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便民惠民利民行动,他们一直在路上

2024-12-04社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资中县人民医院积极响应,以持续改善医疗服务为己任,多措并举,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经济的医疗服务。

认真落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指在统一的技术和质控标准下,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相互认可对方的检查检验结果。为了方便患者直观了解检查检验互认项目,医院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相关信息。医院还设置了温馨提示牌和咨询窗口,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知晓率。

在绵阳打工的刘先生,患病回到家乡资中治病。他说:「我在人民医院看病时,医生问我最近做了哪些检查后,就没开同样的检查,给我省了好几百块!」

自此项工作开展到今年10月,医院共互认检查检验项目823次,为患者节约了61171.89元。不仅为患者节约了时间和费用,还提高了医疗效率。

「互联网+诊疗」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医院积极开展互联网+诊疗工作,今年6月互联网医院正式运行,截止10月共问诊1394名患者,为患者节约挂号、诊查费用4.18万元。开展药品配送41次,开具线上处方121张,患者对医生满意度100%。8月,「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正式启动,165名业务娴熟的护理骨干加入平台「网约护士」库,提供安置胃管、尿管、伤口换药等17项护理服务。迄今共上门服务12单,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就医。一位服务对象的女儿退休前也是一名医生,对提供上门服务的医护人员给予了高度评价:「你们不仅解决了我父亲的烦恼,还避免了频繁更换尿管带来的生理损伤风险和经济损失。」

便民服务重细节。医院在门诊大厅及入出院办理处设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患者的诊疗检查预约、退费、轮椅租用等多项业务,提高了患者就诊效率和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实行分时段预约诊疗、检查,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门诊预约诊疗率达70%,预约检查率达60%。在门诊每个楼层都设立了收费、咨询处,每个诊疗区都配备了导诊护士。设置了检查检验排队叫号系统、自助报告打印机,引入了影像5G云服务,实现了医疗数据的高速传输和远程协作。

让信息多跑路病人少跑路。「我们医共体总医院设有远程心电会诊中心、医学影像中心,22家乡镇卫生院所有患者的心电图、DR、CT资料都会上传到总院,实行下级检查,上级诊断的模式。」院长尹智介绍,医院于2015年9月开展了远程影像诊断,2017年初向各乡镇卫生院投放远程心电诊断设备,同年投放完成并上线运行远程心电诊断。自开展以来到今年10月,远程心电诊断380361人次,远程DR诊断438513人次,远程CT诊断79903人次。分别为远程心电图检查患者、远程DR检查患者、远程CT检查患者节约了494万元、1162万元、511万元。

多学科联合诊疗见实效。2024年5月,医院建立了多学科联合诊疗中心(MDT),对部分疑难危重及全院大部分四级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多学科诊疗。到10月,共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456次,门诊13次,住院443次,其中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联合诊疗352次,疑难病例多学科联合诊疗104次。在多科专家的共同协作下,为患者制定更加安全有效的诊疗方案,同时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有效为患者解答就医过程中的困惑及疑问,使患者更安心更放心地就医。

二级急救站让急救效率成倍提高。为了提高较远地区的急诊急救效率,医院于2023年10月建立了资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球溪急救站,于2024年5月建立了资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发轮急救站,为球溪、龙结、发轮、罗泉、高楼等周边乡镇居民提供急救服务。二级急救站启用以来,共急救961人次,免出诊费用86471.5元,有效缩短了辖区急救半径,显著提升了急救响应速度,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对保障辖区居民的生命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重点人群看病有「医」靠。医院对七类重点人群100%落实了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截止10月已对1385人次开通了绿色通道,切实减轻了患者垫资压力和经济负担。

在资中县人民医院的系列便民、惠民、利民服务措施下,群众的就医体验、获得感、满意度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需求无止境,服务不停歇。」医院将进一步提质增效,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精心打造区域医疗中心,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林久章)

来源:资中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