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女人

心理学:优秀的孩子不会为了听话而读书,只会为自己想要什么而读

2024-07-18女人

众所周知,一个人做事情的动力有两种:一是内在动力;二是外在动力。

内在动力源于一个人内心对事物的兴趣以及做事之后带来的喜悦感、成就感;

而这种感觉又会增加他对做事本身的兴趣,促使他产生愿意做事的自觉冲动。

外在动力,则是由一个人的外部因素刺激所激发的,这种刺激虽然也会让人产生喜悦感、成就感;

但这种感觉却是有条件的,一旦这种外部因素发生变化,不再对他有吸引力,那么他就会不再愿意继续做事,甚至会对事情产生厌恶感。

一位退休老人原本居住在一个安静的地方,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有三个孩子经常将一个破旧的铁桶踢来踢去;

喜欢清静的老人实在受不了这种噪声,便决定想办法阻止他们的这种行为。

一天,三个孩子正在踢铁桶,老人就走到他们面前,说:「看你们踢桶,真有意思,你们若是哪天不来了,我都觉得无聊呐!

这样吧,如果你们能保证每天都来踢铁桶,我就给你们每人两元钱的报酬。

三个孩子听后非常开心,于是,每天都到老人门口卖力地踢铁桶,而老人也如约给了他们相应的报酬。

过了几天,老人对三个孩子说:」由于物价上涨减少了我的收入,现在恐怕只能给你们一元钱了。「

三个孩子虽有不满,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每天放学后依然坚持来踢铁桶,但却没了之前的动力。

又过了几天,老人愁容满面地说:」孩子们,实在抱歉,最近手头越来越紧,恐怕只能给你们五毛钱了。「

三个孩子听后,瞬间满脸不屑,其中大点的孩子愤愤地说:谁会为了区区五毛钱浪费时间,我们不干了。」

从此以后,老人居住的地方再次恢复以往的平静。

故事一开始,三个孩子是为了欢乐而踢铁桶,这是他们的内在动力。

后来,随着老人的介入,用额外的行为理由对他们进行了刺激;

而当金钱的刺激在短时间内比内在动力更有吸引力时,他们的内在动力就转化成了外在动力,最后从为自己玩,变成了为别人玩,即为金钱而玩。

虽然短时间内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但是却减弱了他们对踢铁桶的兴趣。

当这种外在动力对他们无法产生吸引力时,也就没人愿意去花费力气做事了。

如此一来,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听话而读书,就会像故事中讲的一样,把「听话」作为读书的诱饵,就已经把读书的初衷给颠覆了。

把读书从内在的自觉引向外在的价值,当我们觉得不值得为了听话儿读书时,可能就会出现厌学情绪。

事实上,几乎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为了听话而读书的。

就成功而言,一个人的内在动力比外在动力重要得多,内在动力更加强烈和持久。

众多自幼便在书海中遨游的孩子,如同砥砺前行的航船,终于驶入了梦寐以求的名校港湾。

然而,在这片看似宁静的港湾里,一些孩子却悄然患上了所谓的「空心病」。

究其原因,大多源于他们过往的航行动力,只是单纯地指向了名校。

如今,当这艘航船终于抵达了理想的彼岸,那盏指引方向的灯塔已然远去;

父母的舵手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熟稔于导航的技艺,孩子们自己更是迷失了方向,不知接下来该为何而航,为何而学。

他们像是失去了灵魂的航行者,在知识的海洋中漂泊,心中充满了茫然与无措。

至此,伴随而来便是无休止 躺平与摆烂。

在读书方面,听父母的话只是外在动力,读书的兴趣是内在的动力,它可以增加自己的学问,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升我们的能力。

在成长的道路上,父母会为我们付出很多,但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决定未来命运的,不是父母,而是我们自己。

所以我们不能为了听话而读书,不能被动地按照父母的意愿去读书,更不能盲目地踏上父母为我们规划好的人生轨道。

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娟心理:我 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专栏有疗愈创伤和人格成长的方法,如有需求,可作了解;若有情感心理上的困扰,可私信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