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勉强可以算是职业联赛的体育赛事当中,中超确实算是最能让主管部门赚钱的。
但中超的能赚钱,有一个底层逻辑:
那就是足球带来的天然关注度下投资人在做兜底的时候有更多与足球无关的更多的利益诉求。
这波地产商对于足球的介入,看似由恒大领头,其实与2008年之后房价的变化息息相关。当三根红线一拉,地产商失去了现金流;中性名一去,足球失去了曝光的价值,联赛的生存能力自然就一落千丈。
根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国内足球三级职业联赛已有44支球队退出。其中有中超前冠军江苏和深圳,也有为了政策到处流浪的北京人和,有依托大学的北体大,有会员制的淄博蹴鞠,有球迷支持的陕西联合,有八一改组的上海申鑫。几乎所有能想到的俱乐部形式,最终全都走向了解体,原因何在?
无非是因为中国职业足球的养活从来不依靠球迷也无法靠球迷来养活,全凭当地是否有财大气粗的国企、这个城市的级别是否必须有足球队不然丢面子、民企是否有足球之外的利益诉求等等,没有一点是与热爱足球挂钩。
既然投资足球全是为了足球之外的算盘,那么足球的兴衰自然就得看产业的发展,而非球迷的基数有多大,消费意愿有多强。
这就天然和五大联赛扎根社区的属性不同。
五大联赛,尤其是英超,成功的地方在于:
同样是赚钱工具,
英超就不会是英足总的。
因此,
单就现实情况来看,中超也永远无法成为五大联赛样式的、真正的职业联赛:
最后,
就变成了一个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