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廓固定在如今的美容领域备受关注,它对于塑造面部立体美感和提升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进行轮廓固定时,究竟该如何操作呢? 本文 郑锦洪医生就将对轮廓固定的操作顺序进行探讨。
郑锦洪医生:什么是轮廓固定
面部轮廓可分为内轮廓和外轮廓:
外轮廓 : 是从发际线到太阳穴和下巴的连接线条,也就是我们的 「脸型」。当面部出现太阳穴凹陷、颧骨突出、下巴后缩等造成面部外轮廓不流畅时,视觉上就会显得面凸骨凹,憔悴老态。
内轮廓 : 是经由五官连接的线条,包括额头、眉弓、鼻子、苹果肌、鼻基底、颌面等,常被称作 「面中部」。内轮廓区域的软组织较多,更容易产生凹陷纹路,引起松垮下垂、面部不立体等,从而让面部视觉上显得扁平松垂,充满疲态。
而轮廓固定的主要原理就是通过填充的方式,增加轮廓的骨骼支撑性,将下垂的组织复位,调整面部流畅度,做到骨相抗衰,也被称为 「定点注射提升法」。
郑锦洪医生:轮廓固定顺序
在塑造面部轮廓的过程中,遵循特定的顺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其中,有三条被广泛认可的轮廓固定顺序,分别是先上后下、先外后内以及先深层后浅层。
1、 先上后下
治疗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固定。比如,先做额角发际线、太阳穴发际线固定,再到耳前、颊区,再到下颌角固定等。上方的固定对面中下部有一定的提升效果,可以减少下方固定的用量。
2、 先外后内
韧带线外侧组织下垂快于内侧。治疗上,先进行韧带线外侧的组织固定,可以对内侧组织有一定的提拉紧致,从而减少内侧固定的用量。比如,外侧太阳穴发际线固定后,会发现苹果肌有一定的复位,泪沟也变浅了,那么中面部的需要量就会减少,可避免中面部的肿泡感。
3、先深层后浅层
衰老时,深层组织以流失为主,浅层以下垂为主。所以,治疗上,要先深层固定,再少量浅层填充,甚至不填充。浅层大量填充,远期有加重组织松弛的可能。即使是泪沟,也以深层骨面填充为主,可避免浅层过量填充导致的 「丁达尔」现象。
综上所述 ,轮廓固定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美容技术,对于选择先固定外轮廓还是内轮廓以及具体的操作顺序,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以达到理想的面部轮廓塑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