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逐年递增,糖尿病一旦发生,患者往往需要终身管理血糖。每当糖尿病患者看到含糖食物时,脑海里肯定会闪过一个疑问:这个我能不能吃呢?其实啊,糖尿病患者并非什么都不能吃。今天就来为大家详细解读糖尿病患者控糖的实用饮食小技巧,让你不再为饮食问题而纠结。
![](https://img.jasve.com/2025-1/b6d191f2e8002c9a3fc25e29354a5d49.webp)
糖尿病血糖控制参考标准范围
1.空腹血糖
一般建议控制在4.4-7.0 mmol/L之间,对于年轻、无并发症的患者,可更严格控制在4.4-6.1 mmol/L;而对于老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控制在7.0-9.0 mmol/L也是可以接受的。
2.餐后2小时血糖
建议控制在10mmol/L以下,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控制在7.8 mmol/L以内;病情较重或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可适当放宽至11.1-13.9 mmol/L。
糖尿病控糖饮食技巧
一、主食选择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全谷物类主食是很好的选择,像糙米、全麦面包等。这是因为它们富含膳食纤维,这种物质能够像一道屏障,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速度,避免血糖急剧上升。例如,将普通大米换成糙米煮饭,虽然口感稍有差异,但却能降低升糖指数。
主食的摄入量也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一般来说,成人糖尿病患者每天的主食量可以根据体重和活动量来计算。轻体力活动的成年女性每天主食量可在200-250克左右,男性则在250-300克左右。并且要注意粗细搭配,建议每餐主食中全谷物和杂豆类等低升糖指数食物应占1/3以上。
二、蛋白质摄入
一般来说,蛋白质的供能比占总能量的15%-20%。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包括蛋、奶、瘦肉、大豆等,并且其中优质蛋白质要占到三分之一左右。比如,每天可以摄入一个鸡蛋、一杯牛奶、适量的瘦肉和豆类制品。这些优质蛋白质既能满足身体修复和生长的需求,又不会引起血糖的快速上升。
以瘦肉为例,它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在满足蛋白质需求的同时,不会带来过多的脂肪负担。而大豆及其制品,除了含有优质蛋白质外,还含有大豆异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对健康有益。
![](https://img.jasve.com/2025-1/fe32f3856f7aeb7b1d3791c62ace60ae.webp)
三、脂肪摄入
糖尿病患者膳食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的25%-35%为宜。其中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0%,反式脂肪酸不超过1%。要减少动物性脂肪和含饱和脂肪酸高的脂肪摄入,如少吃猪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不饱和脂肪酸对健康有益,像橄榄油、坚果和鱼类中的脂肪。例如,每周吃2-3次鱼,能摄入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但在烹饪时要注意方式,应多采用蒸、煮、凉拌等少油的烹饪方法,避免油煎、炸食物。
四、蔬菜水果
多选择绿叶蔬菜、非淀粉类蔬菜,如西兰花、芹菜等。这些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而且热量很低。每天应保证摄入量在500克左右,深色蔬菜要占一半以上。
水果方面,不是不能吃,但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种类。在血糖平稳的时候可以适量吃,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的水果,如苹果、柚子等。并且要在两餐之间吃,例如饭后两小时左右。吃水果的量也要控制,每天150-200克左右比较合适。
其他饮食注意事项
(一)控制盐分摄入
每天的盐分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除了减少食盐的使用量,还要注意隐形盐的摄入,像味精、鸡精、酱油、酱豆腐、酱菜、咸菜、泡菜、膨化食品等都含有较多的盐分。
(二)避免饮酒
酒精会干扰血糖控制,空腹饮酒时可能引发严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会掩盖低血糖的表现,所以应尽量避免或严格限制饮酒。
(三)规律进餐
定时定量进餐是稳定血糖的重要措施。一日三餐可适当增加1-2次小餐,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每餐食物的摄入量也要相对固定,并且进食时要细嚼慢咽,这样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减少血糖波动。
![](https://img.jasve.com/2025-1/fd7fe2d23b4c74dedff16ed160fdb241.webp)
六、特殊情况的饮食应对
(一)体重管理
如果患者超重或肥胖,应适当减少总热量摄入,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减轻体重,有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控制。而对于消瘦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则需要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增加膳食能量和蛋白质的供给。
(二)高血糖或低血糖的应急饮食
当出现高血糖时,要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和量;若出现低血糖,可以吃一些含糖的食物,如糖果、饼干等,但要注意后续的饮食调整。
糖尿病患者不要被饮食限制所吓倒。只要积极地将这些实用的饮食小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主食的选择、蛋白质的摄入,还是水果选择等各个方面,都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走上健康控糖之路。
参考资料: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