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赞同养宠物的人,很认真很投入地养过一只猫咪,猫咪50个月时因病去世,现在又养了2只猫猫。还是那句话,做什么事足够认真,足够久,总能产生一些「类哲学」的思考,概括为如下3点:
- 帮助我们对死亡脱敏,直面恐惧
很多人会因为害怕失去宠物,而拒绝开始。 但死亡是有力量的,死亡逼迫你直面恐惧、感受缺失 。还记得那时一个平常的周一傍晚,回家开门时没有听到猫猫的叫声,开灯一看,它已经倒在衣柜一角。我抚摸它冰冷的肉垫,僵硬的身体,空气中有血液的淡淡腥味。 那一刻,我近距离感受到死亡,同时也有一种释然的平静。我曾经那么害怕的死亡,现在到来了,不过如此。
2. 让我们迅速体验生命,学会照顾
猫猫狗狗在家里的平均生存年龄是10年,是人生的倍速版。 你能明显感受到幼年宠物的可爱、依赖、拆家,成年后的沉稳、聪明,生病时的无助,以及老年后的顿感。 每个阶段,你对宠物付出的耐心、关注都各有不同,你的感情也更有层次。
3. 让我们厘清亲密关系,学会爱
有人会把猫猫狗狗当成自己的孩子,有人会批评这种「投射 」行为,说不过是宠物主人寻找的情感慰藉。我倒是认为,一个人对人、对宠物、对物品的感情是一致的。 一个对宠物过于依赖的人,可能与爱人、孩子的关系也并不健康。 简单说,不是宠物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我也曾对第一只猫过于关注和娇宠,这导致我不愿意出门旅行过夜,也导致后来带猫看病就医都十分困难,自己心里压力也变大。 现在的我明白,宠物、人、物品,都不是我自己。我独立于他们而存在,我爱他们,但不能受控制。
先总结如上,一个感受敏锐的人,总能活的更松弛、更宽松,继续加油,保持耐心...