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為什麽「蔚小理」中最沒有技術的理想卻成了?

2023-02-17汽車

太長不看版

只憑「增程能避免焦慮」就能打敗蔚來的說法有點太簡單了

企業和產品的有利競爭無外乎 成本和差異化 兩個方面。(邁克爾波特【有利競爭】)

理想目前的產品在這兩點上都是比較聰明的,能用基本相當的錢(理想L9,蔚來ES7,小鵬G9都在45-46萬左右),買到更多不一樣的東西(比如第三排多兩個座椅和大電視)。這些差異化的東西確實不一定是什麽牛逼的技術,但對特定的使用者來說感知度確實是更高。

但目前L9這種產品的優勢,有兩個小弊端:

  • 一是奶爸人群的市場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增長下去;(類比當年謳歌MDX面向美國的super mom人群)
  • 二是這種產品技術壁壘也不高,其他企業也可以很快跟進。(比如坦克300那種非承載車身配縱置發動機就是壁壘比較高,其他車企只眼紅)
  • 理想可能也意識到了這兩個問題,現在好像也在開始重新投入「技術」,研發新產品,這導致2022年Q3的財報還是不太漂亮,很有可能是研發費用的投入導致毛利太低了。

    詳細分析版

    產品PVA對比

    選了和理想L9同價位的蔚來ES7和小鵬G9的頂配橫向比一下他們的配置,看看再產品上,理想究竟做對了什麽。也選了理想L8作為參考,同時把同樣是7座SUV的前王者漢蘭達也找出來看看。

    先比比「硬核」的部份

    理想的「動力性」確實是三家裏最差的,也就是問題裏所說的「最沒技術」。但我問過我開理想的同學,他說其實加內容是相當不錯的,比他以前開過的燒油的7座SUV要快的多的多。

    一般使用者其實也就關心加速的那一小會,主要是扭矩決定的(功率和馬力決定的是最高車速),所以我們找幾個油車比比看理想到底啥水平:

    其中漢蘭達為7座四驅版

    我拿這些車的最大扭矩除以他們的整備質素,代表他們初段的加速效能(0-100當然也行,但其實0-50或60給使用者的體驗差別更大,這個數據拿不到,就這麽簡單替代下吧)。可以看到用增程的理想最重,扭矩也沒有蔚來和小鵬用了雙電機的扭矩大,扭矩/質素比只有0.25。

    但如果找個油車來,比如7座SUV裏曾經的王者漢蘭達就比較拉了,0.18。如果說那一個日系車來比不太公平的話,那另外再給個參考:

    寶馬x5,車長5060,60萬的配置的扭矩/質素 400/2135=0.19 70萬左右的次高配扭矩/質素是450/2225=0.20

    也就是說 46萬的理想,但從初段加速這個維度上,雖比不上同價位的電車,但比一般認識裏的7座SUV都要快得多 ,也不輸給寶馬x5這種豪華的號稱高效能的SUV(70萬的配置已經是M系列的了)。

    再比「軟核」部份

    理想相比於蔚來和小鵬放棄了這200左右的扭矩換來了什麽呢。

    首先是多了200mm長的車身尺寸和第三排座椅。而且這個第三排還能電動調節靠背還有加熱功能。第二排也能獨立移動,有獨立腿托。相比蔚來更註重副駕(女王座椅,有單獨的腿托),理想把重點都給二三排。

    然後是芯片方面,理想(娛樂用2顆8155和智駕用2顆orin- X)和蔚來(4顆orin-x)基本相當略低,比小鵬稍好一點。即使售價稍低的L8也是。

    理想似乎確實沒怎麽宣傳他們的系統,娛樂和智駕用不同的芯片可能也是電子電器架構和系統暫時沒有這個技術,但是對消費者來說,讓他們去對比系統是不是智能顯然沒有對比芯片數量來的直接。

    最後就是經常被人說的大彩電和小冰箱了,雖然我也覺得好像沒什麽用,但反正蔚來小鵬也都這個價,就當是贈品了。

    綜上,大概可以看出理想的思路:

    1. 曲線救國。買車是一家人的事,一個座位就是一個投票權,而且很多時候,除了主駕的座位一票可能頂兩票;
    2. 對PVA的拿捏很到位。PVA指的是對某個配置給使用者感知價值的分析。比如使用者可以電動調節的第三排座位的感知價值可能是高於多出來的200Nm的扭矩的。

    理想很好的拿捏了願意出40多萬買車的家庭對6座大SUV的需求,這件事其實再二十年前,就在美國發生過,主角是謳歌的MDX。

    抓住人口紅利

    2000年左右,美國有一類人群被稱為超級媽媽Super Mom,是二戰後嬰兒潮的一代(1946-1964年,2000時大約35-54歲),而2000年恰好是第二波小嬰兒潮,她們普遍都有2-3個孩子。

    這時候他們需要開車送不同年級的小孩去不同的學校,或者參加什麽體育比賽,同時還需要去超市大采購(美國的超市一般都遠離市區,買一次東西和我們春節回來家搬家的盛況差不多)。

    據以為曾在謳歌工作過的前同事說,謳歌MDX針對的就是super mom人群,能接送多個小孩,能去超市大采購,油耗還不高。

    在看回中國。

    中國的第一次嬰兒潮也大概在建國後,那個時候經濟太落後,就不討論了。第二次嬰兒潮在60年代,結束了三年自然災害後的62-74年,這一代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了我們現在熟悉的樣子。

    到了80-90年代,這代嬰兒潮的人群也就到了生育年紀了,於是有了我們這代被稱為「回聲嬰兒潮」,是第三次嬰兒潮。現在,我們這代80後90後,也到了三四十歲的中年了。前幾年二胎開放後,迎來了一小波生育的高峰。

    這劇本是不是像極了當年美國的Super Mom,我們這現在叫「奶爸」。

    雖然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總之理想L9很好滴抓住了二胎奶爸這個人群的人口紅利,重現了當年謳歌MDX在美國的盛況。

    不過,這個能持續多久還不好說。

    未來還是挺難的

    奶爸和super mom的區別

    照理說,二胎開放後,我們應該期待的是第四次嬰兒潮,但是好像只來了個小高潮。所以「奶爸」人群比起當年美國的supermom的人群,很有可能是後勁不足的。

    理想L9和謳歌MDX各自對手的區別

    理想L9用的增程式確實不算壁壘太高的技術,對二排三排的種種堆料就更沒有了,這就會使的對手非常容易復制類似的產品來參與競爭。而很多對手,在技術儲備、研發效率和成本控制上是相當可怕的。

    一個比較悲慘的例子是當年廣汽傳祺的GS4,剛推出的時候還被稱為神車,月銷兩萬的時候也有。(那時正好是現在的「奶爸」還單身的時候)。但後來突然就沒落了,因為長城啊、吉利啊、上汽啊一窩蜂出了中小型SUV,藍海瞬間變紅海,現在都沒緩過來。

    而謳歌MDX當時在美國的情況就比較舒服些,因為日本車普遍經濟型遠好於美國車,美國公司一時半會也拿不出這麽省油的發動機來。所以MDX的好日子很是持續了幾年。

    財報中可見一斑,說成了還早

    (最近應該快發2022年4季度的財報了,到時候再來更新一波)

    主要就是利潤太低。

    毛利從20%降到了18%。但凈利潤還是負數

    理想汽車部份財務數據,左列為2022Q3,右列為2022Q2

    毛利降低,凈利降的更多不是個好現象,說明在賠本賺吆喝,這樣肯定是無法持久的。對比比亞迪的財務數據就好得多,毛利比理想少,才15%,但凈利潤卻又3.73%:

    比亞迪汽車部份財務數據,左列為2022Q3,右列為2022Q2

    但好的方面是, 利潤低的原因可能是研發費用的大幅增加

    理想可能已經覺得靠低的技術門檻來搶占人口紅利的先機不可持續太久,如果只有這麽點招的話,很有可能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了。

    所以理想是不是開始在憋大招了,一切等四季度財報出來再看看吧。

    總之,現在說理想成了還早啦。

    (說整個自主品牌新能源成了也都還早吧,畢竟沒幾家的毛利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