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儿子考上了市重点高中,我以为他一只脚已经踏进了211的大门。
没想到短短一年, 我和妻子几乎要被这个冤家折磨崩溃了!
在学校, 他头疼恶心整天吐, 手抖的写不了字,老师吓得把他送医院,又查不出毛病来。
回了家他就好了, 抱着手机通宵达旦,不分白天晚上,玩起来连觉也不愿意睡,谁和他说话他骂谁。
如果赶上吃饭,他游戏一局没结束,我就是喊破天,他都不会出来吃饭。
他妈妈心疼他在学校上课辛苦,想让他在家多休息一段时间,可儿子根本也不领情。
整天把自己关在卧室里不出来,说不上两句话就开始急, 甩脸子、发脾气。
十几岁的一个孩子,变得像一个不可理喻的刺头, 暴躁易怒,孤僻冷漠, 除了对手机平板能有个好脸色,就没见他对谁笑过。
我平时上班心里也不踏实,总惦记他;
他妈妈平时在家陪他,结果母子两人一个月吵的架,比我们夫妻俩二十年吵过的还多。
我从来没想到过,人到中年最大的坎,不是事业不是婚姻, 而是精心养了十六七年的儿子成了个「麻烦精」!
儿子什么时候才能变成正常人?这日子哪天才是个头?
01
我对儿子倾注心血
他却躺平摆烂,查出中度抑郁!
我今年45岁,在体制内工作了半辈子。
不说别的,在 「家庭学习」「家庭氛围」 这一块,我敢保证, 我绝对是给儿子以身作则的。
我看【朝闻天下】,他就在旁边和我一起听新闻;
我在家整理资料文档,他就在我旁边写作业,一写就是几个小时不挪窝,也不说话,专注力很强。
他写完作业,我还会给重新检查一遍。
哪怕一个字写得稍歪,或者有涂改,我都会批评他不认真,撕掉让他重写。
在这种高效的学习环境里, 我一直对儿子的成绩很放心。
中考的时候,儿子以全校第8的成绩,顺利进入了我们这的市重点。
但从高一下学期开始,我发现儿子的成绩有下滑的苗头:
数学成绩 降了30分, 考试排名更是 下滑了整整13名。
老师说,这孩子上课听讲其实没问题, 但是写作业太慢了。
每次人家复习知识点的时候,他还在一遍遍誊写作业,非写到自己满意。
有时候熬到半夜,第二天眼睛通红。
高中的学习进度本来就快,他还把精力都耗在修改作业这种小事上。
最后老师讲题的时候,他只能打瞌睡。
「你的效率怎么这么低?写作业有什么好磨蹭的?
高中是非常重要的,你现在落下一步,将来要用十倍的苦来还!」
我苦心劝说,可这次批评之后,儿子的成绩并没有好转,有一回居然掉到了年级200多名。
这下连他妈都坐不住了,拉着他苦口婆心地劝:
「你以前成绩多好啊,现在这样可不行啊!你得加把劲儿啊!」
这一说就像点着了炸药包,儿子朝着他妈大喊:
「你根本就不理解我!就知道说我,你什么都不知道!我每天都难受得要死,就像在地狱里一样!」
喊完,他就趴在床上嚎啕大哭起来, 说自己头也疼、肚子也疼,到处不舒服。
反正找了一百个理由,就是不想回学校,最后还是他妈妈说尽了好话,才把他哄走。
高一暑假,我好不容易找了个靠谱的补习班,让儿子去上课。
可刚从学校回到家,他二话不说就钻进房间,一整晚都抱着手机不放,连晚饭都不吃了。
他妈妈好心好意给他端饭,他不但不领情,反而还和他妈妈大吵一架, 嫌她耽误自己「升级」了。
饭碗都被他掀翻在地上,饭菜撒了一地。
我憋在肚子里的气瞬间顶到了天灵盖,直接冲过去对他一顿训:
「你怎么这么不知好歹!对得起你妈妈吗!」
「天天学习烂到家,玩游戏你倒是挺来劲,就你这个样子,考大学简直做梦!」
我话没说完,儿子直接急眼了,「咣」地一声把手机直接往墙上一摔,冲着我直嚷嚷:
「我怎么了,我玩会游戏怎么了! 我心理都出问题了, 你还就知道让我学习!」
小孩子家家,哪来的心理问题?我上了半辈子班也没见有心理问题。
我真是对他太失望了, 想当初,为了让他上个好学校,我费了多少心思!
好不容易进了重点高中,跟了好老师,他倒好,关键时刻给我掉链子。
眼看要月考了,我特意请了假,强行把他送回了学校。
结果没等几天,儿子班主任就打电话说,儿子上课的时候 总是觉得恶心,冲出去呕吐了好几次。
考试的时候,他又控制不住手抖,一个字也没法写, 最后哭着交了白卷。
我很无奈,不知道儿子是又装病还是为考不好试找借口,但孩子班主任再三劝我,让我带儿子去看看心理科。
没办法,我就带他去了。
最后检测结果出来,医生一脸严肃地告诉我,儿子是 抑郁症, 并且有 重度强迫症, 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建议休学治疗。
得了「圣旨」,儿子光明正大办了休学手续,成了在家躺平的咸鱼,每次有同事问我 「孩子最近怎么样」, 我都不好意思张口:
天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门也不出,作息完全黑白颠倒。
整天恨不得钻进手机里去玩, 一副没了手机就活不了的样子。
脾气变得越发暴躁,也不跟我们沟通说话,一点小事就急眼:
让他把被子衣服叠好,他能拿个剪刀把衣服剪碎, 疯疯癫癫,不成体统。
一跟他提上学的事,更是疯了一样,要么把自己关在屋里哭,要么朝我们大吼大叫, 就是不肯回学校。
他妈妈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家里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我实在寒心,也想不明白,对儿子精心培养这些年,怎么落得这样一个结果?
02
原来「抑郁」和「躯体化」
不是孩子自己能控制的!
那段时间,儿子的问题像块巨石压在我们的心头,让我们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为了把儿子、也把我们这个家庭「救出来」, 我开始到处打听「抑郁症」的情况,找同事聊天,还上网搜了一堆关于孩子厌学、休学的资料。
万幸,在四处拜托专业人士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心理咨询师周老师。
周老师耐心且专业,听完我的叙述,她没有急着分析儿子抑郁焦虑的具体原因, 而是带我搞清楚了什么是「抑郁」。
抑郁症是 精神疾病 的一种,是脑内控制情绪的神经递质存在功能异常。
这不是大多数人以为的矫情,脆弱,或者是想多了,更不是「想开点儿」、「多笑笑」就能自己好起来的。
心理学上还有一个词叫
「躯体化」,
就是人会把内心不好的情绪转化为身体症状,让身体「代为受过」,暂时忽略内心的痛苦。
抑郁症经常伴随着一些躯体化症状,表现为身体上的各种不适——
所以儿子一听到上学,就会出现肚子疼头疼等各种症状,甚至在上课的时候,他能反复呕吐多次。
他是真的难受,并不是装的。
即便到医院检查没问题、回家就不疼了,也不是他能控制的。
这其实是孩子对「上学」「考试」的厌恶情绪的体现,是通过躯体化症状来表达的内心真实感受, 更是他对被父母控制的一种反抗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抑郁后沉迷手机是一种「自救」。
「自救? 他有什么好自救的? 我对他够好了吧?」
面对我的不理解,周老师耐心开导道,儿子的自救,是想找寻自己的在现实世界里缺失的
「价值感」和「成就感」。
那些陷入抑郁状态的孩子,看起来可能是一副不思进取的样子,睡大觉、玩手机,看着让人生气。
但实际上,他们必然背负着庞大的压力。
要知道, 如果一个人本身没上进心、对自己没什么要求,ta是不会患上抑郁症的。
抑郁症的背后,往往藏着孩子对自己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这些压力可能是父母的高期盼,也可能是自己对自己的严苛要求。
总之,就是各种外界的「高标准」的集合。
长时间生活在「高压」下,外界的标准就慢慢内化,成了他们内心的「严要求」。
作为学生,学习是儿子单一价值感的来源。
一旦考试稍有退步、作业稍有不懂, 他就容易陷入焦虑和紧张, 跟世界末日一样。
再加上我在一边催促,只知道责怪他不够用功,埋怨他这个标准没达到、那个标准不及格,根本没关心过他是不是需要我的帮助。
「成绩的下滑把他仅有的价值感切断了,孩子会不断地质疑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当自我接纳程度越来越低,而自己又无力去改变的时候,抑郁问题就很难避免。」
老师这一番话,说的我真是惭愧不已。
之前一门心思觉得自己是为孩子好,想严格要求培养个学霸,一路给他设立了各种规划,他严格照做,我就鼓励,他心累偷懒,我就大加批评。
这种严格程度,已经让儿子产生了怀疑:
我爸是爱我还是爱我的分数?
他是要一个儿子,还是要儿子带来的面子?
可不管他学习好坏、排名高矮,都是我从小养到大、和我血脉相连的亲儿子啊!
我很难过,急切地想要改变儿子的状态。
03
把家庭的「高压」变得轻松
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
基于儿子现在抑郁症状仍属于中度,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周老师建议我, 把儿子送到基地做心理恢复。
心理老师先是为儿子做了一对一的专业咨询,在他情绪稳定下来之后,还通过 心理测量、沙盘、绘画、OH卡牌 等心理技术,慢慢了解儿子的内心感受。
十几岁的少年心事,渐渐被专业老师梳理开来,儿子心里那些一直困扰他的心结,也终于得以宣泄。
心理老师每次都会积极鼓励儿子去参与基地的各项活动,提升他的 责任心、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基地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儿子的变化也越来越明显。
他开始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大大方方和基地其他孩子交流,还打赢了几场篮球赛,高高兴兴地一起喝饮料庆祝。
更重要的是,儿子也不再抗拒和我交流, 还会主动写信,和我分享在基地里的感受。
有一次儿子写信告诉我:
「爸,虽然我有的时候真的达不到你的那些要求, 但我心里都明白, 你是想让我将来过得更好, 你是为我好。
谢谢你没有放弃我,我之后会好好调整自己的。」
我一个七尺老爷们,看到这句话,眼泪都下来了,心里别提多感动。
感觉所有工作上的成就都没有儿子一句话更打动我,真想一把抱住他。
去基地的第四个月,周老师跟我联系说, 儿子的躯体化问题减轻了很多,不再出现呕吐了。
基地老师带儿子去医院心理科做了全面的检查,医生说儿子的抑郁症状得到很大的缓解, 可以停药了。
我心里的石头总算放下了,不过我也知道,想帮助儿子走出抑郁,需要我们做父母的一起努力;
而实现家庭关系的修复,更需要我们家长为孩子做个榜样。
所以儿子在基地成长期间,我和他妈妈在周老师指导下, 也在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教育观念, 期待能给儿子一个全新的家庭环境。
上个月,儿子终于结束了为期半年的基地疗愈,重新回到了我身边。
一下子我就能感觉到, 他和之前不一样了, 说话有了精气神,情绪稳定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他整个人是 「向上」 的,不再是之前干什么都不情不愿的样子, 让人看着心里就敞亮。
我和他妈妈主动关心儿子在基地的发生的故事,他也愿意叽叽喳喳的讲,我们一家三口一边说笑一边吃饭。
那幸福感,简直让我觉得不真实。
因为怕给儿子太大压力,所以他回家之后,我和他妈妈都没主动提 「回学校」「复学」 的字眼。
没想到,儿子回来还没一个星期,居然主动问我说:
「爸,我想回学校了,想回去补补课,你说我行吗?」
当时我差点蹦起来,全力憋住了才直接没笑出声,按照之前周老师说的话,给了儿子几句鼓励:
「你要是真的想尝试,爸妈绝对支持你。不过你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可以先上补习班试试能不能适应,咱一步一步来。」
儿子果然一边点头一边自己考虑去了,我和他妈妈对视一眼,心里别提多高兴。
在儿子自己的要求下, 这个周,我就要带他去办复学手续了。
他即将重新开始高一的征程,为自己的未来拼搏。
我相信他能做到,我也相信,我们一家人都能越来越好。
回想起那段艰难挣扎的日子,真是恍如隔世。 所幸我们折腾了一大圈,都学会了进步和改变。
我也知道,现在的变化只是一个开始,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也会按照周老师给出的建议,帮助儿子一起度过青春的门槛。
最后, 我想把这段时间我总结出的几点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下, 希望如果其他的家庭能有需要,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参考:
1、建立良好的沟通,理解并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保持沟通:建立稳定的亲子沟通时间,与孩子分享日常生活、情感和想法。
保持尊重: 尊重孩子的观点和感受,平等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改变沟通方式:运用积极、鼓励的话语与孩子交流,避免使用负面、指责性的语言。
2、不再一味关注孩子的成绩和名次,让他确定自己被爱不需要前提。
做父母的,对自己孩子的爱都是天性,是世界上最纯粹的感情。
就算这个孩子不是最漂亮最懂事的, 也不可能影响我们为人父母的爱。
所以当我们的孩子在考试、排名上有了波动,我们可以教育他、引导他,也可以合理批评他。
但是, 不要一味指责他, 不要让孩子怀疑父母的爱是「有前提的」。
3、和孩子制定符合彼此需求的「规则」,让他心服口服
很多时候我们怕孩子沉迷网络、耽误学习,就会只是强迫孩子执行我们类似「只准玩十分钟」的规矩。
时间一到,孩子不愿意遵守规则,撒娇撒火,家长招架不住, 「规则」于是不了了之。
如果因为孩子的哭闹威胁就改变命令就此妥协,他就会认为父母所谓的 「不可以」 没有实际的效应,下次只会更加 「得寸进尺」。
相比直接强制孩子执行规矩,知道制定规矩背后的原因:
玩耍放松的时间不能太过分、学习的时间需要保证…等等,理解规则,才能激发他们愿意执行的动力。
4、保证自身情绪稳定,不把焦虑情绪传达给孩子,更不要对孩子的焦虑情绪 「火上浇油」。
父母对孩子的焦虑情绪,往往会通过言语传递,比如:
「你怎么什么事都做不好!」
「学习不好,你这辈子就完了!」
父母的这些言语,本质是替孩子着急,是想让孩子学习更好,但如果总是这样直白粗暴,时间一长,孩子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焦虑,感到压力。
遇到压力就想逃避,这是人的本能, 即便成年人也难以避免,何况是个没成年的孩子。
所以咱们如果真想让孩子心理状态稳定,不如说一些稳定乐观的话,比如:
「你的未来还长着呢,有着大把的时间和机会。
学习不是你唯一的出路,我们的人生有着各种各样的选择。」
孩子感受到自己始终被家里人爱着,内心温暖踏实, 才能真正得到「减压」。
现在,我已经想明白了这个道理:
作为父母,我们的角色不是「救世主」,而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孩子们自己的人生,得自己去经历,自己去负责。
咱们为人父母的,可以在路上拉孩子一把, 但没必要一直「催熟」。
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帮助孩子认清正确的方向, 相信他们一定会走明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