬輛。

面對新能源的轉型,上汽大眾與其他合資的「大象艱難轉身」不同,迅速投身於新能源車的研發和推廣之中。旗下的ID.家族自誕生以來累計銷量已經突破30萬輛,今年累計銷量也已超10萬輛。其中,上汽大眾ID.3表現尤佳,連月銷量萬輛左右,領跑合資純電榜單。

從一款車到有完備的產品矩陣,從燃油車時代切換至新能源時代,四十年彈指揮間上汽大眾將每一款車型都打造成經典。回望這四十年,不僅是上汽大眾砥礪前行的四十年,也是見證國內汽車從0到1快速發展的四十年。

不要忘記第一個吃螃蟹人的功勞

在大家都在為新能源時代自主品牌高歌猛進而搖旗吶喊的同時,上汽大眾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們對合資這一模式的開創,他們對本土化供應鏈的開辟,他們對國內汽車人才的培育,他們對中國使用者需求的看見……這些種種逐漸被抹殺、遺忘。

就像有人把吃飽歸結於最後一個饅頭,殊不知,沒有前兩個饅頭作底子,怎會有第三個飽肚子?歷史提醒我們,不要忘記第一個吃螃蟹人的功勞。

首先,在那個很難的年代,想要最大化將外資技術引入,學習到國外的先進技術,上汽大眾開創了合資這一最好的模式。而在這一模式下,我們用上了好產品,汽車在短短十多二十年時間進入到千家萬戶。如果沒有上汽大眾,可能這一行程還要推遲很多年。

第二,合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真正學習技術,人才培育的平台。合資公司大量采用本土員工,國內的技術工程師因此而獲得了「手把手」學習西方前沿技術的機會。後來的自主車廠的許多研發和生產人員,初期都來自於合資的培育。

第三,上汽大眾高國產化率對國內整個行業有著深遠影響。要知道最早中央牽頭成立「國產化共同體」和「協調辦公室」,涉及全國132個廠,各方立下「軍令狀」促成,最終僅用幾年時間就做到了90%的國產化率。現在國內汽車行業擁有著比很多國家都成熟完備得供應鏈條,這都可以說是當時上汽大眾為代表合資們所「打下的江山」。

第四,在如今各家高喊「使用者思維」的當下,上汽大眾是「專註研究中國人」的鼻祖。一個冷知識,大眾全球136個工廠,有權利自主研發車型的只有德國總部、中國和巴西這3個國家的工廠。1995年上市的桑塔納2000就根據國外的車型加長了車身長度和軸距,後來所有的合資都把這一招學起來了,包括後來合資的「特供車型」,在國內憑借讀懂中國使用者需求成為風靡一個時代的爆品。

最後

未來,按照續約合約,股東雙方將融合各自優勢資源,支持上汽大眾基於中國市場開發多款包括純電、插電混動在內的全新車型,持續打造更懂中國市場的好產品。到2030年,上汽大眾將推出18款新車型,其中有15款將專為中國市場開發。

現在回顧起來,40年前上汽與大眾的那一次「牽手」極具穿透力,之後上汽大眾的每一步似乎都踏在了時代的節奏點上,穿越時間周期,影響作用著整個國內汽車行業的發展。

「這是一個好的時代,它允許舊的成為經典,並激蕩新的可能發生。」桑塔納的這段廣告語,剛好是對上汽大眾的過去和未來,最恰如其分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