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女人

回顾:中国首例试管婴儿健康成长,31岁喜迎试管宝宝,打破谣言

2024-10-12女人

如今,提到试管婴儿,人们已习以为常。然而,三十多年前,试管婴儿的概念却曾遭到广泛质疑。

1988年3月10日,北京三院迎来了中国首例试管婴儿的诞生,这名女婴体重7.8斤。

这个孩子刚降临世间时,除了外界的喝彩与掌声,也伴随着质疑声。

许多专家断言,试管婴儿违背了人类自然的生育规律,认为他们会比自然出生的孩子更差,甚至活不过40岁。

36年过去了,中国首位「试管婴儿」现在怎么样了呢?

张丽珠教授怀抱着中国首例试管婴儿

38岁未孕女性寻求生育

上世纪80年代,郑桂珍夫妇正深受不孕不育的困扰。

郑桂珍是甘肃礼县盐官镇一所民办学校的教师。夫妻两人结婚已有十几二十年,却始终没有生育子女。

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郑桂珍和丈夫四处奔波求医,花了不少钱,吃了不少药,然而她的肚子始终没有任何反应。

郑桂珍的双侧输卵管曾经堵塞,在那个年代,这种疾病是无法治愈的。

难道这一生注定无法拥有孩子吗?郑桂珍心里满是不甘,却又感到无力改变。

1987年,38岁的郑桂珍终于迎来了她的一线生机。

一天,她偶然在广播中听到一则消息,提到北京三院可以提供试管婴儿服务,以帮助不孕不育的夫妇实现生育愿望。

当时,「试管婴儿」对于郑桂珍夫妇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然而,无论如何,这终于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由于渴望孩子,郑桂珍夫妇毫不畏惧,没有前怕狼后怕虎地犹豫不决。

夫妻俩当即决定,迅速整理行李,乘火车赶往北京就医。

在抵达北京三院后,张丽珠教授热情接待了这对有意进行试管婴儿治疗的夫妻。

张丽珠教授是北医三院妇产科的创始人,被誉为「中国大陆试管婴儿之母」。

在了解了这对夫妻的情况后,张丽珠教授深刻体会到他们没有孩子所承受的痛苦,不然她也不会在38岁时冒险一试。

当时,尽管已有试管婴儿技术,但中国尚未出现成功的试管婴儿案例。

这也意味着,郑桂珍成功的可能性其实并不大。

然而,郑桂珍并未轻言放弃。即便希望微乎其微,她也决心全力一搏。

试管婴儿研究的艰辛历程

尽管当时团队尚未取得试管婴儿的成功案例,张丽珠教授心中却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坚持!

失败了,就再去尝试;又失败了,依旧继续尝试……

在郑桂珍之前,张丽珠教授已经尝试了12例试管婴儿,但都未能成功。

张丽珠教授在1958年北医三院创办之际便加入了这所医院,并亲自带领团队创立了妇产科。

在工作期间,张丽珠教授接触了众多不孕不育的家庭,并收到超过6000封求助信。

这些信件使张丽珠教授意识到,不孕不育的问题困扰着众多家庭,亟需克服。

张丽珠教授曾在国外留学,对国际上的试管婴儿技术有一定的认识。

于是,她带领团队日以继夜地投入到试管婴儿技术的研究中。

当时条件十分艰苦,甚至连最基本的仪器和设备都缺乏。然而,张丽珠教授并未因此放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解决方法,克服了重重困难。

器材不足时,可以消毒后反复使用。

取卵的针数量有限,钝了之后就送到钟表店,让师傅打磨一下继续使用。每一根针,都是等到完全无法再用时才舍得丢弃。

除了艰苦的硬件条件外,团队所拥有的技术和资料也十分有限。

大家对卵子并不熟悉,既不知道它的形态,也不清楚它何时成熟以及何时可以被提取。

张丽珠教授别无选择,只能率领团队一点一点地进行探索。

就在张丽珠教授全力攻克这一生殖难题的过程中,也有患者陆续前来尝试,但先后有12例未能成功。

中国首例体外受精婴儿诞生

郑桂珍前来就诊时,张丽珠教授决定为她实施开腹取卵手术。

在国外,通常使用取卵针进行操作,但由于中国患者大多存在盆腔粘连问题,腹腔镜无法清晰看到卵子,因此取卵针无法使用。

张丽珠教授从郑桂珍的卵巢中成功获取了4颗卵子,并将它们置于团队自主研发的培养液中进行处理。

随后进行了体外受精,受精卵顺利开始分裂,整个过程都非常顺畅。

在受精卵移植后的第7周,检测发现胎儿心脏跳动强劲,表明郑桂珍已成功怀孕。

对此,不仅郑桂珍夫妇激动不已,张丽珠教授带领的整个医疗团队也异常兴奋,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迎来了成果的绽放。

1988年3月10日,郑桂珍在张丽珠教授的帮助下,通过剖腹产顺利诞下一名健康的女婴,婴儿身长52公分,体重7斤8两。

这是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具有非凡的意义。

郑桂珍为这个来之不易的女儿取名为「郑萌珠」,其中「珠」字取自张丽珠教授名字的最后一个字。

郑萌珠出生后,许多人对这个孩子并不看好,认为试管婴儿的诞生违背了自然的生育法则,因此孩子很可能存在缺陷。

郑桂珍一家三口回到村里后,有些村民对郑萌珠指指点点,投来异样的目光。

然而,郑萌珠的成长却令所有人感到震惊。

八个月时,郑萌珠已经开始咿呀学语,能叫爸爸妈妈;一岁多时,她学会了走路,到两岁时还能唱儿歌……

郑萌珠不仅身体十分健壮,而且从小到大学业表现也非常出色。

长大后,郑萌珠成功考入了位于西安的一所大学。

尽管郑萌珠是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出生的,但她与普通人无异,健康成长,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丝毫不逊色于其他人。

郑萌珠喜迎健康宝宝诞生

大学毕业后,郑萌珠始终心怀感激,无法忘怀北医三院曾经给予她和家人的帮助,于是她回到这里继续工作。

因为心存感激,郑萌珠自幼至今一直与张丽珠教授保持着联系。

从牙牙学语时起,郑萌珠就一直称张丽珠教授为奶奶,虽然两人并无血缘关系,却情同亲人。

每年郑萌珠都会在自己生日时拍一张照片,然后寄给张丽珠教授。

有时,郑萌珠一家会受邀前往北京参加活动,他们也会趁机去拜访张丽珠教授。

张丽珠教授对这个倾注了她无数心血的孩子同样十分关切。

在张丽珠教授的生命走向尽头时,她的意识变得模糊。然而,当郑萌珠前来探望时,张丽珠教授却立即认出了她。

后来,张丽珠教授去世了,每当郑萌珠想起奶奶时,眼泪便止不住地流下来。

郑萌珠在北医三院负责生殖医学中心的病案管理工作。

面对那些深受痛苦和焦虑困扰的病人时,郑萌珠常常用自己的经历来安慰并鼓励他们。

张丽珠教授曾为郑萌珠一家带来了希望,如今,郑萌珠希望能将这份爱延续下去。

2019年,31岁的郑萌珠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顺利迎来了一个健康的男婴。

这个孩子的诞生对中国的辅助生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他是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二代。

那些对试管婴儿安全性存有担忧的人,终于可以释怀了。

郑桂珍作为姥姥,时隔三十年再次踏入北医三院,看到小外孙时,激动得泪流满面。

她曾来到这里,满怀希望地渴望能得到一个孩子。

如今,她再次来到这里,是为了帮女儿照顾孩子。

她永远铭记,正是因为张丽珠教授及北医妇产科团队的帮助,她的人生和家庭才得以圆满幸福。

如今,中国的辅助生殖技术日益精进,试管婴儿技术也已发展至第三代。

过去的技术,解决的是无法生育的问题;而如今的技术,还能够解决优质生育的问题。

这一成果凝聚了无数医学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正是她们的不断探索与奉献,才为那些不孕不育的家庭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