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女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预防孩子近视,这点很重要!

2024-12-05女人

在前不久结束的首届泛大湾区眼科学术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雄里院士分享了 【近视研究中若干值得注意的问题】的报告,他从加强近视机制的研究和对科学问题的深入分析讲起,围绕近视形成的颜色(波长)特异性、近视预防(户外阳光下活动)、近视防控系统工程三个维度剖析。 杨雄里院士通过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深入地探讨了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s)在眼球发育及近视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并做出低强度红光重复照射(RLRL)辅助近视防控作用的推论,强调了RLRL相关实验中要注意加强基础和临床的结合。


杨雄里院士【近视研究中若干值得注意的问题】

除了院士的近视研究

家长们还关心的大概就是

近视预防 (户外阳光下活动)

小红书上关于「户外活动」笔记

也是热门级别的存在

来源:小红书截图

但可能家长仍有疑问

我家娃每天也去了户外,怎么度数还是涨?

户外活动都要注意些什么?

怎样才是有效的户外活动?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户外活动」那些事儿

01

户外活动有时间段要求吗?

正确的户外需要阳光充足,但注意不要暴晒,要注意避开紫外线强的时候,防止晒伤。

真正有效的户外活动,需要每天至少达到2个小时 (多多益善)

02

户外活动要持续进行还是分次进行?

分次进行,比持续进行一个完整的时间段,效果更好。

尽量利用白天的课外活动时间、课间休息走出教室,上学和放学步行等进行户外活动,而不是集中在周末长时间进行。

要保证每天户外活动总时长要超过2小时,每周要超过14个小时。

03

哪些户外活动有助于近视防控?

远眺,登山,放风筝,滑板车自行车轮滑 (眼睛都是直视前方,看向远处的),户外的球类活动(踢足球),弹跳活动等,都可以。

其实户外活动的关键,不是「活动」,而是「户外 只要在有阳光的户外,即使什么都不做,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户外近距离用眼的活动应尽量避免,比如树荫下看书,挖沙子,看蚂蚁等。不是完全没用,只是效果不会太好,大家都已经花时间户外活动了,尽量最大程度让眼球得到放松。

04

除了户外活动,家长还能为孩子的

近视管理做些什么?

1

主动预防

定期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孩子3岁以后,家长应每3~6个月带孩子到专业的眼科医院检查视力,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查好远视储备,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


2

行为监测

全方位管好用眼行为。孩子的近视管理应从全方位地管好孩子的用眼行为习惯开始。

3

干预矫正

个性化防控是关键。近视后不仅仅是给孩子配副眼镜,一定要到专业的眼科医院检查,综合孩子的双眼视功能评估及用眼行为,给予个性化解决方案,控制近视度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