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深观察丨进口天然气 欧洲能指望谁?

2025-01-08社会
由于乌克兰拒绝续签相关协议,经乌向欧洲输送的俄罗斯天然气于新年伊始彻底中断。眼下正值隆冬,「断气」给欧洲多国带来影响。
据彭博社当地时间6日报道,欧洲正在以2018年以来最快的速度消耗天然气储备,目前其储备充盈率已从峰值骤减25%,降至约70%。
而从本月8日起,随着寒冷天气从欧洲西北部蔓延至更多地区,导致各地供暖需求增加,天然气储备消耗量预计将进一步攀升。
△彭博社报道截图
「这对欧洲的伤害远大于对俄罗斯的伤害」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作为欧盟最大的单一天然气供应方,共通过包括乌克兰管道在内的6条主要管道向欧洲输气。冲突爆发后,随着欧盟对俄实施制裁并制定对俄能源「脱钩」政策,俄罗斯对欧供气量锐减。
对于斯洛伐克等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严重、且获得欧盟一定过渡安排的国家来说,通过乌克兰管道接收俄气是它们能源安全的最大保证。而现在,这个保证也没有了。
乌克兰「关闸」后,斯洛伐克只能通过输自捷克、波兰、匈牙利和奥地利的天然气来供应本国市场,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斯洛伐克通讯社:斯洛伐克政府新闻办公室6日称,由于乌克兰方面不参加原定7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有关天然气过境问题的谈判,欧盟委员会取消了此次会议。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指责乌方拒绝续签协议损害了斯方利益,并将导致整个欧洲的天然气和电力价格上涨。
他表示,斯政府将开会讨论应对措施,包括停止对乌克兰供电。
菲佐强调,「对于拥有主权的斯洛伐克来说,唯二的选择就是恢复俄罗斯天然气对我们的过境运输,或者补偿我们近5亿欧元的公共财政损失」。
△路透社报道截图
按照菲佐的说法,失去俄气不仅会影响斯洛伐克的能源安全,还将使斯方失去俄气经斯输往欧洲他国的过境收入,同时会让斯方为引进非俄罗斯天然气支付额外的过境费。
斯洛伐克国有天然气进口商SPP公司负责提供该国所需约三分之二的天然气。SPP日前表示,乌克兰「关闸」将使该公司承担约9000万欧元的额外成本。
△路透社报道截图
菲佐进一步估计,乌方「关闸」对欧洲的伤害将远大于对俄罗斯的伤害:欧洲家庭和企业每年可能面临400亿至500亿欧元的天然气价格上涨,以及600亿至700亿欧元的额外电力成本。
△彭博社报道截图
当地时间6日,作为欧洲天然气交易基准的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接近每兆瓦时49欧元,创下自年初俄罗斯过境乌克兰输欧天然气断供以来欧洲的最高气价。
媒体分析认为,虽然欧盟今冬不太可能耗尽天然气储备,但由于目前的气价已比去年同期涨了很多,重新补足储备的成本可能会高于预期。而能源价格再次上涨将进一步加重民众生活成本,并损害欧盟的竞争力。
△比利时【布鲁塞尔时报】报道截图
「欧洲必须吸取教训」
乌克兰「关闸」后,不少人寄望于目前硕果仅存的「土耳其溪」和「蓝溪」两条过境土耳其的管道。
但有分析称,这些管道输送的绝大部分天然气主要满足土耳其国内需求,而且土耳其自身的天然气输送能力有限,难以填补乌克兰管道中断产生的巨大缺口。
△欧洲新闻网:中欧国家虽然可以通过「土耳其溪」获得俄罗斯天然气,但这条管道不足以完全弥补乌克兰管道中断造成的损失。
这个选择还只限于获准继续在一定时期内进口俄气的欧盟国家。至于那些已经跟俄气「脱钩」的欧盟国家,处境更不乐观。
除了依靠极不稳定的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外,欧盟多数国家只能从美国、卡塔尔等国购买液化天然气(LNG)。美国也由此成了欧盟最大的LNG供应国。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已经预言:只有美国会从乌克兰的「关闸」决定中获益。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2024年的最后一天,美国LNG的市场需求创下历史新高,达到每天4.3亿立方米。预计到2025年,美国LNG市场需求将增至每日5.05亿立方米。而随着多个新项目的投产,2028年更是有望达到每日6.84亿立方米。
分析认为,这一趋势将推动美国LNG产量进一步上升,同时推高主要交易市场的价格。
△路透社报道截图
而欧洲加大对美国LNG的进口也给自己带来了新的风险。
在放弃了多年来一直依赖的廉价俄罗斯天然气后,欧盟在2022年对美国LNG押下了重注,为增建LNG接收、气化等基础设施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并与美国能源企业签署了数十份新合同。
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高级研究员艾拉·约瑟夫提醒,受飓风等自然灾害以及美国能源政策经常随执政党派变化而变化等因素影响,美国LNG价格波动大,且供应稳定性无法保证。
△艾拉·约瑟夫(资料图)
有媒体也发文质疑:誓言要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欧洲,现在又打算简单地用美国取代俄罗斯?!
数据显示,2023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LNG占其进口总量的近50%,较2021年俄乌冲突爆发前增长近一倍。时至今日,LNG已超过管道天然气成为欧洲最重要的供应来源。
在美国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分析师贾勒-马卡雷维奇看来,依赖美国LNG将成为欧洲新的能源风险。「在经历了过度依赖单一能源供应造成的安全风险后,欧洲必须得吸取教训了」。
△美国【政治报】网站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