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大年初五,江津区朱杨镇板桥社区一居民家中,12岁的小雨一早就坐在崭新的书桌前,认真地做寒假作业。她的房间被布置得温馨粉嫩,书桌上摆着台灯等学习用品,旁边是一张可爱的儿童床。「这就是我梦想中的房间,以后要在这里好好学习!」小雨开心地说。
▲小雨在温馨的「童心房」写作业。记者 张莎 摄
小雨的父亲早逝,母亲患有间歇性精神障碍,被民政部门认定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过去,她的房间极其简陋,斑驳的墙体,残破的天花板,一张老旧的床,房间灯光昏暗。最重要的是,空荡荡的房间里没有一张供她学习的桌子,只能在床上、饭桌上到处找地方写作业。
「好想拥有一盏亮亮的灯用来看书、写字,一张软软的床做一个甜甜的梦」,在一篇作文里,小雨曾写下这样的语句。
2024年底,江津区民政局精心打造的「童心房」项目将小雨纳入帮扶对象,区民政局和朱杨镇工作人员根据小雨家的实际情况,为她量身定制了改造方案,「爆改」生活空间。
崭新的书桌、舒适的床铺、温馨的房间……小雨改造后的新房间,不仅换了新床,还增加了床垫、床头柜、书桌、书椅、衣柜。
这个春节,小雨大方地邀请同学参观新房间,「她们都很喜欢!」不管是小屋还是陈设,都给人一种亮堂堂的感觉。
江津区民政局负责人介绍,为改善小雨这样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困境、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环境,在「童心房」居住环境改造项目中,工作人员逐一入户走访,了解儿童改造意愿。每一间「童心房」虽有标配,也可「私人定制」。目前,江津区已先后统筹福彩公益金20万元,为41名困境、留守儿童进行房间改造,配备必要的学习、生活等家具用品。今年,该项目还将持续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居住环境「硬件」设施的同时,江津区民政局还先后启动「津童守护」安全教育、「七彩阳光」防性侵、「向日葵」心理健康服务等社工项目,守护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安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