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我也是一個普通學校的菜鳥,趕上各行各業的擴招,也有幸進入一家央企單位。
幹了2年多,內心一度很掙紮,發覺自己確實不適合,遂裸辭跳槽到互聯網。
作為過來人,本身選擇不多的同學可以參考我的想法。
1、行業>城市>公司>崗位
這是一個適合絕大多數普通人的選擇標準。
像薪資、福利待遇、公司細節等沒有寫。
是因為起步時,盡量挑選能給自己加光環、多了解行業知識的企業。
行業知識了解得越深,做過的專案越知名,公司和崗位後期相對都比較好挑選。
另外一個行業必然會有一個周期,創新期、增長期、成熟期、衰退期。
新能源還在增長期,後面會有更多的機會。
![](https://img.jasve.com/2024-3/f714189c366b75d5693b6eb57f816a33.webp)
2、新銳車企值不值得去
相比較傳統車企,新銳車企雖然很亂但機會業較多。
以前我在傳統車企,一個坑位一個蘿蔔,上面不退,下面很難升。
新銳企業因為經常會根據業務進行組織架構調整,人員更叠速度快,有能力的人會更有發揮的空間。
創新越多的地方,越會產生新的業務,這就需要懂行的人上。
有些同學提到, 新銳車企PUA很嚴重,領導沒能力一言堂,內部流程混亂沒有SOP,加班時間長。
PUA哪都有,領導沒能力也正常,有些人必然會吃到時代的紅利。
內部流程混亂沒有SOP,這是領導層戰略方向的問題。
你只需反過來想,現在公司董事長和你說,你來建立一個SOP,把生產做到效率提高,你有沒有把我做成?
公司業務三個月一變,定好的SOP完全失效,下面牽一而動全身,都得罵領導。
再反過來想,你負責的業務,你自己能搞出一套很小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然後推廣給更多人。
價值是不是就更能體現出來。
加班和提升自己,咱可以自己衡量。
如果加班對於自己提升是有意義的,可以多去掌握技能和知識。
![](https://img.jasve.com/2024-3/5d2208bcc171f5a79e77022eb050e985.webp)
最後
只拿到一個offer,該去就去。
如果還有時間,可以用這個offer去博更大的offer,給自己多一些選擇。
![](https://img.jasve.com/2024-3/dba2368db34b1d6c3f73d2bdbd742e9f.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