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洞庭湖治理新跨越

2024-12-17社会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奉永成
隆冬时节,洞庭湖仍然景象万千。成千上万的白鹭、野鸭、天鹅追逐着水流,飞进芦苇丛里,为苍凉的冬天增添了生机。
洞庭湖是三湘儿女的母亲湖,也是湖南治水的「主战场」。近年来,湖南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引领,系统推进洞庭湖保护与治理,实现新跨越。如今的洞庭湖一湖碧波映天际,江湖万里水云阔。
(如今的洞庭湖一湖碧波映天际。图片来源新湖南)
防范「头等威胁」
洪涝灾害历来是洞庭湖的「头等威胁」。兴水利、除水害,保洞庭安澜,势在必行。
12月15日,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抓紧施工,确保年度建设任务顺利「收官」。
堤防,是抵御洪水的第一张「王牌」。近年来,洞庭湖区142公里长江干堤加高加固,24个蓄洪垸1161公里堤防为湖区筑起一道「铜墙铁壁」。2022年初,水利部批复同意城陵矶站警戒水位由32.5米调整为33.0米,提高0.5米。警戒水位提高,从一个侧面表明洞庭湖防洪能力提升。
蓄滞洪区,是防御流域大洪水、保障整体防洪安全的关键「底牌」。湖南全面推进钱粮湖、共双茶、大通湖东三大垸安全建设一期工程和分洪闸工程。分洪闸、安全区和安全台,成为垸内蓄洪区13.44万居民的「保护神」。
曾经,洞庭湖区在外河洪水和内涝的双重夹击下,水患不断。湖南通过撇洪、闸排、滞涝、电排等综合措施提升洞庭湖区排涝能力,为「全国粮仓」夯实安全根基。
近10年,湖南持续推进洞庭湖区重点区域排涝能力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大中型泵站为龙头,内湖和撇洪河为依托,小型泵站及河网渠系相结合的排涝格局,有效缓解渍涝灾害。
(洞庭湖通过加强泵站建设,缓解渍涝灾害。通讯员供图)
彰显水系活力
在人们印象中,洞庭湖是「水窝子」,不缺水。但「水窝子」却常常喊「渴」。
由于长期泥沙淤积和近年来江湖关系变化等影响,枯水期「长江水」进不来、「洞庭水」留不住成为新常态。
湖南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洞庭湖北部地区水网,为洞庭湖「解渴」。
2018年补水一期工程启动,2023年补水二期工程完工。两期补水工程打通了洞庭湖补水的「任督二脉」,新增补水流量达338立方米每秒。如今,洞庭湖8个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引水排水蓄水效率明显提升。在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的大旱中,补水工程「马力全开」,为洞庭湖北部地区累计补水超10亿立方米。
补水既要联通大水网,还要畅通「微循环」。通过开展洞庭湖区沟渠塘坝清淤增蓄专项行动,疏浚沟渠、清淤塘坝,加快水网循环,源头活水源源不断送到田间地头。
依托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建设,湖区人民喝上了安全放心水。洞庭湖周边16个大规模水厂,每天供水达48.09万吨。截至2023年底,洞庭湖区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959处,城市管网延伸到千家万户,将汩汩清泉引入千家万户。
(长江干堤君山风景优美。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摄)
见证生态质量
隆冬时节,洞庭湖湖风吹动,飞鸟腾空,活力彰显。
大通湖是洞庭湖区最大的内湖,水质一度退化到劣Ⅴ类。湖南实施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区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为大通湖「刮骨疗伤」。通过改扩建涵闸、改造生态补水泵站、建设湖岸生态带等措施,截污水、引活水,国控断面水质达Ⅲ类。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湖南系统推进洞庭湖水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河湖水系连通等,筑牢洞庭湖生态屏障。
积极推进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行动,全面推进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畅通洞庭湖区垸内外水系,洞庭湖水质得以改善。总磷浓度由2015年的0.112毫克每升下降为2023年的0.054毫克每升,西洞庭湖、南洞庭湖的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湖区生态正全面复苏。
开展「洞庭清波」等专项行动,加强洞庭湖生态环境管护。幸福河湖、乡镇样板河湖、水利风景区,润泽湖区百姓幸福生活;黄盖湖、柳叶湖、黄家湖等一批生态优良的精品景区,成为「网红打卡地」。
创新模式,走出一条洞庭治水好路子。重点垸堤防加固工程吸引金融机构「试水」洞庭。数字孪生洞庭湖系统为防汛抗旱、工程调度、综合管理增添「智慧」。
今年春天,一群江豚结伴来到南洞庭湖「春游」,成为洞庭湖生态环境蝶变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