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妇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支持用人单位将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工作方式灵活、工作环境友好的岗位设置为「生育友好岗」,原则上提供给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劳动者。
随着人口形势的变化,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先后推出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特别提出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要求强化职工权益保障,完善促进妇女就业政策等。
由于生育问题牵涉层面广泛、利益多元,生育支持政策在推进落实中往往面临不小阻力。其中,就业问题就是影响生育的关键「节点」之一。在多地的调查中,经济负担重、就业保障不到位和担心无人带孩子,都是排在前三的制约生育意愿因素,这几大问题都与就业密切相关。因此,解决好就业问题无疑是支持生育的关键。
一些地方在落实就业保障政策、支持女性灵活就业方面已经有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不久前,山东青岛推出首批「妈妈岗」计划引发热议,这些灵活上班、弹性工作的岗位受到热烈欢迎。不少网友感慨,妈妈们终于可以平衡家庭和工作了。在此前,黑龙江、四川、安徽、福建等地也都探索过「妈妈岗」的新型就业模式。
此次上海首提「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仍具有多重重要意义。
首先,「生育友好岗」的概念比「妈妈岗」更具普适性。「妈妈岗」的出现,虽然让很多家庭尤其是「宝妈」群体感到暖心,但也有人表示,生育养育孩子不只是妈妈一方的事,「妈妈岗」难免会给人一种「生育更多是女方的事」的观感。相比之下,「生育友好岗」考虑到了这种细节,它淡化了生育养育过程中的性别意识,推出的措施也并非专门针对女性,这更有利于体现家庭在生育养育中的性别和责任平等,是一种进步。
其次,政策覆盖面更广。「生育友好岗」要求用人单位从实际出发,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或远程办公、灵活休假、绩效考核等柔性管理方式,为劳动者兼顾工作和生育提供便利。此前的「妈妈岗」提供的就业岗位多集中在家政、餐饮、保安等领域,「生育友好岗」除了这些行业外,还关注到了平台经济、数字经济、文创经济、银发经济等新经济形态领域。这既为更多人实现弹性就业提供了更大可能,也深度符合上海就业市场的实际状况。
再者,政策支持更为系统。【通知】明确,「生育友好岗」用人单位应当优先为生育再就业女性提供产后返岗再培训。对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和评价的「生育友好岗」劳动者,可按规定享受相应的职业技能提升补贴。通过对「生育友好岗」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和真金白银的补贴,可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减轻其经济负担。
此外,【通知】还支持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积极开展养老护理、家政服务、育婴保育、健康照护,以及互联网营销、全媒体运营等职业技能培训;督促用人单位严格落实对女职工产假、生育奖励假、陪产假、育儿假等生育假期的特殊劳动保护。这一系列措施都戳中了年轻人的现实痛点,将对「生育友好岗」的支持建设,延伸到了对生育友好型职场的支持。
好政策更需要真落实。要让职场更加生育友好,除了相关部门的政策规范与指导之外,还需汇聚各方资源力量,平衡用人单位、劳动者等各方利益,通力合作,才能让政策落地生效。期待「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的出现,成为撬动「生育友好」的新支点,实实在在地为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助力。
澎湃特约评论员 土土绒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