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做了一个万字解析欧超的内容,就在我写那期的时候,如今的独角兽超级联赛英超再传来消息,埃弗顿已经被美资弗里德金集团收购俱乐部98.8%股份,据信埃弗顿俱乐部的估价在5亿英镑左右。
这个弗里德金集团看意甲的朋友就很熟悉了,罗马的控股老板正是这家财团,据【福布斯】去年底最近一期富豪榜显示,这个由航空业发家的弗里德金家族总资产从43亿美元上涨至64亿美元,涨幅高达77%,近年来更是由于连续收购欧洲两支老牌球队名声大噪。
这么一来在英超的20支球队中加上埃弗顿,已经有半数球队是美资控制了,他们包括曼联、阿森纳、维拉、利物浦、切尔西、富勒姆、伯恩茅斯、水晶宫以及伊普斯维奇。
英超变美超的事迹,不仅在英格兰上演,在意大利同样也有相似的剧情,仅在意甲联赛中,现存就有8家俱乐部,有北美投资身影,他们分别是——亚特兰大、博洛尼亚、佛罗伦萨、国际米兰、米兰、帕尔马、罗马和威尼斯,加上此前热那亚也被777 Partners控股了几年时间,以及意大利裔美国投资者马里奥·加贝利 (Mario Gabelli) 正表示对蒙扎的收购感兴趣,意甲变美甲,也好像就是近在咫尺的事。
目光在看看法甲,它们有六家俱乐部由北美投资拥有,其中包括有里昂、马赛、图卢兹、勒阿弗尔、斯特拉斯堡、圣埃蒂安,而在西班牙甲级联赛中,也有两家俱乐部莱加内斯和马洛卡得到了美国控股的支持。
那么新年新锐评, 这第一锐咱们就从这美资抢滩登陆欧洲市场开始说起。
根据去年年底The Athletic作者Adam Crafton的报道在英国举行了一个名为Soccerex的会议,这其中英国政府在美国资本投资部门负责人理查德-阿尔伯特就提到在过去一年里,推动美资在各个行业领域进入英国市场的过程中,除了清洁能源、房地产和技术等领域,足球成了一个新的美资进入英国市场的热词。
这位代表政府官员的阿尔伯特表示,几乎每天都有不少人就购买英超球队股权的问题与他进行接触,包括美国的私募股权、风险投资、房地产基金、基础设施基金、大学捐赠基金和公共部门养老基金,他们都对这个生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毫无疑问,现在的英超联赛就是英国政府最成功的「出口产品」,也是最成功的「招商引资平台」,目前在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有189个国家会转播英超比赛,而在2024年5月,英超联赛还公布了一组数据:全球有18.7亿观众关注英超,全球9亿家庭能观看英超。
所以也难怪,北美投资者们会对这款「每个赛季仅从NBC获得它的美国转播版权就达到4.5亿美元」的产品如此青睐。
话说回来美国投资人把足球视为热土这件事,这一切都要从曼联球迷最熟悉的格雷泽家族说起。
2003年底由手表推销发家成长为商业地产巨鳄,进而成为美国商业大集团的格雷泽家族从持有曼联的股份3.17%猛然增加到15%,紧接着在接下来短短两年时间内,格雷泽家族通过Red Football获得了曼联的98%股权,最终以7.9亿英镑的价格完成了对曼联的收购。
那时候格雷泽家族已经是NFL坦帕湾海盗队所有者的,而曼联这次非常有争议的高杠杆收购,也让格雷泽家族在欧洲名声大振。在此后在差不多20年的时间里,曼联有8.15亿英镑用于偿还球队债务,还有4.32亿英镑被用于支付股息。
尽管我们都知道最近十多年来,曼联是既没有赢得英超冠军,也没有在欧冠上有所建树,难得的穆里尼奥著名的小三冠,还是以闹剧告终,但这并不妨碍到了2022年11月22日格雷泽家族宣布愿意出手曼联俱乐部全部资产时,当时曼联俱乐部的市值股价来到了37.5亿英镑。
到了2024年拉特克里夫拉爵爷仅仅是收购曼联俱乐部26.2%股权时,就支付了13亿英镑,可以说格雷泽家族这种开杠杆搞借贷,运营英超品牌俱乐部为自己赚钱的玩法,在这数十年中,的确让曼联的俱乐部资产价值翻了数倍,这让格雷泽家族虽然在英格兰球迷心中是负分滚出的家族标签,但在美国投资业界已经成为了榜样的代名词。
而就在格雷泽家族收购曼联的前后,双红会另一个主角利物浦也是不遑多让紧跟潮流,以「美国双熊」小乔治-吉列特、汤姆-希克斯双老板,以2.189亿英镑收购利物浦为美资新节点。当然了,在运营上,由于这个奇葩的双老板结构,导致利物浦管理混乱,使得红军的第一段美资历史,最后以2010年10月15日,被芬威体育集团3亿英镑收购而告终。
然而即便是红军这样第一个阶段美资水土不服,利物浦的俱乐部估值依然是呈现上涨趋势,那就更不用说在同样是美资的芬威集团接手后的利物浦,这十年里利物浦已经靠着克洛普教练带来的荣誉,重回世界级豪门行列,到2023年根据福布斯对足球俱乐部的估值,利物浦已经来到了全球第四,仅次于皇马、曼联、巴萨,估价高达52.9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了19%。
再来就是从2007年开始一直增持阿森纳股份,到2018年用5.5亿英镑买下乌斯马诺夫的阿森纳持股,最终以超过90%的股份成为阿森纳唯一持有者的抠门克伦克家族,截止2025年1月之前阿森纳俱乐部整体估值为多少呢,22.6亿美元。
再就得看看这几年咱们球迷看乐子最多的切尔西清湖资本了。当时2022年在一场大闹剧之后,伯利财团和清湖资本收购了切尔西,最终支付价格在23亿英镑也就是30亿美元左右,而在2024年根据Football Benchmark报告,就算是这么闹腾来闹腾去的切尔西也比当初从阿布旗下收购时的那支切尔西俱乐部估值,高出了5亿英镑。
这还是英超的豪门俱乐部,那咱们再聊聊,咱们所认为的英超小鱼伊普斯维奇。
2021年4月之时,当地商人马库斯-埃文斯将伊普斯维奇球队卖给了由亚利桑那州养老基金和一群美国体育投资者组成的联合财团Gamechanger 20。当时处于英甲的伊普斯维奇价值不过3000万英镑。而当伊普斯维奇在2023年晋级英冠联赛,来自俄亥俄州的私募股权公司Bright Path Sports Partners 为收购伊普斯维奇球队40%的股权,花费了多少呢,花费高达1.05亿英镑。
伊普斯维奇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克-阿什顿也参加了之前开头我们所说的这个在英国举行的Soccerex会议,他说,自他们接手球队以来,球衣销量从每年1万件增加到了每年10万件,而且2024年球队的收入已经从1300万英镑增加到了预测的1.55亿英镑,球队估值可能超过2.5亿英镑。
所以说为什么美资大量介入英超介入欧洲足球,最大的一个理由不外乎,增值啊,白花花的票子啊。
而且欧洲足球对于美国资本还有另一个优势,这是一个体育投资者相对较低的切入点,拿Sportico 对NBA球队估值举例,新奥尔良鹈鹕队的成本最低估值为 27.2 亿美元、对金州勇士队的估值为 82.8 亿美元、辛辛那提猛虎估值最低的NFL球队,也有47.1亿美元;而NFL估值最高的球队是达拉斯牛仔,他们的估值达到了103.2亿美元;即便是在MLS,2025年才进入的圣地亚哥扩展也需要5亿美元,才能上桌。
再看看英超这边呢,NHL球队拉斯维加斯金骑士的老板比尔-弗利在2022年仅以1.2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了伯恩茅斯;富勒姆则被这位叫沙希德-拉菲克的巴基斯坦裔美国人收购,收购时富勒姆的估价也在1.5至2亿英镑之间,这还并非是传统豪门的英超球队,那在想想其他若是收购意甲球队、法甲球队等,对于美国投资大鳄们来说,显然要更便宜,更具有投资增长空间。
而除了俱乐部本身的增值之外,美国投资者也看到英超等欧洲足球转播权费用的进一步增长。还是拿英超来举例,他们每年吸引了33.3亿英镑的转播权费用,但这仍然与美国顶级体育赛事相比,相距甚远——NFL最近与CBS、福克斯、亚马逊、ESPN和NBC进行转播权交易,价值高达1110亿美元,每年超过100亿美元,而NBA的转播费用每年也高达77亿美元。
美国投资者希望媒体公司在转播英超这件事情上,投入更多的资金,特别是通过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流媒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这些网络平台分发,因为这样在整合球队商业资源的同时,网络平台更可能直接与其他全球球迷群建立联系和互动,更有利于开发关于足球产业衍生的体育场、房地产、零售、科技和餐饮等系列产业。
亚特兰大大股东意大利裔美国老板史蒂夫-帕柳卡就直接说,「赢得流媒体战争非常有利,流媒体公司为这些权利付出了很多钱,试图吸引眼球而抬高球队价值,当流媒体战争结束,所谓的流量将直接增加电视收入、观众数量和粉丝数量,从而增加所有这些球队的收入。」
也难怪意甲联赛首席执行官 Luigi De Siervo 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将国际电视转播权总收入从 2.5 亿欧元增加到 4 亿欧元的目标,与之作为对比的是,英超联赛仅从美国转播权交易中每年就赚取约 4 亿欧元……
一切从钱考虑,还是我们之前欧超那期里所说的,当一个产业发展到足以影响经济状况、就业率时,像意大利本土法律都能为此做出改变,使得意甲联赛能够与外国广播公司签订长达五年的电视转播协议,更有利于其他国家等外资合作伙伴有时间有金钱在意大利投资,发展海外观众。
另外还应该看到的是,由于像之前我们节目中提到过的,以红牛集团、城市集团为主导的这种多俱乐部经营模式得到越来越多集团投资人的青睐,多点开花成了美国资本下一步很想打造的足球世界运营模板。比如切尔西的伯利与他的清湖资本就在布局法国的斯特拉斯堡,他们以7630 万欧元(6520 万英镑;8170 万美元)收购了斯特拉斯堡俱乐部 99.97% 的股份。而伯利财团方面将这次收购称为一项「战略投资」,并称希望在我们拥有切尔西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我们在欧洲足球界的影响力,同时创造巨大的机会来分享知识和专长。
包括像米兰球迷很熟悉的红鸟集团在拥有米兰的同时,同样也是法甲图卢兹的拥有者,他们也是想走多俱乐部运营的模式。
那么美资画了这么多饼,这些看起来会为欧洲足球增资注入新活力的同时,又有那些潜在的隐患呢?
首先要说的是,美资自美国到欧洲来通常有一个毛病就是傲慢,他们总是颇以为自己了解欧洲,了解体育运营,在这一点上远有伯利屡次闹出的笑话,近也有像芬威体育集团主席汤姆-沃纳在早些时候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说,他渴望在纽约办一场英超比赛,甚至有一种疯狂的想法,有一天在东京踢完比赛之后,再去洛杉矶踢一场,然后再去里约热内卢踢一场,这种世界巡回演出式的搞足球比赛的谬论,也只有美资闹出来的笑话。
而这些归根到底其实是因为这些美国投资者还没有意识到,欧洲的足球品牌和美国的大联盟足球品牌底层逻辑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一个最简单的就是美国大联盟无论是足球还是NBA实际上都是封闭联赛,这将意味着没有升降级制度,无论你这支球队这个赛季战绩如何,大牌球员轮换如何,下赛季你球队的转播和曝光等等资源在合同期内是相对稳定的。
但在欧洲足球市场这套就行不通了,欧洲足球市场是有升降级制度的,在英超的赞助资源和在英冠的赞助资源显然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如果没有长期建队的考量,而是准备梭哈一把升级,升级了大肆买买买破坏了队伍原有成长架构,球队再次降级,债务+锐减的收入很有可能会直接压垮一支本来还能够维持的球队。这方面的例子欧洲足坛实在是太多,弹幕都可以帮我列举一下。
而之所以美国体育大联盟实行这种封闭的高度垄断的赛事制度,还是因为与他们国家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是强关联的,毕竟说到底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在这种联邦制的环境下,就算美国东西部文化差异再大,那也是可以依托整体的美国投资环境、政策一致性优势,建立一些以多项目职业体育的展示平台,美国所有的全国大学和高中都能为这个职业体育平台供应巨大的市场,且这个市场完全能自给自足的。
欧洲体育、欧洲足球则显然不是,就还是拿欧超做比方,欧洲超级联赛的做法,尤其是2021年那个版本的欧超,实际上也是想形成垄断的、封闭集团式的职业足球展示平台。问题也就在这,欧洲它不是一个国家,就咱们所知的五大联赛,也是五个国家,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法律、政策、经济环境,就单说转会窗口和开赛时间,都在一定程度上没法做到完全统一,更何况像北欧一些的确由于极端气候的影响,赛制可能都稍有所不同,这样的复杂情况是没办法统一所有欧洲职业足球步调的,这也是欧超2021版本马上折戟的原因。
并且像在欧洲一旦没法统一市场步调,那么供给市场一定会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也就是我们会常说的地方青训血统。即便是现在全球化足球市场、移民足球市场已经十分明显的当下,我们依然能在欧洲足球世界里看到类似本土青训注册这种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规定。这类似的规定会影响什么呢,那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到的美国职业体育非常笃信的「魔球理论」大数据。
现在魔球理论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主要就是以数据来衡量和挖掘球员,这套现在在欧洲足球即便没有美资的情况下也能逐渐运用成熟,比如去年底彻底解散掉球探团队的布莱顿,他们就是靠大数据模型,球员的不断迭代,不断新生而达到现在的运营水平,而他们的老板是一个很典型的英国本土商人。
魔球理论之所以能在美国大联盟大受欢迎,或者在像欧洲足球布莱顿等球队中看到影子,是因为魔球对他们来说做到了利益最大化,完全发掘出了一条追求极致效率的道路。但就算是在布莱顿,这种类似魔球理论运用的比较好的球队里,他们的建队由于还是要受到本土青训注册等等欧洲区域选材面的影响,布莱顿的魔球也很难在全欧洲范围内选材。
选材有局限、市场并非大一统的市场,那么势必在欧洲足球、欧洲体育就一样最重要的且是美国职业体育很难有的东西,那就是城市社区文化。
这个文化啊,就如同我们所说的球场精神,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这是玄学不重要,但在欧洲职业足球发展了这么百年,这个根植于当地社区文化或者就是我们说得更直白一些的人情债,依然是欧洲职业足球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且这里不仅仅完全是人情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情债、城市足球文化、青训选材带来的是欧洲职业足球建队周期时长的问题。
通常在美资投资体育项目中,他们的预期里,认为在三到五年内是可以有回报的,但三到五年,放在欧洲职业足球,即便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建队环境、建队运营,很有可能三到五年才能形成一支球队的龙骨,而如果真正想要把一支并非豪门的俱乐部建设为豪门,或者扶植一支老牌的落魄俱乐部重新登顶王座,复兴成功,再到最后真正能取得品牌效应稳定获得俱乐部增值,或许要比三五年的时间更加漫长。
而目前从美资投入的情况来看,耐心这个事往往是他们最不擅长的,那么紧接着就导致会出现像我的主队米兰红鸟集团和马尔蒂尼的理念分歧之争。
这也衍生出来目前美资体育在欧洲最大的问题就是,美国老板也许不懂足球,但他们一定懂赚钱,可一旦要实现赚钱这个目标,在如今职业体育已经走向存量市场的时代,降本增效就是美资首要考虑的问题,而这势必会破坏欧洲足球一以贯之的城市足球文化和人情债传统。
不过就像我在欧超的那期里说的,新的东西也并非决然就是坏的东西,如同芬威体育集团的老板约翰-亨利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所表示的,体育所有权的确已经从「夫妻店」转变为「艰难但有竞争力的企业」,在英超联赛中,美国的投资一直是这一转变的核心,现在在英超,这种家族办公室和机构资金,随着足球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地看到两者融合在一起。
只要有钱的流动,美资抢滩登陆对他们来说,依然是蓝海的欧洲足球市场,大概率不会在短期内消停,是利是弊,或许我们只能在未来更长的时间周期内,才能说真正的见分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