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女人

吃错了,血糖不降反升?一文教会你,杂粮该这么吃!

2024-11-24女人
人是铁,饭是钢
一顿不吃饿得慌
「干饭人」的名号可谓货真价实
谁能离得开五谷杂粮?
「五谷」都是啥?
选一选看你都知道吗?
黍(shǔ)
稷(jì)
荞(qiáo)
菽(shū)
五谷指「稻、黍、稷、麦、菽」
即「稻谷、黄米、粟米、小麦、大豆」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这五种粮食,不仅是古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中华文化「民以食为天」理念的具体体现。然而,你是否知道,五谷杂粮应该怎么吃呢?
五谷就是杂粮吗?
吃杂粮真能降血糖吗?
只吃杂粮不吃主食更健康吗?
01
你真的了解五谷吗?
从中医的角度而言,我国有「五谷为养」的传统理念。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也同样强调了,坚持「谷类为主」的膳食模式。
李林森
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杂粮不能替代五谷
传统中医认为,「五谷」具体指的是「稻谷、小麦、黄米、粟米、大豆」,我们平常认为的玉米、紫米和薯类,并不在「五谷」之列。
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副教授李林森介绍说,关于「五谷」的定义,其实存在多种解释。稻谷、麦子、大豆、玉米和薯类等农作物,通常被统称为五谷杂粮。此外,除米和面粉之外的其他粮食,也常被归类为杂粮。因此,「五谷杂粮」这一术语广泛涵盖了各种粮食作物。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南北方各有主食习惯的差异,但大部分人的饮食还是以米和面为主,同时,五谷杂粮的均衡搭配食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谷对应五脏
也对应五个季节
李林森介绍说,中医将人体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归因于五脏,并将其与相应的五个季节相匹配,分别为春季对应肝脏,夏季对应心脏,秋季对应肺脏,长夏对应脾脏,冬季对应肾脏。
你知道「长夏」吗?
长夏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特有的时间划分,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也就是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的18天。因此可将一年分为5个季节,每个季节就是72天。
1
春养肝
春天对应肝,首推的主食是小麦,以其温和的性质,帮助我们滋养肝脏。
2
夏养心
「夏季属火,五脏归心」。夏天心气旺盛,黄米和红高粱的温热特性,能够能补益心气。
3
长夏健脾
长夏,是脾脏需要特别关照的时候。小米,性温,可以补脾益胃。
4
秋养肺
金风送爽,是肺部需要呵护的季节。稻米,也就是我们日常食用的大米,能够滋养肺部,让呼吸更加顺畅。
5
冬养肾
冬天,寒风凛冽,是肾脏需要加强养护的时候。豆类,如黑豆、红豆等,它们的温补特性,能够强肾固本,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保持温暖和活力。
02
日常饮食的误区,你一定要知道!
小医
吃杂粮不是能控糖吗?为什么血糖反而升高了呢?
这也许并不是杂粮的问题。任何食物食用不当,都会导致血糖升高。
李林森
李林森介绍说,实际上,因饮食不当导致血糖升高的情况仅占少数。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与遗传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并非仅仅由饮食引起。因此,血糖升高并不总是因为主食摄入过量,而往往是因为患者自身的胰腺功能衰退导致的。
此外,许多人还会将粗粮打成粉,而后再食用,通过这样的精加工,粗粮就容易被快速吸收,进而导致血糖快速上升。
小医
吃了杂粮,感觉肠胃不舒服,是因为烹饪方法的问题吗?
所有的烹饪方法,都需要根据不同的食材、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体质来选择。
李林森
中国传统美食讲究食材搭配和烹饪方式,遵循食物的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并结合地域特色和民族差异进行全盘考虑,以达到食养的目的。
03
杂粮虽好,但不是人人适宜
在最近播出的【消费主张】节目中介绍,很多吃惯了精细米面的人,一开始吃粗粮饭会觉得「难以下咽」,因为在下咽时感到「喇嗓子」。
这可能是因为粗粮中的纤维素颗粒较粗,对肠胃敏感的人群而言,并非最佳选择,反而更容易加重如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
同时,吃杂粮并非越多越好,有时食用不当,可能会适得其反。杂粮里面的纤维含量特别高,所以植酸草酸的含量也很高,一旦过量摄入,容易抑制矿物质的吸收。
杂粮的种类越多,口感越复杂,还有可能吃到夹生米。因此建议一次加2种杂粮米就够了,下一餐再换2种,增加饮食多样性。
五谷杂粮各个都是营养价值拉满,但还需遵循科学的饮食习惯。只有吃对了,才能更健康!
央视财经中国好医生
来源:央视财经中国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