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宠物

如何委婉的告诉孩子宠物过世了?

2020-10-28宠物

真巧,就在前几天,我一个朋友也跟我我诉苦:不知道如何孩子交代,她的宠物已经过世。起因是,朋友周末带女儿逛了个公园,钓了个鱼,在小贩殷勤的建议下,孩子抱着把「小鱼养成大鱼」的美好梦想,买了鱼缸和鱼食开开心心回了家。

朋友知道:这鱼铁定养不长大。可孩子仿佛着了魔,整个下午都趴在鱼缸前念念叨叨,盼着她的小鱼第二天就能变大鱼!

果然,没出两天,她家女儿起床就去看望小鱼,谁知鱼肚白朝天——死了。

女儿担心又伤心,哭着让妈妈变魔法,让小鱼活过来。为了尽快送孩子去幼儿园,也为了不让自己上班迟到,我的这位朋友,就给孩子打了马虎眼:小鱼在冬眠,等你放学回来他就醒了,放心放心,我们先上幼儿园。」

就这样,朋友把女儿哄出了家门。进幼儿园大门的时候,孩子不忘叮嘱妈妈:你要保证,放学回家,小鱼一定会游来游去!

朋友向我诉苦:我怎么对小祖宗交代?是不是该趁午休去买几条新鲜的回家,可这种鱼,压根活不长久,我得换多少次?

对着电话那头的朋友,我有些哭笑不得: 孩子不懂事,能够骗几时?

我给了朋友一个建议: 告诉孩子真相,并和孩子一起对死去的小鱼进行一个告别仪式。

这个想法,源于我给小诺曾经买过的一个绘本,叫做【小鸟的葬礼】,它能够帮助孩子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死亡」这个事实—— 对生命保持尊重态度,回应孩子对死亡的好奇和恐惧。

简单来介绍一下这个故事。

如果你给孩子看过【晚安,月亮】、【逃家小兔】,那么没错,【小鸟的葬礼】出于同一个作者之手,优秀的绘本创作者玛格丽特•怀兹•布朗,以及她的搭档,著名插画师克里斯蒂安,一位屡获大奖的优秀插画师。作品温婉,娓娓道来,却能慢慢打开孩子的心房,就像一束阳光逐渐温暖孩子的全身。

【小鸟的葬礼】,讲述的是一群孩子,发现了一只死去的小鸟。他们很难过,于是决定好好与小鸟道别。孩子们在公园的林子里给小鸟挖了一个专属的洞,用暖暖的甜蕨草、叶子、花朵和泥土将小鸟安葬。然后,孩子们对着小鸟唱歌,每天给它献花,终于,他们慢慢地学会了遗忘。

面对死去的生命,更多的是温暖的回忆。

从内容来讲,其实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故事,但是从影响的深意来说,却对孩子意义重大。整个绘本用代表生命的绿色为基调,在让孩子面对黑色死亡现实时,明白「生」和「死」是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教会孩子如何善待生命,如何正确面对死亡。

之所以对【小鸟的葬礼】这个绘本印象深刻,是因为,在关于生命的教育上,它给了我四点启发。

【一】再卑微的生命,都值得尊重

不久是一条小鱼、小虫、小狗、小猫吗?

当孩子的宠物去世时,很多父母不以为意,企图换一只宠物弥补孩子的缺失。但父母这样的表现,对孩子来说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孩子之所以会为失去的宠物感到伤心,是因为在相处过程中,孩子与宠物之间产生了感情。父母的漠视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感情不被理解和尊重,他们会感到更加的悲伤和愤怒。他们甚至会觉得父母在对待生命的问题上是淡漠的,慢慢的,孩子对生命最初的那份真诚也会消失殆尽。

所以生活中,你不乏看到,有些孩子对一条小青虫都小心翼翼呵护,但有些孩子却嘻嘻哈哈笑着一脚踩下去。

久而久之,当孩子的内心对生命不再柔软,他的感情田地就是一片荒漠,在他成长之际,你很难让这样的孩子会发自内心去关心呵护身边的亲人。

【小鸟的葬礼】让我们看到孩子对于生命的真诚,引导孩子对每一个卑微的生命都保持尊重。

所以,给孩子的死亡教育首先应当是敬畏生命,尊重死亡。

【二】为什么对「死亡」需要一个告别仪式?

这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家里养了一条大黑狗,它成为我童年里最好的玩伴。

有一天,大黑狗突然不见了,我着急地问爸妈,他们安慰我:小狗贪玩,找朋友去了,过两天就回家。

可是第二天、第三天……我一直都没有等来贪玩的大黑股,于是天天追着爸妈问,追着他们去找大黑狗。

也许是被我问烦了,终于有一天,正在忙家务的妈妈发火了:「死啦死啦!吃错药早死啦,早被你爸扔垃圾桶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哇」一声哭开了,爸妈哄了很久都没哄好。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种被心被抽空的感受,异常难受。

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拒绝家里再养狗。而即便后来家里养了很多狗,我都再也找不回当年和大黑狗的亲密感情。

如今我再回想这件事,依然觉得还有遗憾,我想我是缺少了一场和大黑狗的 「告别仪式」。即便大黑狗如今早已化为灰烬,但从我的内心上来讲,我还没有做到情感上的割舍和放下。

告别,是为了更好地放下。

物理空间只能割舍物质关系,但拥有一个「告别仪式」,却更能帮助我们放下心理情绪。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研究,将实验志愿者分成两拨,分别完成一项会引发他们悲伤情绪的任务。任务完成之后,第一拨志愿者直接离开了实验室,第二拨则安排做一些无意义的撕纸活动。
实验结果发现,第二拨志愿者,他们所感受到的悲伤程度要低于什么都没做就离开实验室的志愿者。

这个实验也就是说,简单的撕纸行为,让第二拨的志愿者有了发泄悲伤情绪的途径,从而缓解了负面情绪。

美国学者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提出了「哀伤」的五个心理阶段,它们分别是:

否认: 这个阶段的我们难以接受现实,心理防御就会被瞬间激活,由此诱发保护性反应,一次次去反复确认事实。
愤怒: 因为难以接受「离世」的现实,于是我们会去找各种归因,是别人做错了,还是自己做的不够好?迁怒自己,迁怒家人,甚至迁怒医护人员。为了发泄强烈的愤怒情绪,我们甚至还有采取一些不妥当的行为。
讨价还价: 负面情绪逐渐缓和,开始内省反思,给自己提出诸多「假设」,依然处在发泄情绪的状态。
沮丧 :认识到无论如何去努力,都是徒劳,于是情绪陷入低谷,陷入抑郁状态。
接受: 终于接受现实,把过去放在回忆了,面对现实。

「告别仪式」是给「悲伤情绪」的一个出口,也许在仪式上会让悲伤徒增,但却会因为拥有「仪式」,而帮助 「悲伤」落地,从而做到真正的「告别」。

回看生活,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人在死亡之后,通常会举办一个葬礼,你会发现在葬礼期间,大家抚棺痛哭,痛不欲生,但在祭礼结束后,逐渐地,每一个的心绪都会平静下来,开始接受现实。

【三】读懂了「死」,才更明白「生」的意义

我不太赞成朋友「唬一唬」孩子、「骗一骗」孩子的做法,纵然我也相信,时间和阅历会让孩子自己了解「死亡不可逆」的现实。

但是,对「死亡」太过粉饰,对孩子来说,却有两个隐患。

一是当孩子发现真相,他会感觉更悲伤

二是缺少正确的「死亡」教育引导,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认知。曾有媒体接连报出,幼龄儿童模仿动画片撑伞跳楼,就是因为孩子对「死亡」这件事缺乏客观认识。

4岁左右,孩子就会产生「死亡」概念,但他们对「死亡」是充满幻想以及魔幻性思考的。孩子能够逐渐意识到什么是死亡,却无法辨认「生」与「死」是不能共存。让孩子明白「死」是一个消失后再不能回来的现实,读懂了死亡,他们才能更明白生的意义,更珍视自己的生命。

任何生命都有尽头,很多时候,我们也不得不接受死亡。抽空的时候不妨跟孩子讲一讲【小鸟的葬礼】,让这个略带伤感却又温暖感人的故事,给孩子多增一份对生命的理解,多添一份对生命的敬意。 @知乎亲子

(我是诺妈,成长路上的男宝妈,教育专业,媒体从业,聊育儿干货,写育儿锦囊,一起共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