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并不是原理的「内容」,而是在一对一的交流和手把手调整的时刻,那种「选择」。
你会游泳吗?
如果不会,看书/视频看完教游泳的动作,自己会不会去野外的水流里游泳?怕不怕淹死自己?
自学传统武术(还是散打还是拳击都是一样),没人指导,是一样的道理。
野外没人看着瞎游会真的淹死,家里没人看着瞎练,可能会练坏也可能不会练坏,但是离练「对」(适合自己现阶段的「对」)差着十万八千里。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书有书的道理,视频有视频的灵活多样,但是,那是入门以后的事情。
拿本书看「觉得自己懂了」,往往是一种有偏差的视角。
千万不要觉得学到了什么免费的技术知识,就是捡到宝了。
之所以花钱找老师指导,而不是只买本书看,是因为老师的个人经验,在实践当中体会和摸索到的细节,以及对于不同情况进行调整的灵活应变能力,可以让学生大大提高效率节约时间。
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力,独特性,在一对一调整中的快速精准与果断,这些种种实践方面经验,都是书本视频中技术知识所不能替代的。
在那些突出个性化的行业里,「人」才是最重要的工具。
真正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并不是原理的「内容」,而是在一对一的交流和手把手调整的时刻,那种「选择」——
此刻告知最合适你的内容,调整你身形到最合适的程度,
这种「选择和判断」,才是真正产生效果的。
看了书和视频「觉得自己懂了」,这种有偏差的视角。造成我们无法真正确认自己的视角偏差有多大,到底有没有偏差,我们没办法单方面独自确认这一点。
自我感觉、无意识会不断循环,在缺乏外界标的(物)的情况下,没有人可以突然感觉到自己和正确的差异,意识到自己的视角偏差。
哪个动作到底做没做错,不是由自己发现的,
而是由另一个视角,
老师/教练视角与自我的视角之间的对比,
差异的对比,而产生的。
在实际与老师/教练的交流和对练过程中,这一刻才能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这是通过主体间的交流而发现的,而不是自己闭门造车,看书看视频几乎无法起到「纠正视角偏差」的作用,而要依靠主体与主体之间(人与人)的交流。
传统武术还有其独特性,
练功,得分人,分体质,看个体适配性。
适合甲的不一定适合乙,不管功法还是练法都如此。
所以高明的传武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往往是不一样的。
我给家人报了一个武术老师的课,我在旁边跟着练,算是偷学练了半年的基本功,
感觉自己练得差不多了,然后今年交了钱,让教练给最后调一调姿势。
果不其然!教练最后这一调姿势,我直接「嗷嗷嗷啊」,身上各种酸爽。。。
当然,毕竟我都40了。。。不过,这半年来,我也是下了松着练的功夫的,气息沉下来了,
武术最忌讳:努心气、使拙劲、用蛮力,这样练就不如不练,更伤身。
所谓:努心气,练动作的时候,如果横膈肌使劲儿,气就会浮在上面,这样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