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反电诈不停歇,这份亮眼「成绩单」请查收!

2024-07-23社会
引言
中央宣传部、公安部于6月24日联合启动以「警惕诈骗新手法,不做电诈工具人」为主题的「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加强反诈宣传力度,切实增强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同时,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成效显著、引人瞩目。
一、提升反诈意识,不当「工具人」
1、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平均年龄为37岁
据统计,2023年,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的平均年龄为37岁,18岁至40岁的占比为62.1%,41岁至65岁的占比为33.1%。
(制作:法治网舆情中心 数据来源:公安部)
2、何为电诈「工具人」?
【法治日报】在【公安机关打防并举提醒群众勿做电诈「工具人」】一文中提到,「这是对帮助电诈团伙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相关人员的统称。电信网络诈骗各环节都需要‘工具人’,有供卡类、金融支付工具类、转移案款类、提供通信技术支持类等不同类型的‘工具人’」。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工具人」具有犯罪的故意、过失,则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诈骗罪共犯。
据公安部刑侦局有关负责人梳理,在电诈犯罪链条中,电诈分子需要将诈骗钱款分散转入多个层级的他人银行账户中,隐蔽诈骗钱款来源,逃避公安机关追查。境外电诈分子通常远程操控境内的手机等设备拨打诈骗电话,冒充境内号码。电诈分子还使用他人互联网账号,或冒用身份向亲友骗钱,或用来发布违规广告、推广引流信息。为完成上述违法犯罪行为,电诈分子大肆收购、获取「两卡」和个人信息,发展「跑分」洗钱、推广引流等网络「黑灰产」,利用多种手段利诱蒙骗群众成为电诈「工具人」。
3、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公安部公布了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包括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购物服务、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虚假征信等常见类型及典型案例。
其中10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8.4%,刷单返利类诈骗是发案量最大和造成损失最多的诈骗类型,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的个案损失金额最大,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发案量明显上升,已位居第三位。
(制作:法治网舆情中心 数据来源:公安部)
二、「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掀起社会反诈热潮
电信网络诈骗危害公众财产安全,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不断翻新,令人深恶痛绝。「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掀起社会反诈热潮,进一步提升公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能力,夯实全社会抵制电信网络诈骗的牢固根基。
根据活动安排,各地各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的「五进」活动,围绕本地区、本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强化对企业商户、财会人员、未成年人、老年人的精准宣传,集中公布一批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和最新诈骗手法套路,进一步提升群众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主要新闻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将持续推出系列反诈报道,加强社会宣传教育防范,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宣传精准度,持续掀起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新热潮。
此外,形式新颖反诈宣传活动持续点燃公众参与热情,助推反诈工作更高质量发展。例如,由国家反诈中心举办,以「落实反诈法,全民在行动」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反诈短视频大赛成功举办,一批制作精良、创意十足、喜闻乐见的优秀反诈短视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从微博数据来看,#你我同心反诈同行# #全国反诈短视频大赛获奖作品展播# #警惕诈骗新手法#等微博话题累计阅读量超11.8亿,舆论反响热烈,反诈声量持续高涨。
(制作:法治网舆情中心 数据来源:微博)
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成效显著
2023年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深化运用「四专两合力」总体思路,全力推进打防管控建各项措施,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制作:法治网舆情中心)
公安机关雷霆出击,多举措守护群众「钱袋子」,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成效显著。
(制作:法治网舆情中心 数据来源:公安部)
法治网舆情中心
作者:刘思源
来源: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