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南平新能源車主,利好來了!

2025-02-02汽車

新能源車主註意

車險投保貴、投保難的問題

國家出手啦!

1月24日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等

四部門聯合釋出

關於深化改革加強監管

促進新能源車險

高質素發展的指導意見

這是中國首個

新能源車險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提出的一攬子政策舉措,將有助於進一步最佳化新能源車險供給,在促進新能源車險價格與風險更為匹配的同時,推動實作願保盡保。

同時,車險定價精準度會不斷提升,車輛維修和理賠的標準化程度將持續提高,也將促進新能源汽車企業最佳化生產設計、完善零部件供給,提高新能源汽車維修經濟性水平,實作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高質素發展。

指導意見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一是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車維修使用成本。 豐富維修零配件供給渠道和類別,引導消費者培養良好用車習慣,推動新能源汽車數據跨行業合規共享。建立保險車型風險分級制度。

二是引導建立高賠付風險分擔機制。 統籌行業力量,引導建立高賠付風險分擔機制和平台,為高賠付風險的新能源汽車提供有效保險保障,實作消費者願保盡保。

三是穩妥最佳化自主定價系數浮動範圍。 對新能源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浮動範圍進行合理最佳化,促進車險價格與風險更為匹配,有效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四是豐富商業車險產品。 研究推出「基本+變動」車險組合產品,研究探索「車電分離」模式車險產品,為相關新能源汽車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的保險保障。

五是最佳化商業車險基準費率。 最佳化新車型保險定價標準,綜合考慮新車售價、續航裏程、動力效能、安全配置、車型風險分級等因素,提升定價精準度和合理性。

六是提升行業經營管理水平。 推動提升保險公司經營質效,加強精細化管理,主動順應智能駕駛趨勢,探索風險減量服務創新,開展車輛安全性和維修經濟性研究。

七是加強新能源車險監管。 提升理賠質效,規範市場秩序,最佳化費率回溯監管,加強行業自律,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

八是強化支撐保障。 加強相關部委及所屬單位的統籌協調,建立常態化聯系工作機制,依法依規開展新能源汽車相關數據共享。行業協同推動各項措施落地,做好宣傳引導。

在合力推動降低新能源汽車維修使用成本方面有哪些舉措?

一是豐富維修零配件供給渠道和類別,提升車輛維修和理賠標準化程度,提升新能源汽車維修經濟性水平。

二是鼓勵新能源汽車企業、保險公司透過駕乘操作規範手冊、影片引導、現場培訓等方式,引導消費者培養良好用車習慣,推動降低車輛故障率和交通事故發生率。

三是持續健全以市場為導向、以風險為基礎的費率形成機制,探索建立保險車型風險分級制度,最佳化新車型車險定價標準,推動實作新能源汽車數據跨行業合規共享,增強車險定價精準度和合理性。

四是開展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經濟性研究,為汽車企業完善產品設計提供建議,推動降低出險率和維修成本,合力降低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

引導建立高賠付風險分擔機制和「車險好投保」平台有哪些考慮?

引導建立高賠付風險分擔機制並上線執行「車險好投保」平台,是用中國特色方式,統籌行業力量,引導財險公司主動擔當作為,從根本上解決高賠付風險新能源汽車「投保難」問題的重要舉措,體現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任何新能源車主在常規渠道投保遇到困難時,可選擇透過此平台連結保險公司投保,且保險公司不得拒保。財險行業將為高賠付風險的新能源汽車提供線上化的便利投保視窗,有效實作願保盡保。

指導意見提出主動順應智能駕駛趨勢、及早謀劃轉型發展等要求,主要是出於哪些考慮?打算從哪些方面著手?

當前,智能駕駛技術較快發展、車型快速叠代,給廣大車主帶來了舒適便利的駕乘體驗,同時也將給車險經營帶來較大影響。一是風險因素發生變化。智能駕駛模式下,車輛駕駛風險因素從人的因素更多轉向技術、軟件和網絡安全等因素。二是保險事故責任發生變化。隨著法規制度的建立完善,汽車制造商、技術服務商等參與程度可能會提升。三是產業鏈協同重要性更加凸顯。保險公司、汽車制造商、技術服務商需要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強化數據共享和工作聯動,為車主提供更加高效便利和貼合實際的保險保障方案。

為主動順應智能駕駛趨勢,財險行業將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統籌行業開展系統性研究,對智能駕駛等新技術套用對車輛行駛風險帶來的變化開展研究。其次,積極推動產品和服務創新。指導意見提出的推出「基本+變動」新能源車險組合產品和「車電分離」模式汽車商業車險產品,可以說是開展相關探索的第一步。財險行業將針對智能駕駛特點及其風險變化,對保險產品保障內容、產品形態進行創新最佳化,提供更加貼合實際保障需求的保險產品和服務。第三,強化數據積累、共享和套用,推動實作數據跨行業合規共享,釋放數據要素價值,不斷提高車險服務的質素和效率。

新華社、金融監管總局、工業和資訊化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

制 作:

編 輯:吳軻宇

責 編:張瑞君

編 審:劉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