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球星≠即战力
你可以说球星有着强大的个人实力,但是该说不说,到了准全明星这个层次的球员基本都是互爆了,在单打的时候甚至鲁尼都能和杜兰特打得有来有回,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强大肯定要依赖于球员或者说球星的实力,但是不代表即战力。
2009年10月28日到12月2日,篮网的18连败横跨了3个月,当时咱们的易建联也在阵中,而且打得还行。主帅劳伦斯-弗兰克在16连败后下课,当时球队里我记得有有大洛,还有最快哈里斯,但是篮网的总战绩只有可怜的12胜70负。
起码大洛哈里斯这些球员不能说是弱,易帝在当时也有在现在看来不错的面框能力,那为什么赢不了比赛捏。
2.赢球≠纯实力
其实这一点应该这么说,如果想进球,没问题,那你只要强就可以,就比如里约奥运会赵继伟晃翻乔治,郭艾伦一个人可以找到空间撕开防线,往远了说易帝颜扣迪奥古,大帽安东尼,陈江华直接加速过掉蜗壳……这些都没问题,这些都很强,但是为什么最后没能赢球。
赢球是个很综合的东西,大家都觉得只要比对方得分高就能赢球,看上去是一句废话,但是在紧咬比分或者当比分拉开的时候怎么追分,或者怎么和对方拉开差距,我个人觉得起码NBA和CBA不一样,而NCAA又和CBA完全不一样。
过去咱们有姚明,安安稳稳地把球递到大姚手里,或者孙悦玩一个,这些在当时看来有点戏谑的战术甚至在后易建联时代找不到一个战术的中轴,这才是最难受的。
周琦强吗?很强,王哲林很强吗?也很强,但是纯客观来说,他们还都距离姚明的统治力还有很远。
当然我还在最近的比赛中发现咱们最大的一个缺点,那就是受到战术固化的影响太大,而球员的体力也很难持续,这不是球员的错,但是却是咱们拿不下硬仗的命门。
3.年轻≠没有战术
NCAA的进攻时间为30秒,比NBA足足多出来了好长一段触球的时间,其实这就给了双方彼此更大的拉锯的时间,又因为在后期的晋级赛又基本都为单败,所以确确实实从球员的角度来说,不仅仅你要有充沛的冲劲,你还得有一颗清晰的头脑。
NCAA有大量的无球掩护,挡人传切的战术,这些战术有些需要大幅度的时间去调度,有的却只需要一个出球的时机,我当然不怀疑咱们国内也有这样的战术,也觉得能入选国字号的球队和球员能理解这些战术,但是在执行力方面,确实NCAA很多顶级球队的应对做得特别好。
最后我想说,无论是美国的大学篮球联赛,还是职业篮球联赛,其实和咱们国内不仅仅是体能和身材的差别,
国内的篮球多以科班出身,讲究基本功的培养,这肯定是没错的,但是在一些球的创造性,还有在一些战术的灵活度上,确确实实和国际上存在一些差别,我当然不能说国外就是牛,咱们国内就是弱,当然不是这样的,但是咱们也得客观承认在国外的一些篮球体系和学习上有着很多咱们值得借鉴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