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掘进突破3000米

2024-12-07社会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昂
12月6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掘进至第1500环,到达3000米大关。该隧道由沪杭客专公司建设、中铁隧道局施工,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实现高铁穿越长江不减速的壮举。
作为沪渝蓉高铁控制性咽喉工程,崇太长江隧道是目前世界独头掘进距离最长(11.325千米)、盾构直径最大(15.4米)、过江设计时速最高(350公里/小时)、长江水下最深(89米)的高铁隧道工程。隧道全长14.25千米,其中盾构段长13.2千米,由「领航号」盾构机(总长约148米,总重约4000吨)承担主要掘进任务。
中铁隧道局科研团队通过深入钻研攻关,打造了「智能感知、智能设计、智能预制、智能掘进、智能安装、智能构筑、智能环控、智能运输、智能管控」等九大智能建造技术成果,形成盾构隧道智能建造V2.0技术体系,将智能化理念和技术深度嵌入到崇太长江隧道建造全过程,并在崇太长江隧道项目常态化应用,同时该技术体系在2024年11月18日上海召开的土木工程技术创新与智能建造学术研讨会上以【盾构/TBM隧道智能建造蓝皮书】的形式面向全行业顺利发布,得到了谢礼立、何华武等20余位院士的肯定。
中铁隧道局崇太长江隧道项目部项目经理许维青介绍:「之前盾构智能掘进主要是以控制盾构机姿态为主,各系统之间需人工配合,控制效率不高;采用智能掘进新技术后,泥水环流、压力控制等各个系统实现了一键关联、多系统协作,更精准、更精细、更高效、更安全。」
沪渝蓉高铁建成后,将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间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于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