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給大家自我介紹下,我是一位福建泉州的領克03+車主,身高1.73米,體重65公斤,這次來體驗一下吉利銀河的星艦7emi,因為提前跟店裏預約過,挑了工作日去試駕,工作日試駕的人比較少嘛!
這次試駕的車型是:2025款 120km領航版 指導價13.28萬
廢話不多說,直接上體驗
【動態體驗】
吉利銀河星艦7emi的加速表現:
【零百加速】星艦7emi的加速我覺得是很平順的那種,在舒適模式的情況下你地板油的話它並不會給你很強的推背感,就你剛踩下去的那一腳油門會有一點點推的感覺,也就那麽一瞬間,後面就是很平穩的提速,而在效能模式的情況下地板油的話,它跟舒適模式的感覺是一樣的,它也是剛開始那一瞬間的推力,後面的加速都會比較平順,它官標的0-100是7.5秒,因為試駕的時候路上很多社會車輛,所以就是深踩了幾腳,畢竟安全第一,我感覺這個7.5秒應該是不止的,這樣的好處就是不會容易暈車,有的人本來就對這個帶電的有點暈,而你加速太快的話,那坐車的人更受不了!
出發
【動力表現】星艦7emi全系都是1.5l自吸發動機加1擋dht的變速箱,用的是吉利雷神混動的那套動力,車重的兩款1.61噸,55公裏純電續航的版本,而120公裏純電續航的版本車重1.72噸,這因為電池包的原因所以車重區別在這裏,在加速方面所有配置的表現都不會有什麽區別,而我試駕的這款車,它的提速並沒有說很慢,反而是隨踩隨有,它低速用電機輔助的原因所以踩起來並不會感覺它拖著一個1.72噸重的車身,像我轉彎過後要加速的時候我正常踩油門加速它的動力馬上就能跟上,速度一下就來到五六十碼,你要是和加速五六秒的車型去比加速肯定比不了,我感覺跟我自己車踩起來還絲滑!
基礎的擡顯
這個位置很開
😄 😄 😄 號外!!!【而且它的油門踏板和剎車踏板的位置設計的比較開,油門踏板和中控台的距離也夠寬,這個我認為是比較好的,因為有的男孩子腳穿的鞋子可能會有點大,有些車型那個油門踏板的位置很小,腳踩的時候會感覺很擠,這種會很危險,就怕卡腳,只能穿一些小一點的鞋子,而這個星艦7的位置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這個車子饋電油耗官標是三升多/百公裏,實際開下來的話要四升多五升左右/百公裏的油耗,比日系還省油。
試駕完了
【底盤體驗】我當時坐上車的第一感覺是它的底盤會像瑞虎8plus一樣,會有像坐大巴一樣那種感覺,開起來後我覺得它的底盤會比虎8稍微硬一點,首先我坐上車看到這個車頭很大很長,比我當時試駕虎8的時候都還長,坐在車裏我當時就以為它的底盤會很軟 😂 😂 在開的時候大家如果開習慣了轎車在來開這個車一定要先慢一點先找找這個車頭的感覺 😂 😂 好了!廢話不多說,走起 😎 😎 😎
先說說它過減速帶的表現吧!因為試駕路段是規定的那條路又很好,只有減速帶可以試,它過減速帶的時候避震並不會有太多晃動,你坐在車裏也不會覺得避震很硬,我自己的車在過減速帶的時候人會跟著車輪過避震騰騰兩下,因為避震太硬,而這個它雖然也是騰騰兩下過去,但是你人只是會感覺到它在過減速帶,並不會跟著車輪一樣騰騰的兩下跟著跳動,它把這中間的感受給過濾了很大一部份,它的車身並不會像大巴那種很晃,過去過後很快就拉住了,比虎8的表現要好一些!
在一個就是它轉向方面,方向盤的的轉向會大一點,可能跟這個車頭長有關系,我自己的車在左轉或者右轉的時候,轉向估計就是10/7左右,不到一圈,它的轉向要在一圈,轉向的時候人坐在車歷奇本沒有什麽振幅,這和虎8的感覺是一樣的,這個車子坐姿挺高的,視野也挺開闊的,就是這個車頭有點太大了 😂 😂 😂 對我來說是這樣的!
(說到這裏不得不吐槽現在轉向撥桿的設計,這個轉向撥桿就不能像傳統的那種設計嗎?會弄成這種撥桿自動回位的設計,我都好怕給它打轉向燈的時候把撥桿給它撥壞了,因為咱們傳統的會在打轉向燈的時候這個撥桿會有個點卡住,你需要方向打到一定位置那個撥桿才回自動回位,現在這個撥桿取消了那個卡點,在打方向的時候就會稍微用力的去撥那個撥桿,就怕 😂 😂 😂 )
【剎車表現】星艦7emi的剎車在低速的時候會有點頭現象,我不知道是我自己的原因還是大家都會有這個感覺,其實在正常行駛的時候這個剎車比較適合我的腳感,它踩著是偏硬的腳感,像我們正常行駛的時候我還是挺滿意這個剎車的,但是在低速剎車的時候會點頭,比如我在要停車的時候我稍微踩一下就會把剎車踩住會出現剎車點頭,還有就是我們倒車入庫之類這種速度比較慢的情況下,這個剎車我輕踩下去也會出現輕微點頭的情況,試駕的時候因為一直都叫我右轉,都沒遇到紅綠燈,如果有紅綠燈的時候,我估計也會有點頭的情況出現,速度慢下來的時候踩剎車就很容易出現這個情況!大家在試駕的時候可以感受一下
有點不習慣這個這麽粗
【靜音效果】現在的道路都滿足了水泥路面,在市區基本都是瀝青路面了,而我試駕的路段也都是瀝青路面,行駛的時候也基本沒有噪音,要有顆粒的那種瀝青路面才會有噪音,不過現在基本都沒這個路面了,在放一點點音樂的話只能聽見音樂的聲音了,低速的時候電機聲音會比較明顯,這個是因為有規定得有聲音,但是自己要去試一下聽到這個會不會出現暈車,我聽久了會感覺有點不舒服!
棕色的內飾比較高級的感覺
總結了一下這個動態給我的感受:加速比較平順,底盤不會太軟,但是車頭有點長又有點大,對於女生來說可能不太友好,得慢一點習慣一下,還有一個就是這個轉向撥桿!
化妝鏡
動態試駕完了,咱們看看靜態方面有什麽驚喜呢?
【靜態試駕】
星艦7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空間大!
【座椅】當時在體驗主駕座椅的時候剛坐下去發現有什麽硬的東西硌我屁股,用手摸又沒東西,後來坐上去後才發現是座椅按摩 😂 😂 😂 ,原來是上個人開了沒有關!因為現在車子很多座椅按摩都只有靠背才有,臀部下面的按摩很少會有,我當時覺得這個配置這麽高的嗎?像它同級別的宋pro也沒有座椅按摩這個功能啊!而且它前排都帶了座椅按摩,並不是只有主駕,不過舒適進入和座椅的高低調節只有主駕才有,副駕並沒有,我是覺得副駕的坐姿會偏高一些,但是副駕的座椅又沒有上下的調節 😓 😓 😓 這個坐姿這麽高我覺得可以增加一個座椅的高低調節,而且這個座椅通風的風還挺大的,我自己的車用手摸上去才能有點感覺,星艦7這個是手放上去能很明顯的感受到風在吹出來!
都是孔
軟軟的
【儲物】這個車子的儲物空間其實挺大的,像中控下方掏空的部份,扶手箱,車門邊上,這些空間都是比較大的,而且副駕的扶手箱有個掛鉤,這個是我一直都很羨慕的功能,有時候打包的奶茶掛著才不會倒掉,而且中控台下面的空間我覺得放個洗漱包都沒有問題,掏空了很大一部份!而且方向盤的左下方還有個小儲物,方便咱們放行駛證啊,駕駛證那些小本本或者高速卡這種,比較方便,不然丟在扶手箱裏面,扶手箱裏面又放了其它東西,也不好找
【按鍵】星艦7的中控還是保留了一些實體按鍵,而且我很喜歡它中間音量調節那個旋鈕,轉動起來的時候那個阻尼加上轉動保險箱上面那種齒輪的聲音!聽著那個轉動的聲音就像在轉保險箱一樣!而且它後視鏡調節沒有放在車機上了,可以直接在門板上的按鍵調節了,這個我還是很喜歡的,不然在車機上去調節都不知道這個功能在哪裏,有的銷售也不知道,還得去翻,直接坐在門板上和車窗升降按鍵坐一起很好的事情,那些車非要弄的那麽麻煩,它方向盤上有個一鍵360的按鍵還挺實用的,特別是這個車剛買不太熟悉這個車身尺寸,有時候速度360沒自動彈出來的時候你方向盤上按一下那個快捷鍵就出來了,可以觀察車身四周的情況!
【空間】星艦7的後排空間對我來說挺大的,我把前排座椅以我的坐姿調好,開始在後排測試,左邊的位置還有一個手掌多的位置,右邊個左邊的位置差不多,頭部空間還有一圈多一指的空間吧!腿部支撐也是能滿足,人高一點的話這個會有差別,這個空間比瑞虎8plus都還還大,我想1.8的大高個做進去也沒壓力,後備箱的空間也很大,後備箱下面還有一個小平層的儲物空間,這個基本就只能放一點不厚的東西之類的!第二排座椅放倒後並不能跟後備箱一樣做平,而且後排座椅折疊後會比後備箱高出一節!這個後備箱裝點大東西也可以,像家裏有小朋友的,給小朋友買的可以坐的遙控車,那個很大裝進去也不是問題,縱深是可以放,橫向的話只能放小點的,不過這個空間日常使用完全夠用!
【車機】星艦7emi的車機使用的也是Flyme auto的車機,我體驗了一下語音,你指令給它馬上就可以執行,速度上很快,像我要開啟座椅按摩通風,我剛說完馬上就開了,反應的速度挺快的!
【推薦版本】外觀顏色的話我覺得銀色第一眼看過去比較順眼,黑色是因為不想洗車,黑色不耐臟,要經常洗,要是能接受綠色其實綠色也可以,挺好看的,內飾的話我比較推薦黑/粽的搭配,看起來比黑/白更高級一些。
後視鏡調節和車窗升降按鈕
首先看你家裏充電方不方便,充電方便的話我會比較推薦120km 探索+版 12.28萬,13.28萬的這個頂配不推薦是因為這個hud我覺得沒必要。它是基礎版本的hud,而且有儀表,所以它存在的意義不重要,還有就是氛圍燈,我覺得這個東西裝飾而已,如果真想要可以自己買回去去外面店裏弄一個劃算很多,其它沒什麽差別,所以頂配不考慮!
我說說推薦探索+版的原因:
1.家裏充電方便,買這個120km續航的可以當電車開,日常通勤代步出行這個電量基本都滿足了!而且長途出行沒電了用油的油耗也不高,通勤每天晚上回家都可以把電充滿!
2.前排座椅通風加熱,這個我自己是比較喜歡用的,像夏天車子停在外面或者是夏天開車,時間長一點都能把衣服打濕了 😂 😂 😂 冬天開著加熱屁股暖暖的,哈哈
3.主動安全和哨兵模式,主動剎車這個我體驗過好幾次,每次都避免追尾,有幾次還是在高速上遇到前車突然剎車,它好像是覺得我剎車踩得不夠一樣,然後主動剎車介入幫我把剎車剎得更狠也避免了追尾,國道有時候自己走神前面剎車我沒註意,等看到的時候主動剎車已經幫我剎車了,這個遇到事情是真的好用(雖然有時候辨識到你前面有電瓶車之類的會給你剎一腳,並不是每次,機率很小)哨兵模式則是咱們停車後給車子裝了360的監控一樣,避免有人把咱們車刮了跑路的!哨兵模式則是守護咱們車輛安全
這也是我推薦這個版本的原因
當然了,如果家裏不方便充電且預算少一點的話,我推薦的是55km探索版 指導價10.98萬
為啥不推薦9.98萬而推這個版本的原因:
1.10.98萬的有前後雷達,而9.98萬只有後雷達沒有前雷達,因為這個車子的車頭本身就又長又大,前面保險杠那一段屬於盲區,前雷達則是能探測這一個範圍內的障礙物
2.前排座椅的通風加熱,這個也是跟我上面說的120km探索+版的理由一樣,主要是應對天氣問題
其實手機無線快充,天窗都是比較雞肋的功能,最多就是電動後備箱這個比無線快充這些有用!
總結一下:車子試駕完了開起來比較加速平順,也比較省油,空間大,底盤屬於有點帶軟,只是有點帶軟的感覺!不好的地方這個剎車低速會剎車點頭,車頭太大,視野雖然好,但是前面保險杠一段的盲區也有,需要自己多熟悉這個車頭距離!大家有感興趣的也可以實體店去看看車試駕一下,有什麽不一樣的我們可以討論交流一下!
天窗
機械式門把手
座椅調節
後排空間很大
音響
後排出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