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沒關註這個話題的,但今天有個同事非要和我擡杠。我這種有杠比懟的內斂性格讓我和他輸出了十幾分鐘,所以最後索性找到寶地來沈澱一下:
柴油機不做增程器——尤其是不做主流增程式乘用車的增程器,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 小排量柴油機太難做。
我念書的時候,國內小型柴油機做的就不是很好,能裝在乘用車上的國產柴油發動機屈指可數,絕大多數都是6缸傻大黑粗。當年排量3.0以下的都要靠國外輸出技術,而且還是商用車機器。十幾年前,柴油乘用車幾乎清一色進口。
現在的情況稍好一些,但因為市場趨勢變了,總體進展並不大。你能找到的小排量柴油機往往也是2.0T起步,更小的就很少了——國外也不多。
如果大家去看看「便攜式發電機」,你會發現能塞進乘用車機艙的也都是汽油機驅動的,而柴油發電機組那都是放在大卡車貨廂裏的尺寸。
2.柴油機雖然扭矩大,但功率太低
柴油機扭矩大是優點,但扭矩大在驅動發電機這件事情上沒什麽太大意義。它更大的問題是轉速上不來,功率表現比較拉胯。
我們還是以2.0T的柴油機為例,現在乘用車普遍也就做到了120kW的水平。如果以輕卡的標準來看,很多2.0L排量的柴油機峰值功率也就100匹左右。對於一台全力飛馳的增程車來說,幾十kW的充電功率還是要的,所以這時候柴油機必須滿負荷執行才可以,甚至還不夠用,其能耗、振動、排放……可想而知。
3.柴油機NVH不太妙
柴油機使用壓燃方式工作,NVH表現是劣於汽油機的。如果廠家排除天量困難、扛住無數選用小排量柴油機做增程器,那面對柴油機更大的振動和噪音時,還要選用更貴的懸置和隔音……
這個經濟賬顯然算不過來。
4.柴油機尿素影響大
現在柴油機排放控制很嚴格,柴油車都帶有尿素噴射能力,目的是消除尾氣中的氮氧化物。在怠速或低負荷工況下,柴油車都是要噴射尿素的。如果尿素噴射系統有故障,那個味兒想必大家都體驗過。
如果柴油機做增程器,在低負荷的充電時可能也會有一股子尿騷味,估計再有涵養的車主也要崩潰了吧!而增程器低負荷工作其實是個很大概率的事情,大家除了要掏錢買增程液之外,還要買尿素,屬實難受×2了。
5.柴油機養護困難
汽油機和柴油機在工作原理和結構上不同,柴油和汽油在很多理化性質上也不同,所以柴油車的保養方法和汽油機有差異。比如柴油有蠟析出(結冰)問題,有微生物滋生問題,有潤滑噴油系統的問題……學習成本屬實高了一些,要買的添加劑也不老少了。
我接觸過很多柴油車的車主,如果車主對柴油機養護一竅不通,那這發動機的狀況就很難描述了。
6.柴油機真的更省油嗎?
柴油機的缺點一大堆,但優點可能就是燃效高了。比亞迪DM5.0發動機能做到46%熱效率,但濰柴可以做到53%。理論上,柴油的發電能力也是遠高於汽油的。
但以上優勢其實很難在乘用車的身體裏完全發揮,除了上述一些振動、成本問題外,增程器的工況是否匹配也是個大問題。如果柴油機都是在高負荷工況才能發揮熱效率優勢,但低速低負荷或高速高負荷工況可能熱效率也不理想。
當然,這個要看具體的柴油機的特性,但汽車圈並不缺這樣的例子。比如大眾的1.4T家族熱效率並不拔尖,但依托優秀的調校和傳動系統設計,它的能耗表現會比很多熱效率更高的機器更優秀。
最後還有個理由:柴油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平時我們加柴油可能沒有障礙,但到了特殊時期,柴油可能就很精貴了,大家就不要和國之重器搶燃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