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温,是冬季户外运动致死率最高的原因之一。雪山攀登、冰河穿越、极地徒步……压死运动者最后一根稻草的,往往就是失温。
低温,是最能考验户外装备性能的环境之一。几乎所有户外装备,在低温环境中,产品性能都会显著下降。
因此,评价一款户外功能性服装,它在运动过程中的「保暖」和「抗低温」性能是使用者首先要考虑的。
我现在正在阿里地区穿行,途径之地气候诡谲,特别是国庆之后,气温骤降,盘山路飞沙走石,河流滴水成冰。
虽然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走一次藏区,但今年这一次,沿途之所见颇有些不同。最直观的莫过于当地人的穿着。
这位牧羊小哥穿的是羽绒服,就在去年,我穿行于藏区腹地,所见之牧羊人穿的清一色都是动物皮毛制成的藏袍。仅仅一年,现代工艺制成的的羽绒服,已经出现在世界第三极的荒凉牧区。
继续前行至冈仁波齐山脚,沿途都是朝圣者。
女性依旧是传统藏袍,男性则是外穿羽绒服者居多。由此看来,羽绒服的保暖性已经在极寒之地获得了认可。
虔诚的磕长头姿势, 使得羽绒服手肘处磨损破烂。如果外面能套一件硬壳冲锋衣,应该会耐磨很多吧。赠送了一瓶饮料给这位朝圣者,我也继续着自己户外运动的朝圣之旅。
在国内户外运动中,对外套比较流行的叫法多是「软壳」跟「硬壳」。
所谓软壳,最大特点并不是软,很多文章甚至百度百科都给了它一个错误定义,将「软」作为它的最大卖点。其实很多软壳比硬壳还硬。
软壳多采用尼龙和抓绒材料制成。这两种材料都不吸水,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在短时间内,能防止小雨渗透。软壳主要功能就是轻防风、弱防雨、保暖舒适。
所谓硬壳,最大特点不是面料硬,而是实力硬。它具有高防水、高耐磨、高防风性能。可以长时间暴露在风霜雪雨之中,有效阻挡雨水和雪花渗透,从而保持体表干爽,防止身体失温。
现在有些轻量化的硬壳,可以做到极度柔软轻便。不穿的时候,用手抓揉成一团,直接塞到口袋里就行。我上雀儿山的时候,就穿了一件比手帕还软还薄的硬壳。
在过去,国外顶流的滑雪运动外套,采用软壳设计居多。因为要把硬壳做得柔软舒适,技术性太强。而始祖鸟这次为滑雪运动开发的Macai硬壳羽绒,一反传统,采用了硬壳叠加羽绒的一体化设计。
虽然顶着硬壳的名头,但这款功能性服装无论从外观上,还是摸上去的手感,都跟传统的软壳滑雪服一样柔软。
我想看看这款反其道而行的硬壳羽绒,除了滑雪,是否也适用于其他户外运动?这次的阿里之行,刚好是一个试炼它的机会。
前几天,我到达了阿里地区的圣湖—玛旁雍措,这里属于寒带季风干旱气候区,十月基本上不会下雨,顶多会下点雪,白天气温8度左右。
按理说,软壳的雪山外套就足以应付这样的环境了。徒步看看这个湖基本上不会遇到下雨,暴雨概率更低,所以对防水要求不高,没必要出动硬壳。
玛旁雍措背靠纳木那尼山脊,四周被山峦包围,湖面水平如镜,加上高原日光猛烈,湖畔一点都感觉不到寒意。
但等我绕过玛旁雍措边的吉吾寺,来到看起来同样平静的拉昂措边时,却被冻得直打哆嗦。
拉昂措被称为玛旁雍错的姐妹湖,也有鬼湖之称。传说中是一邪一正的两个湖。当时刮的是西风,估算超过7级。
拉昂措西边很空旷,没有任何遮挡物。软壳的雪山外套在七级寒风之下,其防风性能如同虚设,虽然气温没有到达零下,但 7级狂风透过外套穿透入身体,轻易就带走了体温和热量。
实践证明,软壳虽然也有防风性,但当风力超过一定极限之后,它的防风能力会突然失效。也就是说,软壳的防风是相对的。
在户外运动中,天气往往无法预测,你很难具体把握何时会遭遇狂风或暴雨。或许,我们10次有9次都不会遇到这么极端而不可控的天气,但哪怕遇到一次,也足以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
恶劣环境下,我们需要一件防风透气性能良好的硬壳来帮助我们保持体温。于是,我换上了Macai硬壳羽绒。
体感温度很快上升,暴虐狂风只是从身旁掠过,再也没有穿软壳时的那种冷风穿透感。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硬壳怎么总是强调防水性能,防风却是一笔带过?那是因为,如果面料能做到防水,就肯定能防风。只是能防水防风的面料,未必透气。
比如雨衣,你穿着雨衣运动,内衣很快会被汗水打湿,潮湿的汗水会带走更多体表温度,这也是为什么出汗后容易感到寒冷的原因。
Macai能让我在狂风中运动,没感觉到失温,是因为它兼具防风和透气的功能。对的,你没看错,Macai科技感很强的一点,在于它在阻止外部冷风进入的同时,还可以让内部的汗液快速挥发。
在过去,防水防风与透气,本来是相互对立和矛盾的。直到一款革命性的面料——GORE-TEX诞生,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Macai硬壳羽绒外表采用3L GORE-TEX面料,也就是一种特殊处理的三层结构GORE-TEX面料,使其防水、防风性能更佳,且更加耐磨。
GORE-TEX薄膜的小孔比水蒸气分子大700倍,人体的汗气能轻易透过薄膜挥发,这就是Macai硬壳羽绒即可以防风,又可以使运动中的身体经常保持舒适干爽的原因。
虽然防风得到了鬼湖验证,那防水的效果如何呢?天不下雨,只能人下水一试了。
这是我第一次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划艇,用的是勺子桨,比较容易带起水滴。
即使是风平浪静的湖面,桨起桨落带起的水花,很容易就将衣服打湿。如果有风,那就基本会湿透。高原地带,完全无风的天气是极少见的。
风势加持之下,划艇服如果不防水,很容易就会全身湿透而失温。
我以前做黄河漂流攻略的时候,以为首漂黄河遇难的七位勇士都是落水溺亡的。后来亲身漂过黄河上的死亡地带才明白,真正致命的原因是失温。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干式防水服完全可以解决水上保温这个问题呀。我手头有两套售价过万的干式防水服,但很少穿。因为一穿上,我的活动能力会大大受限。
在真正的皮划艇探险过程中,我每天挥桨的频率是以万次计的,日均能达到6-7万次左右。这样的高强度运动,如果衣服有束缚感,除了人感到难受之外,运动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这次特意体验了一下Macai硬壳羽绒,别说水滴,直接用勺子桨瓢水到硬壳外套上,里面的羽绒也丝毫没受到影响,干爽依旧。
最重要的是,手臂频繁挥动桨的时候,衣袖没有紧绷感,肩部运动的灵活性没有受到影响。衣服贴合身形,羽绒没有臃肿感,穿着体感轻便舒适。
这应该是E3D立体剪裁的功效,三角片和铰接设计,增强了关键部位的运动灵活性。将很难两全的「高蓬羽绒」与「灵活贴合」兼容到了一起。
防风和防水验证之后,剩下的就是保暖了。衡量羽绒的保暖性通常有两个指标:充绒量和蓬松度。
如果单看充绒量,Macai硬壳羽绒和普通羽绒有很大区别。
南方薄款羽绒服充绒量一般在100克左右;
寒冷地带的羽绒服充绒量,通常在200克以上;
Macai硬壳羽绒m码,充绒量在69克上下。
为什么Macai的充绒量比其他羽绒服少?难道是为了省一点鹅绒钱?
以我个人经验,在零下10度的户外场景中,如果人在非运动状态之下,最少要200克以上的充绒量,羽绒服才能够保持体温。
但如果人在运动状态中,例如滑雪、雪山攀登,或者在冰河里划艇,对衣服的保暖要求就会大大降低。因为人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身体本身就会产生大量热量。
不到100克的谜底就是:Macai硬壳羽绒是为了运动而设计的。在相同气温之下,人的静态保暖需求和动态保暖需求有很大差别。
设计师充分量化了运动过程中需要的保暖量级,最终定义了最适合滑雪运动的最佳充绒量。同时,由于Macai硬壳羽绒出色的防风性能,更能大大降低风寒效应。
为了最大化保暖效果,Macai采用了羽绒和合成保暖材料分区填充的技术手段。在易受潮的肩部、腋下、袖口等部位,填充始祖鸟独有专利的合成保暖材料Coreloft™。
较羽绒而言,Coreloft™可以帮助局部快速排湿,避免湿气沾染羽绒,确保Macai硬壳羽绒在潮湿环境下保暖性能依旧,提供舒适体感。
至于蓬松度,Macai硬壳羽绒采用的是750欧洲鹅绒。轻量的同时保暖性出色,达到了保暖与灵活性的最大平衡。
也许有人又要问了:那我买一件硬壳,里面再套一件羽绒服不就完了,何必要弄一件连体设计的硬壳羽绒呢?
我还是用亲身经历来回答吧。在2015年漂流黄河时,源头(巴彦喀拉山)的气温达到零下10度,风力5级左右。当时我穿的就是一件70多克的羽绒服,外套一件单层的硬壳冲锋衣。
在高强度的划艇运动中,这种穿着基本不会感到寒冷。唯一缺陷就是:
划艇运动的动作很大,羽绒服与硬壳之间随着挥桨动作不断产生摩擦,使得羽绒服某些部位卷缩起来。这些因为摩擦而卷缩的部位逐渐失去了保暖功能,容易使身体产生局部失温。
这种局部失温倒不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只是让人觉得不舒服而已。当时我就想,我需要一件羽绒服跟硬壳冲锋衣一体的衣服。
Macai硬壳羽绒的设计,充分避免了运动动作过大时,保暖层(羽绒)和防风层(硬壳)之间的摩擦。
再加上羽绒的立衬结构,增大了羽绒填充空间,让羽绒更蓬松的同时,完全贴合身体曲线,提升了保暖性能。
无论穿着划艇亦或登山,都不用担心失温。
阿里之行的实践证明,这款为滑雪运动设计的硬壳羽绒,在徒步、划艇和登山等户外运动中,表现同样出色。即无失温之忧,在零度的低温环境中,性能也没有丝毫下降。
阿里地区不停呼啸的狂风,太阳发出的灼人热浪,阴影下的冰雪极寒,在起伏的原野和巨大的岩石之间,个人显得如此渺小与脆弱。
幸运的是,我们拥有了现代科技加持的各种户外装备,让我们可以在恶劣环境中,全身心去感受和经历。然后一小步一小步向前,慢慢迈向自己的大目标。
从这一点来说,我要感谢所有不断追求创新,为我们户外爱好者设计和生产出高效能服装的品牌。这里面,当然不会少了Macai硬壳羽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