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2024年底前,2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迎「重算补发」!有人补5.9万

2024-09-30社会

作为全国超1.4亿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保障晚年基本生活的经济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高低不仅能够决定退休人员能否实现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依,同时也是在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社保体系下社会回馈多缴、长缴参保人员的一种相对明显的表现形式。

一般来说,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越高,则意味着退休人员的经济保障能力越强,越容易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依,同时极大的减轻子女在养老层面的经济负担;反之,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越低,则退休人员的经济保障能力越弱,仅仅凭借社保养老金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恐并不足以维持日常生活所需的开支,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依也更无从提起。

从这个角度而言,在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国家鼓励全国近3.8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遵循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基本原则来提高自身退休之后的养老金待遇,进而进一步改善基本生活质量,同时助力实现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依。

养老金「并轨」

据悉,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我国城镇职工并行2套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别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然而,恰恰是因为制度设计层面的差异,导致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所享受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明显高于体制外的企业退休职工。

因此,为了消除两者之间的待遇差距,同时也是为了确保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公正且可持续运行,国家自2014年10月1日起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企业职工统一实行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改革了体制内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发办法,这一过程被称作为养老金制度的「并轨」。

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如何计发?

根据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规定,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需同时满足2个前提条件。其一,累计缴费满15年;其二,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

正常情况下,满足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可在依法、依规办理退休手续之后于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且基本养老金待遇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简单来讲,即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者对应的计发公式如下:

①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处省份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参保缴费年限*1%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存储额/养老金的计发月数

这里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对于享受视同缴费年限的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除了计发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外,还将依照其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再给予计发过渡性养老金,即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若有),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

③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处省份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2024年底前,2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迎「重算补发」

上文提到,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在累计参保缴费满15年且同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前提条件下,即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但根据目前的制度,2类人的养老金待遇将迎来重算补发。

①体制内退休「中人」养老金待遇重新核算和补发

为什么体制内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待遇会进行重新核算和补发呢?具体来看,有2点:

其一,在养老金并轨10年过渡期内退休的「中人」,其基本养老金采取的新老办法待遇标准对比计算的方式,若新办法待遇标准高于老办法,则具体如何计发可参考下图所示:

其二,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待遇采取的「预发」方式,而预发基本养老金与实际待遇之间往往会存在差异,所以需要重新核算待遇并将差额的部分补发。

以甘肃高台县为例,当地截止到6月5日便完成了机关事业单位2022年退休「中人」待遇重新核算工作,并对155名退休「中人」的养老待遇完成了补发,补发的养老金总计为916.78万。由此2项数据可计算得出,平均每个人补发的养老金待遇为5.9万元。

再比如湖北麻城市,根据当地人社局披露的消息,当地机关事业单位2023年度退休「中人」新办法待遇重算及补发工作已经于5月份落实到位。其中,涉及全市972名退休「中人」。

由这两个地区的示例我们不难看出,不同地区体制内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待遇重新核算和补发到账时间并不是一致的,具体何时会将这笔养老待遇补发到位仍需要以实际为准。

②2024年1月1日及之后新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重新核算和补发

事实上,除了体制内退休「中人」的养老待遇会迎来重新核算和补发之外,在2024年1月1日及之后新退休的人员,其基本养老金也会迎来重新核算和补发差额。

据悉,在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水平或者当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公布之前,社保经办机构往往会按照上一年度的计发基数或者上上一个年度的全口径社平工资水平来作为依据测算并预发临时养老金,而随着全口径社平工资水平的提高,预发的临时养老金与退休人员实际应该享受的待遇水平之间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额,所以需要对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进行重新核算,然后将预发与实际应发之间的差额补发到位。

以福建举例,2022年度当地全口径社平工资为7020元/月;2023年当地全口径社平工资水平为7388元/月。而若按照2022年的数据计算2024年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显然会导致预发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与实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2023年度全口径社平工资水平公布之后,社保经办机构需要对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进行重新核算并及时补发。

结语

总的来说,退休人员所享受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是其保障晚年基础生活的经济支柱,在预发基本养老金和实际应发基本养老金之间存在差额的情况下,社保经办机构的确需要对退休「中人」以及2024年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进行重新核算,然后将差额的部分予以补齐。

当然,恰如上文当中所提到的,无论是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待遇重新核算及补发,还是2024年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的重新核算及补发,在不同的地区,具体执行的时间并不是相同的。所以,这笔钱何时会到账,仍需要多多留意当地公告,且以实际到账时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