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从业15+ 年的人力资源从业者,我说点大白话。
前两年一家零售企业拥抱了数智化转型,我去找他们HR聊天,问她体验如何?
她苦笑着回答我:
感觉就是同事越来越少了。企业是追求效率的,数字化系统越完善,效率越高,就意味着人可以少一点了。否则,为什么需要花钱升级系统?
无论是数字化转型,还是拥抱人工智能,现在的企业一定会问:
这能提升「人效」吗?我都听麻了。
不仅是企业管理层,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慢,就算是过往一年招好几万人不眨眼的互联网大厂的一线员工,如今也不得不被上司推着讨论如何提升「人效」。
很多年轻人不喜欢这个词,这也不怪年轻人。
不少公司所谓的「提升人效」,说白了,就是减员增效,变相裁员。「人效」变成了开封府的虎头铡和狗头铡,一手砍人,一手砍预算。
但这种提效方式,真的对吗?
在我看来,一味靠裁员来提升「效率」,靠降低销售和营销费用控制成本。这可能会导致公司业务无法推进,反而进入恶性循环。
我比较赞同京东尹总的观点:
降本增效固然重要,但企业不仅需要降低生产成本,也要优化流程管理和组织管理。1)减员就能增效?
我了解一家互联网公司,规模还不小。
在如今的大环境下无法盈利,资本市场不买单,不得不一年之内搞了好几轮裁员。
人都砍掉了,谁干活呢?
有一个团队Leader在裁员时,把团队所有的设计师都裁了,包括能力最强的设计师,一个都不留,砍了30个HC,然后搞了一个骚操作。
他们上报业务需求,需要找外包公司服务,然后又让外包公司给自己送来了100个外包设计师,水平肯定是不如自己人,也不是每天到岗,沟通起来难度极大,团队效率也下降了。
其实成本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但公司只关注人员成本,忽视业务成本,被钻了空子。
优质案例也有,比如携程的3+2居家办公政策——允许员工每周在家办公两天。
为什么在减员增效的大环境下,收到经济影响最严重的旅游行业头部企业不做大规模裁员,反而是推行3+2工作制为员工提供弹性工作环境?
因为人在推行这个政策之前做过系统的测算,这个福利给到员工,经过测算在家办公的员工效率更高,提供居家/进公司的灵活选择又让员工感觉受到了尊重,更愿意留在公司了。
携程用数据工具做分析做决策,实现了和员工的双赢。
这才是拥抱科技,拥抱数字化,用数据做决策。
2)如何控制成本?
现在很多企业的做法就是直接砍掉预算,原来有的员工福利,砍了;原来有的营销渠道,不要了。
这种方式是:
「员工/业务侧降本」
但这是副作用的降本,未必真能增效。
又裁员,又控制预算,又砍员工福利,员工一定会焦虑担忧。
优秀的人才可能从中发现问题,就及时跑路了。
这时候,公司指望裁后余生、士气低落的员工,各个变身神笔马良,在没有足够支持的情况下变出好的业绩来?
不现实。
在精细化管理做得比较好的外企,很多公司宁可锁HC,也不会去动员工福利,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福利其实可以通过集采和供应商谈判的方式,降低成本。
「供应侧降本」
有一句古话是「买人一块一,买货九毛九」,买人给你提供服务的,宁可多花一点钱,让对方心甘情愿斗志高;买货的,货物没有感情,砍成本,不会影响交付质量。
还是以我比较熟悉的员工福利说起,
最常见的年节福利,也就是节假日时公司给员工准备的福利。——过节给员工送啥总是HR最头疼的事情。
礼品设计,供应商比价,产品送达,需要协调市场、行政、采购和HR多个部门,流程长,时间久,效率低。
但员工满意吗?不可能的,众口难调,就算是端午节采购粽子,也会有员工不满意。毕竟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需求的员工,对于福利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这其实就有数智化的空间,如今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拥抱类似京东锦礼平台的弹性福利平台。
通过平台,公司将福利预算以积分的形式打入员工个人账户。员工可以直接在手机上用积分兑换自己喜欢的商品。
我在Mercer的时候就体验过自家公司的弹性福利平台,一年大约有5000的积分(相当于5000元),不但可以给家人升级保险计划,还拿多余的钱买了个戴森,一直用到现在。
这种弹性福利方式不仅HR满意(省去了传统福利漫长的采购流程),提高了HR及采购部门的「人效」,也让员工满意(获得了福利的主动选择权),这笔钱花得更有效率了。
这才是真正的拥抱科技,拥抱数字化,用数据提升员工体验,提升团队效率。
3)报团取暖:树大好乘凉
去年有一次参加了某MBA的校友会活动,现场很多老板们都表示今年生意太难做了。
但同时他们也发现很多事情其实他们之间可以相互帮衬,甚至搞团购降低成本的。
但校友会搞了10多年,他们为什么刚刚想过可以抱团?
因为前些年日子过得太好,所以老板们无所谓,做好都是自己创业家的真本事(不是,其实是市场好)。
类似的,企业在采购中,从流程里找降本的方式很多。
抱平台电商大腿
如果团购不好找,就去谈平台电商。本质上,京东就是一个带着大家一起去和供应商谈价格的平台,而且还能蹭蹭平台的采购补贴,直接降低企业的支出。
以京东企业购为例,如果签了年框,客户还能享受更多的服务和折扣,年均综合成本降幅可达到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