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卓泳
「通关一年多了,我们一直没时间来走走,现在趁春节假期跟家人过来玩,这里依然还是购物天堂。」春节期间,证券时报记者在香港一家餐厅见到从上海飞来香港的黄先生及其家人。他说,这是他疫情之后首次来到香港,丰富的商品种类仍然吸引着他,部分商品价格甚至低于内地,让他们有很大的购物欲望。
龙年春节,粤港澳大湾区生活圈加速融合。记者走访香港街头、深圳各大商超、代表性景点发现,2023年以来港人北上和内地游客南下消费的盛况在春节被推至高潮。
内地游客赴港旅游,消费习惯已不仅限于「买买买」,他们的喜好变得更加多元。在多个社交媒体上可见,内地不少游客钟情于香港的秀美山海。叮叮车、天星小轮、山顶缆车等多处历史文化景点,以及颇具当地人文风情的标志性建筑都成了网红打卡点。
港人「北上」消费热潮也此起彼伏。春节期间,在深圳龙华Costco(开市客)和前海山姆,上午10点多,就已聚集了不少前来购物的香港人,服饰和生活用品专区最受青睐。「我们一早就坐专线巴士过来了,这里有很多东西都比香港的便宜,买得过。」香港消费者顾先生表示。
实际上,过去一年,无论是港人「北上」还是内地游客「南下」,各口岸人潮涌动已是常态。春节期间,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的火爆程度甚至超过了疫情之前。以经深圳各口岸赴港的情况看,据统计,2月12日大年初三,深港陆路口岸出入境旅客81.25万人次,刷新了自深港陆路口岸2023年初恢复通关以来的日通关纪录,其中,出境42.51万人次,入境38.74万人次,比2019年2月7日大年初三增长了5.82%。
往返香港与内地,说走就走、说见就见,背后离不开「软联通」与「硬联通」的加持。
「软联通」方面,春节期间,记者走访香港街头的各大小商店、超市发现,与以往刷八达通消费不同,如今内地游客消费基本都可用微信或支付宝支付,甚至店员也会主动询问「用支付宝还是微信」,即便是自助点单购物机,也可选择这两种支付方式。相比疫情前,微信和支付宝等内地消费者常用的支付方式在香港的使用范围更广。
香港人北上消费,同样享受到这样的支付便捷。目前香港人北上消费,可用微信香港钱包、Alipay HK(港版支付宝)或者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等多种新型支付方式,来代替刷信用卡或直接支付现金。比如,在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模式方面,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率先试行与香港八达通互联互通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香港居民已累计申领近2.5万张数字人民币「硬钱包」。
「硬联通」方面,港澳同胞北上内地团聚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春节的特色。记者春节期间走访珠三角多个城市时,也多次看到「北上」的港车和澳车。随着「澳车北上」「港车北上」等政策实行,港珠澳大桥通行车流量持续增长。截至今年1月16日,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已累计验放「北上」的香港、澳门单牌车150万辆次。
乘着消费东风,深圳有多个购物中心和部分知名景点都新增了往返香港的跨境直通车专线,如前海壹方城、欢乐港湾等。部分香港旅行社也顺势推出前往内地知名仓储超市的旅行团,抢占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