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jasve.com/2024-10/42a3db44b7903fdff47c6d529dd72f78.webp)
最近,豪車銷售商的日子似乎不太好過!
一則關於「寶馬全球首家5S店閉店停業」的訊息引發多方關註。一眼看過去,還以為寶馬閉店了。
除此之外,據媒體報道,Macan經銷商報價跌破了40萬。但據悉,2024款Macan 2.0T的廠商指導價為57.80萬。
豪車的經銷商們如今都這麽慘了嗎?
「德」寶變「失」寶
上文所提及的寶馬5S店,全名為寶馬全球首家5S店北京星德寶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簡稱北京星德寶)。
閉店事情發生得很突然。 據報道,10月23日,北京星德寶門店張貼的一則通告顯示:因受整體經濟環境影響,目前面臨嚴重資金壓力,為了更好地保護廣大客戶和員工的利益,集團正在積極尋求資金註入或其它集團托管的方案解決目前面臨的困境。
此外,寶馬品牌授權已於2024年10月20日終止, 目前公司暫停新車及售後相關業務。 為了順利快速地實作資金註入或托管方案,已按照相應流程要求進行公司相關數據和客戶權益匯總。
據悉e公司,多位消費者在社交媒體留言稱自己還有儲值金額沒用完,求拉維權群。有寶馬門店員工表示「已經被拖欠了幾個月的薪金」。
翻閱資料發現,該公司成立於2010年,隸屬於新加坡G.A.集團,該集團是寶馬在中國最早的五大代理商之一,旗下還擁有多個豪華品牌的銷售代理權。目前股東方包括天津天寶汽銷集團、廈門中寶汽車有限公司等。 該公司目前仍然是存續狀態,不過在日常經營描述項下,顯示債務負擔較重。
![](https://img.jasve.com/2024-10/02a56dc833a1a852fd7e30c6e755ccb9.webp)
圖片來源:啟信寶
北京星德寶開業於2012年6月18日。區別於傳統4S門店,其是 全球範圍內首家寶馬「5S」授權經銷商。
除了囊括展示、銷售、零件和資訊反饋這些傳統「4S」標準以外,還早早就增加當下炙手可熱的,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作為重要指標,更加註重環保性。
據悉綜合能源消耗相比普通商業建築降低了26%,並利用了5%的可再生能源。
為何消失?
回溯北京星德寶的事件,據新華網財經,自今年6月以來,北京星德寶的服務質素急劇下滑,存在延遲交車等問題。
按照目前市面上不少主流的觀點,北京星德寶經營不善更多是受到新能源汽車的沖擊。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9月釋出的數據,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同比增長50.9%,市場滲透率為53.3%,滲透率已經連續三個月突破50%的重要刻度。
如果把視角放眼全球,國際能源署最新釋出的【2024全球電動汽車展望】也描繪出
按照目前的定位,新能源車的蓬勃發展確實會對傳統車企造成擠出。 一來,新能源車的用途跟傳統企業別無二樣。 新能源車不僅可以吸納無車一族,對原本傳統燃油車使用者的換車需求,也可以形成二次替代。
更何況,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的提升,一輪又一輪的價格戰,不管是普通傳統車企還是豪車,恐怕都已經嘗到了苦頭。畢竟,新能源車出現之後,傳統車企又多了一個新的「競爭物種」。
二來,從效能的「花哨程度」來看, 新能源車的一些智能賣點,與賣了幾十年的傳統燃油車相比,似乎更能給消費者一種新鮮感,軟性實力方面更加突出。
比如,還不完全智能的智能駕駛,確實在開高速時,給人減負不少。
智能互聯以及人工智能助手等先進功能。比亞迪仰望U8,全尺寸越野車型,三塊大屏、鏤空式的中控馬鞍、白色的內飾輔以蒂芙尼藍的點綴,這種豪放的體現感,恐怕比傳統燃油豪車更有意思。
當然,也有人吐槽新能源豪車目前不完善的地方。但是, 新能源車的這波沖擊確實來得實打實,就連豪車的電動車型也沒能幸免。
就在幾天前,據媒體報道,寶馬MINI純電車型參與價格戰,進行較大振幅降價,MINI COOPER售價從20.98萬降至14.88萬元起,MINI ACEMAN從22.99萬降至16.39萬元起。
事實上,近年來,競爭加劇之下,經銷商面臨產品同質化、老品沒利潤新品沒銷量、廠商矛盾、成本控制難等問題日益凸顯,如果不是地域限制,或許看不出更多的差別,營運效率較為低下。
除了整個行業受到沖擊之外,從網上流傳的照片來看,這麽豪放的空間,意味著高成本的營運成本。
![](https://img.jasve.com/2024-10/63127c2a9e4b5495f43e65234121d793.webp)
圖片來源:網絡
據相關報道,北京星德寶開店時,投資總額超過3.2億元,占地面積達2.2萬平方米,曾經號稱是亞洲乃至全球投資最大、最環保的汽車經銷店。
北京星德寶只是經銷商的一個縮影。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釋出的【2024年上半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上半年只有不到30%的汽車經銷商完成了銷量目標,超過70%的經銷商銷量未能達標。
即便是完成銷量目標的經銷商,其中也有很大一部份是透過以價換量、犧牲利潤達成的。價格戰導致經銷商的虧損比例達到50.8%,平均單店毛利總額較2023年有較大振幅縮減,新車業務平均單店虧損額達178萬元。而面對市場飽和、價格戰和品牌退網的挑戰,汽車4S店更面臨一系列的轉型需求。
前不久,寶馬曾宣布結束價格戰,
結語
對於傳統汽車經銷商這個「老物種」而言,在面對行業大變局的當下,除了價格戰,如何探索出更多的競爭策略,還蠻值得期待的!
免責聲明 (上下滑動檢視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有風險,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財經早餐力求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