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张圆下腹出现隐痛,经胃肠镜检查发现直肠里有个隆起性病变,但性质不明。听到「肿物」两个字,她立刻慌了,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进一步检查。但接下来的检查让她更加忐忑。超声内镜提示直肠固有肌层有不均质低回声,可能是间质瘤或者子宫内膜异位?医院肠镜活检显示「梭形细胞增生,间质瘤高疑」。
张圆带着检查报告和诸多问号辗转来到长沙市第一医院,希望能得到确诊。在胃肠外科,医生详细了解了她的病史,尤其问了一个关键问题:「月经期间有什么特别的症状吗?」张圆这才提到,每次月经期都会腹泻,一天多达10次,大便稀如水,月经一结束,症状就消失。这引起了接诊医生的注意,随后经多学科MDT讨论,间质瘤不能完全排除,医生决定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等待病理结果的日子,张圆心情非常焦虑,担心自己得了恶性肿瘤。然而,结果一出,她总算松了口气——并不是肿瘤,而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原来,本该待在子宫里的内膜腺体,竟然「跑」到了肠壁的浆膜下脂肪组织里。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简单来说,子宫内膜异位症就是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地方。研究表明,累及肠道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育龄女性中并不少见,但确诊却十分困难。因为它没有典型的病理特征,又与肿瘤「长得像」,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很容易混淆。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和体征
慢性盆腔疼痛:影响日常生活的周期性疼痛。
性交痛:性交时或之后感到深部疼痛。
月经周期相关症状:排便疼痛;血尿或排尿疼痛。
不孕症:如果以上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与不孕有关,也可能是内异症。
只有三分之一的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会出现症状,比如痉挛、腹胀、炎症、便秘和腹泻交替。受累部位多集中在乙状结肠和直肠,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肠梗阻。
张圆病情的确诊则较为复杂,仅靠症状判断以及影像学或结肠镜检查,往往难以与恶性肿瘤区分,最终还是需要通过手术切除后做病理检查来确诊。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可能与性激素、免疫、炎症、遗传等因素有关,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发病原因有这样几种说法。
经血倒流:月经时,部分经血和子宫内膜组织可能会倒流进腹腔,像种子一样在腹腔里生根发芽,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细胞变化:身体里的某些细胞,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变成子宫内膜细胞,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盆腔炎症:盆腔里的炎症也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炎症会让身体里的环境发生变化,促使子宫内膜细胞在不该长的地方生长。
因此,如果身体出现与月经周期相关的异常症状,比如痛经、月经失调等,建议及时就医。
长沙市第一医院专家提醒,对于怀疑自己可能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均衡饮食和避免过度压力,也有助于改善病情。此外,定期妇科检查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至关重要。(通讯员 王蔓莉 张敏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